湘绣《富春山居图》合璧卷面世 30位刺绣大师5月造
30位大师历经5个月,耗尽了心血,终成此作
制作过程中,大师们在研究如何刺得更好
考虑到多重因素,《富春山居图》的制作过程非常艰难
红网长沙5月18日讯(记者 喻向阳 摄影 杨斌)今天上午,全长13米的湘绣《富春山居图》合璧卷在湖南省沙坪湘绣博物馆面世。
2010年3月14日北京“两会”上,温家宝总理曾说,元朝有一个画家叫黄公望,他画了一幅著名的《富春山居图》,完成时已79岁,之后不久就去世了。几百年来,这幅画辗转流失,它一半放在杭州博物馆,一半放在台北故宫博物院。总理希望两幅画什么时候能够合成一幅画。
画是如此,人何以堪。
为此,湖南省沙坪湘绣博物馆经多方努力求得一幅《富春山居图》合璧卷全图复制件,由省资深文博专家原长沙市博物馆副馆长、湖南省沙坪湘绣博物馆执行馆长魏明担纲,湘绣艺术家罗国斌、黄欢愉等专家加盟成立绣研专家组,指导30多位刺绣大师,运用湘绣的针法与现代的先进工艺进行刺绣再创作,历时五个月,精心绣出了与原作相同尺寸的极品湘绣合璧长卷。该长卷长达13米,已于今天上午在湖南省沙坪湘绣博物馆封针。
今年6月1日,浙江省博物馆所藏《剩山图》与台北故宫博物院所藏《无用师卷》将联合在台展出。湖南省沙坪湘绣博物馆透露,目前已与有关方面取得联系,就捐赠《富春山居图》湘绣合璧卷相关事宜进行磋商。
据魏明介绍,《富春山居图》原作有作者本人的款识,还有不同时期的书画名家、收藏家、官员的题跋,包括正书、行书、草书等大小文字共计956个,绣制的难度非同一般。文字的绣制不能墨守成规,拘泥于传统针法而丢掉了字形,针法“无定法”,关键是根据不同书体的笔划、间架表现字体的神韵。
《富春山居图》原作年代久远,画面颜色有所褪变,而不同时期的印章的红色绣线又特别抢眼,为既能还原原作的墨色又能与印章绣线的亮度相匹配,“因此,我们有意识的使湘绣合璧卷比原作深了一个色阶,以达到整幅画面在色彩明度上的和谐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