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台湾女生的武汉情结:因“楚才”因热爱

2017-07-14 13:58:00
来源:中国台湾网
字号

  中国台湾网7月14日武汉讯 7月11日上午,“华侨城杯”第33届楚才作文竞赛举行颁奖典礼,来自台湾、香港、澳门等地近200名获奖学生代表、学校代表齐聚武汉,与武汉地区特等奖学生、新疆获奖学生代表同台受奖。 

  在颁奖典礼上,笔者发现了不少“楚才”的老朋友。来自台湾、香港、澳门、武汉、新疆的学子中,有很多人都不止一次地参加了楚才作文竞赛。“楚才”对于他们来说,已经不仅仅是一场作文比赛,更意味着挑战与陪伴,见证他们的成长,也是学子们“以文会友”的平台。 

  台湾女生用“楚才”挑战自己  参赛四年每次都是全新考验 

  “参加楚才作文竞赛四年,我的作文能力逐年进步,还认识了很多热情又有思想的武汉朋友。”7月11日上午,来自台湾苗栗县明仁中学八年级的女生黄乔柔如是说,她已连续四年参加楚才作文竞赛,收获了三次一等奖、一次二等奖。 

  今年的楚才作文中,黄乔柔写的是一篇关于机器人的小说,获得了一等奖。黄乔柔说,楚才的作文题既有发人深省的,也有需要发挥想象力的,没有固定制式,让她觉得有挑战性。在她看来,四次比赛,每一次都是一个全新的考验——“考验我在思考方面是否能有突破,考验我在写作遇挫时能否重整思绪”。与第一次参赛时相比,黄乔柔如今写作时更加自信,作文水平也在不断提升,今年,她在苗栗当地的作文比赛中也获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 

  参赛的四年里,黄乔柔三次作为学生代表来武汉参加夏令营,在这里也结识不少爱好写作的朋友。前年初次来武汉,她与一群美加外校的学生们建了微信群,经常在群里聊天,分享各自生活中的见闻,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武汉学子对学习很热忱,有广阔的世界观和多元的写作方法,这些都令我受益良多。”黄乔柔说,她已经有了深深的“楚才”情结,未来还想再参赛。 

  准大学生连续参赛十年  “楚才”成求学路上好朋友 

  11日上午,刚高考完的华师一附中学生王桨领到了她的第一座楚才特等奖奖杯。对她来说,楚才是求学路上一个特别的存在。今年刚好是她征战“楚才”的第十年,也是她成绩最好的一次。 

  回忆起十年参赛经历,王桨说:“楚才”就像她的一个朋友,每年都上考场写一写,成为一个约定。不知不觉十年过去了,王桨也从一名三年级学生成长为一名准大学生。已经报考同济大学的她,表示今年是最后一次参赛,而这个特等奖是“老朋友”送给她最好的告别礼物。 

  她这次的获奖作品为《头颅与躯干》,王桨通过从不同角度描写一场换头手术,探讨了生命和人生的意义。虽然是第一次写科幻类文章,但对情节的把控熟练老到。王桨说,自己喜欢写故事,“楚才”作文也提倡写故事,她在一年年的磨炼和总结中,文风从稚嫩走向成熟。起初她很注重语言优美,功夫花在表达上,但随着慢慢长大,她开始在文中加入自己的思考,剖析社会现象。 

  “‘楚才’陪伴着我,见证了我的成长之路。”王桨说,楚才作文题有很大的思考空间,让自己能天马行空地写所爱所想。十年的比赛走下来,不仅锻炼了写作能力,也开拓了思维方式。 

  新疆哈萨克族女生  为写作出彩一年读了20本名著 

  “多雨湿润武汉游,千里梦缘黄鹤楼。有幸一览武昌美,执笔吟诵志千秋。”这首小诗,是新疆华师一附中博乐分校高一女生扎吾列来到武汉后写的。她去年也参加了“楚才”,没有获奖,今年再次参赛,获得了一等奖。 

  2016年,楚才作文竞赛首次在新疆博乐市开设分赛场,两年来共吸引近万名当地中小学生参赛,其中半数为维吾尔族、哈萨克族、蒙古族、回族等少数民族学生。扎吾列就是一名哈萨克族学生,平时在家跟父母用哈萨克语说话,在学校里用汉语跟老师、同学们交流。“用汉语写作文是一件需要认真学习的事。” 

  去年首次参赛后,扎吾列特意学习了获奖的优秀作文,深深感受到自己的阅读量太小。这一年,她一有时间就读书,共读了约20本世界名著。看完书,她还会自己琢磨,哪些语句用得好,学着让自己的作文也写出彩。 

  今年再次参赛,扎吾列获得了一等奖。得知消息,她全家人都很激动,妈妈还特意打电话到学校,叮嘱她“不能骄傲,要继续努力”。 

  “我喜欢写作,喜欢‘楚才’”,扎吾列说,是楚才作文竞赛让她看到了更大的世界,促使她静下心来阅读更多书籍,也让她第一次来到武汉这所文化名城。“希望我以后能考上武汉的大学,来这座城市学习、生活。”(中国台湾网武汉通讯员 陈晓彤 刘嘉 汪晨 戴亮)

[责任编辑:李瑞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