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中国好人”杨景尧:但求桃李茂何畏鬓发苍

2016-09-28 11:13:00
来源:河南日报
字号

9月19日,在长葛市后河镇后河村拍摄的杨景尧老人。牛原/摄

  河南日报金水河客户端记者 董学彦 王烜 通讯员 贾亦潇 武鹏亮

  他穿着一件袖口泛白的灰色格子衬衣,一条深黑色长裤,一双廉价的塑料凉鞋,衣着简朴到了“寒酸”,可他却舍得拿出上千万元,助学助教,惠及学子;他本可颐养天年,却立足中原沃土,为了家乡文化教育事业发展,为了更多栋梁之才的涌现,一路呕心沥血,播撒着阳光,传递着爱的力量;有人称他是“河南的卡耐基”,为了做慈善可以倾尽所有,可他却说“叶落归根,回报桑梓,这是我的本分”。

9月19日,杨景尧捐建的淑君中学局部。牛原/摄

  他叫杨景尧,今年已经93岁高龄。当年从台湾回到阔别41年的家乡长葛时,他感念父母、报答乡恩,投资400万元建起了淑君中学,以此为始,又设立了文教基金,20多年来累计投入1700万元资助了1万多名寒门学子。他还出资保护长葛古迹,修建“景行园”,赞助画展和书籍编印……在默默无闻的坚守中,于无人喝彩的冷寂中,他弘文兴教,不忘初心,执著前行。

  前不久,在中央文明办公布的8月“中国好人”名单中,杨景尧榜上有名,他的大爱情怀得到了无数网友“点赞”。这个相貌普通、衣着平常的耄耋老人身上,究竟蕴含着一种什么样的精神力量?他拿什么感动了社会?

  他的温暖照亮我的人生

  中央文明办近日发布的8月“中国好人”名单中,杨景尧光荣上榜。以下是部分网友在“中国好人”杨景尧先生事迹后的留言。

  九旬老人没有安享晚年,而是奔波劳碌捐资助学,惠及1万多名寒门学子,这种情怀、这份大爱着实让人钦佩。希望杨爷爷身体健康,晚年幸福。

  ——北京网友“人在旅途”

  我就是淑君中学走出来的学生。难以忘记杨爷爷慈祥的脸庞、关爱的目光和鼓励的话语,在最困难的日子里,他的温暖照亮我的人生。

  ——郑州大学网友“明月知我心”

  他对父母有着感恩与忠孝,对家乡有着热爱与眷恋,对社会有着责任与担当,对爱情有着忠贞与坚守,杨景尧老人的高尚人格和懿行善举值得在全社会弘扬!

  ——许昌学院青年教师张懿

  在一个社会转型期,利他行为弱化现象越来越普遍,在许多人慨叹“倒地无人扶”的世风时,杨景尧先生用爱心和责任连起的大义之举,至纯至朴至善,闪耀着中国传统美德的光芒,对于净化社会风气,优化社会道德环境具有很强的示范意义。

  ——广西南宁网友“大地飞歌”

  我为中原大地上有这样的老乡而骄傲,他让祖国的未来沐浴着一片希望,让大地传出了爱的乐章。

  ——网友“河南人在纽约”

  【探访】“四知之家”的返乡台胞

  出长葛市区,西行约11公里,便到绿树掩映、碧水环绕的后河镇后河村。

  离小村集市不远,窄巷深处,一处门堂写着“四知之家”的宅院里,返乡台胞杨景尧的晚年时光平静而安详。这“四知”取自东汉名臣杨震的“天知、地知、你知、我知”,老人以此自诫自省,要做人坦荡、诚实自律。

  客厅不大,10多平方米的空间,一张方桌,几条凳椅,没有现代气派的高档电器,却有古香古色的文房四宝。墙壁上,挂着一幅幅苍劲的书法作品。

  进出厅堂,客人在前;言谈举止,请字当先。在杨景尧身上,有着浓浓的儒家风范,赓续着传统文化的基因。他至今感念,在抗日战争年代的兵荒马乱里,是父亲的一句“宁易田产,不使辍学”,使他得以延续学业。末代帝师、翰林杨佩璋更为这个家族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遗产,让他品味不倦。

