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台商产业转移寻商机 沧州有望成为台商新聚集地

2012-12-05 14:47:00
来源:经济日报
字号

  记者从日前举办的中国沧州2012环渤海台商产业转移创新高峰论坛上获悉,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台资企业加快了产业转移的步伐,各地也在积极行动,为承接珠三角等地区的台商产业转移做准备。

  寻找产业新坐标

  台资企业在过去的20多年里,立足于长三角、珠三角等沿海地区,取得了骄人成绩,同时也为地方经济注入了活力。而近年来,处在东南沿海地区的台资企业,受外部环境和各种要素变化影响,发展空间相对饱和,部分台资企业经营面临困境,产业转移成为不少台商摆脱困境的选择之一。

  1988年就到大陆发展的台湾企业家、广州台资企业协会永远荣誉会长程丰原介绍说,几年来,协会一直在努力帮助大陆台商寻找适合产业长久发展的福地,往北、往东、往西,不下几十次在大陆实地考察。综合考量后,最终决定将广州台商产业转移落脚点选在河北沧州。“沧州除了政府务实、实际、实在外,这个新兴的沿海城市还有着很好的后发优势”。

  记者看到,借助为期2天的台商产业转移创新论坛,准备进入沧州经济开发区台商产业转移创新基地的10个台资生产项目在会上签约,还有10个前期签约项目举行了开工典礼。据介绍,第一批开工的项目涉及电子、家纺、汽配等产业,项目总投资达到29亿元,预计年销售收入将达37.73亿元。创新基地规划面积达12平方公里,其中预留了1万亩土地作为将来承接后续更多台资企业产业转移用地。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河北省已累计注册台资企业1466家,其中投资超过千万美元的企业达到168个。

  环渤海经济圈政策优惠明显,具有后发优势。沧州处于环津京和环渤海的交接地带,港口、铁路和公路都很发达。沧州市副市长贾发林认为,随着河北沿海地区发展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首都经济圈纳入国家“十二五”规划,以及冀中南地区被列为国家重点开发区域等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沧台合作前景十分广阔。

  “前期项目落地生根后,至少每家企业还会带动10家企业到这里来建厂,未来沧州有望成为台商的新聚集地。”程丰原表示,不出5年,台资企业将在沧州再造一个“新广州”。

  产业转型正当其时

  “不仅是台资企业,产业转移也是全球性及中国经济梯度发展的大趋势。”中国营销学会副秘书长海惕介绍说,随着经营环境的变化,一些产业如佛山的陶瓷、家具业,大陆的模具业都在由东南沿海向内地转移。

  “目前产业转型正当其时。”中国社科院台湾研究所台湾经济研究室主任朱磊说,台商产业转型升级通常有3条路径,一是产业迁移;二是产业替代;三是产业升级。通过产业迁移,从成本高的地方转移到成本相对低的地带,生产制造成本会相应降低不少。例如在沧州建厂,除了有产业、人力资源等优势外,成本优势也很明显。沧州人均工资是2500元至3000元,相当于珠三角经济区的一半,土地使用价格也减少一半以上。沧州在税收政策方面,从开始获利年度算起,第1年到第5年免征地方所得税,第6年到第10年减半征收;从开始生产、经营的年度起,免征房产税和车船使用牌照税5年。这些优惠条件在有些东南沿海地区已经取消。

  不少台资企业已经意识到,缺乏创新能力,仅依靠劳动力、资源环境投入的生产方式,依靠扩大产能制胜的粗放型竞争方式,已经不再具有可持续性。台资企业只有规划好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加快产业技术的更新和创新,才能加快从价值链低端向价值链中高端转变。

  台湾成功大学EMBA客座教授范扬松说:“只有适应环境,敢于创新,才能取得成功。面对当前的产业结构转型,台资企业要做好二次创业的准备。挑战和机会并存,要在创新中竞争,在自我完善中实现永续发展。”

[责任编辑:马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