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熟 天下足

时间:2011-08-03 10:06   来源:河南日报

  ——我省夏粮产量再创历史新高述评之一

  编者按

  当前,全省上下正凝神聚力建设中原经济区,农业战线传来捷报:我省战胜60年来最严重的旱灾,夏粮以626.3亿斤的高产再次喜获丰收。在“十二五”开局之年、中原经济区建设起步之年,夏粮生产实现“开门红”,其意义非同凡响。

  中原经济区建设探索的是一条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路子。夏粮的丰收,可以说为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稳定大局打下了坚实基础。

  眼下正处于秋粮生产关键期,本报今起刊发“我省夏粮产量再创历史新高系列述评”,以期引起全社会对秋粮生产的高度关注,合力营造良好氛围,力夺全年粮食丰收。

  河南,再一次吸引了全国乃至世界的目光。

  中原经济区建设刚刚迈步,粮食生产即报大捷:夏粮总产626.3亿斤,实现“九连增”,连续8年创出历史新高!

  成绩来之不易,消息令人振奋。我省今年夏粮丰收,是在粮食“八连增”高起点上取得的,克服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罕见的气象干旱等自然灾害的严峻挑战,经受了物价上涨、管理通胀预期任务加重的重重压力,开启了我省“三化”协调科学发展、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新篇章。

  在世界粮价上涨、一些国家和地区粮食减产的大背景下,我省夏粮总产连创新高,更显得风景这边独好。

  大气魄:

  勇挑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重任

  作为全国第一粮食生产大省,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我省负有特殊的责任。

  中国小麦看河南。我省粮食总产占全国十分之一,小麦产量更是占到全国四分之一强,不仅满足了省内一亿多人的需求,每年还向省外调出商品粮近400亿斤。有人曾形象地比喻我省粮食生产的重要性:河南的粮食生产打个喷嚏,中国的粮食市场就会感冒。

  粮价为“百价之基”,对宏观经济影响巨大。物价上涨的苗头能否抑制,粮价起着基础性作用。

  去年俄罗斯、澳大利亚小麦减产,导致国际市场上小麦价格大幅上涨。今年整个欧洲遭遇旱灾,又导致粮食减产,国际市场上布满了小麦供应不足、价格上涨的阴霾。部分贫困国家饥饿问题日益突出,全球范围内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粮食安全隐患。再看国内,6月份我国CPI同比上涨6.4%, 创下三年来新高,粮食价格上涨12.4%,成为推动物价上涨的主因之一。

  大旱之年,河南粮食能否丰收,国人关注,世界瞩目。

  一场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的抗旱保丰收战役在中原大地打响。省委书记卢展工、省长郭庚茂多次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各地科学抗旱。省委、省政府先后20多次召开省委常委会、省政府常务会、全省电视电话会等会议,下发一系列指导性文件,专题部署夏粮生产各项工作措施。

  省委、省政府先后派出50多个工作组、督导组、专家指导组,督促指导各地抓好夏粮生产,为夏粮丰收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河南小麦今年增长了8亿斤,这个是什么概念呢?这就是到了世界冠军以后往上再加码,一厘米、一厘米往上加,很不容易。”省委书记卢展工这样形容我省今年夏粮丰收的意义,“这对于我们稳定物价、稳定人民群众的预期,起到了很重要的保障性作用,这个保障用钱是没有办法算的。”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杜鹰认为,河南一年生产1000亿斤粮食,产值不过1000亿元,只相当于别人搞两三个企业。但如果不自己解决粮食生产问题,就会把命运拴在别人的裤腰带上。河南不放松粮食生产的做法,有气魄,有胆识!

  事实上,长期以来,无论“河南保障了国家粮食战略安全,谁来保证河南经济发展”的担忧多么痛切,无论“无工不富”的声音多么峻急,我省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弦从来没有放松,农业连续多年的强劲发展势头始终不曾衰减。时至今日,当承载着河南亿万人民厚望的建设中原经济区大幕开启,“走出一条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科学发展之路”,仍然是其中最为核心的内容。

  中原熟,天下足。河南,自觉承担起了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任;河南,以杰出的农业贡献赢得了人们的尊重!