  屋内陈设简单,老人生活更是简单。家人想给他买点新衣服,他总摆手说:“老不择衣,不需用,不需用。”有时他还教育子孙:“餐巾纸撕够用就行,成团扔掉不就可惜了。”客人盛饭掉在桌上的米粒,过一会儿他会悄悄捡进自己碗里。老人俭朴至此,却在回乡定居的20多年间,倾毕生积蓄和心血,兴办学校、设文教基金、助寒门学子,累计投入超过1700万元,至今仍在坚持。

  谈起办学、投资、建基金会的事来,杨景尧轻描淡写、一语带过,仿佛不曾费过神,不曾作过难。其实,他一辈子遭遇坎坷,遇难逢险,是靠着自强不息的拼搏,才一次次重新挺立。他艰苦创业、攒下家财后终回故土,有人到家里来找他投资、办厂。出于同乡人的情谊,老人先后投资了十几个项目,可有去有回的寥寥。但他依然选择善良地相信别人、帮助别人,选择用尽力量回馈社会。

  杨景尧老人面容清廋,眉宇间安定祥和,讲话时思路清晰,可他毕竟93岁高龄了,两鬓早已斑白,需要拄着拐杖慢慢地走。只是,在他每天拿着放大镜写下的回忆录里,无声诉说着当年在西安曾经历过的戎马岁月,诉说着退役后在台湾谋生打拼时的艰难不易,诉说着弘文兴教的初衷愿景。那一行行小小的字,一页页字迹工整的稿纸,让一个近乎传奇的动人故事渐次呈现。

  【经历】人生际遇的缕缕乡愁

  1923年10月,杨景尧出生在后河村的一个书香门第。身在偏僻乡村,他的父亲却懂得“家有诗书万年长”的道理,格外重视教育,一家人节衣缩食供孩子读书。杨景尧要升初中那年,家里连3元学费都拿不出来,亲戚朋友都劝说“让景尧弃学从商”,可目光长远的老先生却坚决不允,表示就是把所有的田产卖掉,也要让儿子上学。

  然而,日寇的铁蹄踏碎了杨景尧的求知梦。1944年4月,参加完高中毕业考试的杨景尧打算去重庆考大学,临行前向家人告别。就在他住在家中的那一晚,日军进入后河镇,不准当地人外出。从此,没能上大学成了他永远的遗憾。

  家庭的熏陶,浓郁的大学情结,使杨景尧对教育怀有特殊的情感。抗战胜利后,他在家乡当了一名小学教师,但心中的大学梦并没有破灭,了解儿子的父亲建议他出去闯荡一番,如果有机会继续考大学。于是,1947年,杨景尧离开家乡到西安闯世界,当时,他已和邻村姑娘孔淑君结了婚。没想到,这一别就是40多年。

  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偌大的中国却容不下一张安静的课桌。在西安,杨景尧不仅难圆大学梦,连生计也成了问题,他只得应聘进入国民党空军做了一名文书,1948年随军去了台湾。

  1962年,杨景尧退役,落户台中市,开始凭一己之力讨生活,其间颠沛流离,流尽汗、吃尽苦、受尽累。他在台中一个电影院做小杂工时,偶遇一名同乡邀请他一块儿做生意。两人先是办起了一个戏院,后来又看准时机扩建影剧院,凭借着对市场的敏锐把握和诚信经营的理念,生意像滚雪球一样越做越大。

  可离乡越久,杨景尧的思乡之情愈浓。他想念家乡的父母,想念妻儿,不知道他们现在过得怎么样,甚至无数次梦到亲人,醒来已是泪满巾。几十年来,和妻子笃爱情深的他,坚信一定能够回到家乡,始终没有另娶。

  残垣坑洼路,家乡泥巴香,思乡之情在心绪间无限膨胀。无论是穷困落魄,还是生活日益好转,他心里最重的位置永远是留给亲人的。他时刻关注着两岸动向,时刻准备着回归故里。

  1989年,在许昌市统战部门的协调帮助下,66岁的杨景尧终于回到了思念已久的家乡。他紧紧拥抱着阔别41年的妻子、儿女,眼中泪花闪动,好久没说出一句话。


牛原/摄

  【兴学】文教基金的绵绵大爱

  当从亲人口中得知,自己朝思暮想的父母都已辞世,回乡向父母尽孝的夙愿已成空想时,杨景尧不禁大哭一场,“子欲养而亲不待”,心中无尽悲凉。可是,当他看到家乡破旧的学校里,70多个孩子挤在一间四面透风、屋顶漏雨的教室里读书时,突然间找到了报答父母的方式——父母一向重视教书育人,现在父母不在了,用挣到的钱捐资助学,不也是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吗?

