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港村久经风吹日晒的石头,经过敲打能发出不同的声音,在这些青年人的手中被敲打出《小星星》《茉莉花》等一首首乐曲。 吕明 摄
探访平潭北港文创村:台湾文创青年入驻让老石头唱新歌
中新网福州5月10日电 (闫旭)“平潭岛,光长石头不长草,风沙满地跑,房子像碉堡……”流传在平潭的古老的民谣,见证了它过去的荒凉。平潭岛上盛产花岗岩,过去,平潭人就地取材建造房屋,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石头厝建筑群。
走进位于平潭岛东北角的北港村,典型的平潭古石厝错落有致地分布着,建筑主体多为青、灰色,排列整齐却色彩斑斓的瓦片给古朴的民居增添了几分灵气。配以碧蓝的海水,层次分明的花田,宛如一幅素雅的水墨画。
成为平潭旅游一张新名片的“石头会唱歌艺术聚落”,也成为两岸文创交流的平台。不少台湾艺术家来此寻求灵感,进行交流创作,大陆游客也纷纷来此体验台湾文创的精致与活力,倾听大海与石头的故事。 吕明 摄
北港村是一个传统的小渔村,背山面海,全村400多户,绝大多数青壮年外出打工,年长者则靠出海捕鱼为生。两年前,台湾团队的入驻,让这里古老的石头厝焕发出新生机。
走近“石头会唱歌艺术聚落”,便听到清脆的《小星星》旋律,声音的来自摆在室外的几块石头。用锤子轻轻敲打,每块石头都能发出不同的声音。
融合了平潭特色与台湾元素的“石头会唱歌艺术聚落”,是由几位来自台湾的年轻创业者打造的,苏奕儒便是其中一位。
“北港村是一个很舒服的地方,这里的石头厝非常漂亮,村民好客热情。所以我们决定不管自己在这里充电休息,或者是打造一个招待朋友的地方,都想来这里做一点自己喜欢的事情。”苏奕儒对中新网记者说道。
出于对石头厝的浓厚兴趣,2015年,苏奕儒和同伴入驻北港村,租下了几栋老房子,开始了设计、施工和装修。如今,一个集合了民宿、餐厅、咖啡厅和文创空间的艺术聚落成为平潭旅游的一张新名片,聚落的台湾团队已经有8位青年创客。
之所以取名“石头会唱歌”,是因为几位青年人刚来到北港时,听说君山上有“石锣”“石鼓”,敲打起来像锣和鼓的声音,便突发奇想,去山上到处敲打石头寻找“do re mi fa sol la si”的曲调,没想到真的找到了。这些久经风吹日晒的石头,经过敲打能发出不同的声音,在这些青年人的手中被敲打出一首首乐曲。
走进修葺一新的古石厝,随处可见老旧的课桌椅、废弃的渔网,台湾文创商品在其间错落分布。
修葺一新的古石厝被改造成民宿,经过刷洗的石头保持着原来的风貌,让游客可以体验平潭人从前的生活方式。 闫旭 摄
这些石厝原本倾斜严重,苏奕儒说,他们坚持着“修旧如旧”,将石头重新刷洗,刷上清漆使石厝能防潮防尘,再进行简单的装修,体现平潭当地的文化。
“北港的那些老物件,或者是平潭的老船木、旧水缸啊等等之类的,我们都觉得很有意思,也放进咖啡厅或餐厅里面,再引进一些我们台湾的文创商品和台湾艺术家的作品,作为两岸融合的概念体现在我们的聚落里面。”
苏奕儒说,希望来到“石头会唱歌艺术聚落”的人,可以一边感受到平潭人以前的生活方式,一边感受到台湾的元素。
在平潭建设国际旅游岛的规划中,北港村被定位为“文创村”,成为两岸文创人才的聚集地。“石头会唱歌艺术聚落”也成了两岸文创交流平台,不少台湾艺术家来此寻求灵感,进行交流创作,大陆游客也纷纷来此体验台湾文创的精致与活力,倾听大海与石头的故事。
选择来到平潭,苏奕儒说,一方面是平潭大力扶持前来创业的台湾青年,同时正在建设中的国际旅游岛,也给了台湾青年很多发挥才能的机会。在苏奕儒看来,北港村像一张白纸,他们可以赋予它很多创造力。
“我们希望更多台湾的青年或平潭的青年可以回到平潭或是北港,大家一起在这里做点事情,让北港村或是让平潭变得更好。”他说道。(完)
[责任编辑:赵苗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