  大手笔:

  政策扶持力度空前

  连续九年增产,打破了粮食生产“两增一平一减”的传统周期,创造了全国夏粮生产史上的奇迹。

  “奇迹是建立在国家支农惠农政策体系不断完善这个强大的基础之上的。”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刘云说。她认为,我省乃至全国的夏粮生产,2004年是一个转折点。之前很长一段时间,全国范围内粮食减产,农民收入长期在低水平徘徊。从2004年开始,中央连续发出8个一号文件,按照“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战略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梯次构建支农惠农政策体系和强农促粮的长效机制。

  去冬今春,河南遭遇了60年不遇的严重旱情,抗旱春管形势极为严峻。省财政部门按照特事特办的原则,及早制订实施方案,以最快速度将各项强农惠农政策落实到位:春节前,16.7亿元良种补贴拨付到县;2月中旬,提前安排2亿元进行抗旱机具补贴;2月28日,89.2亿元农资综合补贴和种粮直补资金全部兑现到户。

  产粮大县对政策扶持的力度感受最深。今年,国家和我省对粮食主产区的转移支付力度之大可谓空前。财政部将我省产粮大县由2010年的85个扩大至101个,奖励资金15.92亿元。产粮大县滑县仅此项就获奖励资金5433万元,相当于财政收入的六分之一。

  “利好”消息接连不断:国家大幅提高并及时公布小麦收购价格,最低收购价格比2010年每斤提高5~7分钱,又给农民吃了个“定心丸”。

  “这两年小麦都遇到了大旱,但都丰收了。这在过去你想都不敢想。”受到省委、省政府奖励的种粮大户、商丘市梁园区李庄乡农民阎世民说,“现在种粮省事省心。种粮、买肥料有补贴,政府又投资打井,抗旱给补贴,种粮都积极着呢!”

  “近年来国家和河南支农惠农政策力度之大、针对性之强、含金量之高前所未有。”中华粮网高级研究员柴宁说,这一系列的举措,释放出强烈的政策信号,有力调动了农民种粮和地方政府抓粮的积极性,对夺取夏粮丰收产生了强大的政策导向和促进作用。

  大协作:

  合力护卫“中国粮仓”

  回眸夏粮生产过程,全省上下齐心协力抗旱魔的景象犹在眼前。各地各部门和各行业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群策群力,纷纷投入到支持服务抗旱工作中,谱写了一曲荡气回肠的“大合唱”。

  大批农业专家奔赴田间地头:全省每个农技人员人手一册《2011年抗旱浇麦春管技术意见》,有针对性地制定抗旱春管措施;省直机关在行动:“百厅(局)包百县”和“万名科技人员包万村”活动声势浩大,切实帮助基层解决了许多粮食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与困难;水利部门合理调配水源适时灌溉,多渠道解决冬小麦抗旱用水,为干渴的麦田送来了汩汩清泉;涉农企业全力做好服务:中石油、中石化对农用柴油在国家定价的基础上每升优惠0.05~0.1元,为全社会抗旱开足马力。

  还有,驻豫部队和民兵预备役部队迅速行动,成建制、成规模参加重旱地区抗旱攻坚战,挖渠清淤、找水打井,壅塞的水渠重扬碧波,干枯的麦苗重现生机。

  还有,气象部门做好农业气象服务,及时发布灾害天气预警,适时开展人工增雨,为抗旱提供了“千里眼”、送来了“及时雨”。

  ……

  彼时,中原大地春寒料峭,全民抗旱热火朝天。

  这是一场波澜壮阔的人民战争,打出了以国家粮食安全为己任的胆识,打出了为建设中原经济区提供基础保障的气魄;这是一首响遏行云的抗旱壮歌,唱出了保增长、抑通胀的豪气,唱出了‘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声威!

  “粮食怎么保”,是我省以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需要破解的“四道难题”之一。我省今年夏粮再创新高,不仅为我国粮食生产抗灾夺丰收积累了新的经验,而且为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进行了新的探索。我省在破解保粮稳产增产这一难题的路径将越来越清晰,中原经济区建设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路子将越走越宽广!(河南日报 记者 李晓玮  田宜龙 董学彦  杜  君)

分享到:
编辑:赵婧

相关新闻

图片

图片推荐

    要闻

    两岸情

    各地涉台活动

    文化交流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