  从这时开始,笃信“孝义尚礼”的杨景尧,立下了“弘文兴教,回报桑梓”的宏愿。

  1990年,杨景尧出资400万元,在后河建起了一所占地82亩的花园式中学,教学楼、办公楼、图书室、语音室等一应俱全,可容纳1500多名学生。为了回报妻子孔淑君奉养双亲、抚育子女的懿德,他还把学校取名为“淑君中学”。考虑到学校的长远发展,杨景尧把学校捐献给了当地政府。

  虽然贫困家庭的孩子在淑君中学可以免费就读,但是考上大学又上不起该怎么办?杨景尧觉得:“我不能不管,不能让考上大学的寒门子弟辍学。”

  1995年11月,全省首家个人捐资的公益性基金会——杨景尧文教基金会成立,主要资助长葛籍贫寒学子,杨景尧一次性注入200万元。

  曾帮助打理基金会十几年的许凤召说:“那时候,我们几个人总是骑着自行车,到每一户申请学生家里调查核实情况。杨先生把浪迹天涯大半辈子挣来的钱都用在了家乡教育上,干了件令人景仰的事业,我们更得严格核实情况,把每一分善款都用在刀刃上。”

  长葛市城关镇一名朱姓学生考上了大学,向杨景尧文教基金会提出助学申请。工作人员多次寻访,才在一处建筑工地找到他“家”。接过1800元助学金时,他们父子俩激动得半天说不出话来。

  长葛籍学生赵刚考入了郑州一所大学,并获得了文教基金会的资助。当杨景尧知道赵刚家庭条件特别困难时,就嘱咐赵刚每月到自己在郑州创办的富基公司,再领取200元生活费……

  “献我区区诚,尽倾囊中藏;但求桃李茂,何畏鬓发苍。”杨景尧在一首诗中这样表达心志。如今,他累计捐资约1700万元,救助贫寒学子1万多人,其中上百人考上了硕士、博士。

  【弘文】没有终点的懿行善举

  杨景尧关注的不止有学生,还有这片土地上的父老乡亲。

  1992年,针对农村文化活动场地较少、文化生活匮乏的问题,他动员在台同乡杨清钦出资20余万元,建成了场地宽阔、设施齐全的后河老年活动中心,为当地中老年人提供健身、娱乐的好去处。

  自1997年以来,村里每年的九九重阳节活动,杨景尧都要拿出资金,给70岁以上的老人发过节礼物或者慰问金,倡导尊老、敬老、孝老的良好风尚。

  2009年,他又出资400余万元,在文教基金会后面建设了闻名遐迩的文化园林景观——景行园,面积9000平方米,亭台楼阁,层台耸翠,有题字立石,有伊阙和金榜牌楼,有《论语》长廊、翰林杨佩璋轶事阁,彰显着崇文重教的馥郁气息。

  还有——

  每年“景行杯”教师表彰大会上,潜心育人的优秀园丁受到表彰;

  赞助成立的田零绘画展,展现着一代名家田零的遒劲之笔;

  资助编印的《中华先贤说道德》,让先贤德孝之言传颂千家万户;

  挺立千年的长葛古社柏,在他的出资保护下,枝繁叶茂、再绽生机……

  在杨景尧的愿景里,这份事业远没有结束:“我的钱要陆续转移到基金会上,盘点资金要达到2000万元,即使不怎么增值,正常运转也能坚持几十年。”

  如今,杨景尧的一生善行,赢来了家乡人的广泛赞誉。人们说,他做这些事不为出名谋利,只为自己坚持的事业。长葛市政府为他立碑撰文,把他评为“感动长葛”人物。许昌市领导也总去看望他,表达对老先生的敬重和慰问。他从全国各地93.4万个好人好事线索中脱颖而出,成为8月份“中国好人”中的26位“助人为乐好人”之一。

  “钱财,取之有道,更要花在有价值的地方。”杨景尧说:“不管捐赠多少钱,都不能表达我对这片土地的深爱之情,都不能报答这片土地对我的养育之恩。”

[责任编辑:马一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