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第十七届京台青年交流周的两岸青年大学生,来到了位于北京密云的北京国际青年训练营进行拓展训练。(中国台湾网记者 李杰 摄)
中国台湾网7月7日北京讯 (记者 李杰)7月6日,参加第十七届京台青年交流周的两岸青年大学生120人,来到了位于北京密云的北京国际青年训练营,进行了拓展训练,两岸青年学生通过共同努力完成训练项目,增进了交流和了解,并激发出创新意识和集体观念。
北京国际青年训练营为了迎接两岸青年客人,派出了拥有丰富经验的骨干拓展师,同学们参与了精心设计的逃生墙、赏鲸船、雷区取水等项目,为了完成共同的项目任务,大家积极思考、互相帮助,探索各种解决问题的角度和方法,并在完成的过程中增加了相互的信任和感情。
台湾方面的领队、来自华夏科技大学的林丽燕老师表示,活动增强了大家的集体团结,年轻人很快就打破了刚认识不久的隔阂,很多同学身上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原来有位台湾同学特别腼腆,但是在完成了逃生墙这个需要集体克服困难的项目后,他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团队中,在接下来的项目中更加主动地与大家配合,并发挥所长,利用自己的身高优势为完成任务作出贡献,这项活动在极短时间内拉近了孩子们之间的距离,自己看他们发生的变化,感到特别的欣慰。主办方北京市台办的工作人员也表示,这样的活动对增进青年学生的感情非常有积极效果,扫除了大学生之间的陌生感。
来自首都师范大学的大三学生、大陆学生领队张天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候表示,以前很少有机会接触台湾学生,通过这次活动,和很多台湾大学生进行了交流,感到对岸的青年普遍比较亲切,很有礼貌,大家很合得来。同时也了解了很多台湾方面的文化,自己也把大陆的文化介绍给他们,这样的交流,对大家思想是一个激发。另外这两天参观了自主创新示范区和走访了一些创新企业,也看到了成功创业团队的路演,还邀请了两岸青年创业前辈和大家交流,看到了很多得以实施的创业想法,也了解到了很多创业机会,感觉收获很大。
来自台湾华夏科技大学的大学生林沅桦说,自己是第一次来大陆,感觉大开眼界,原来大陆地方这么辽阔,认识了很好的大陆朋友,也看到两岸的一些不同之处。自己对大陆最感兴趣的是文化方面,另外也很希望了解一些创业和就业的信息。这次活动中有一次创业者的演讲对他来说深受启发,比如在出租车行业,如果出现了竞争对手,台湾很多人的做法是反对,而大陆则会两者合作,做两份生意,达到双赢,这个例子让他的想法改变很大。另外一点两岸差异就是,台湾的大学比较自由,而大陆的大学生特别勤奋,有时候上课会到晚上九点,读书经常到凌晨一点。这次活动不仅了解到很多新东西,也促进两岸学生想法的碰撞,迸发出不一样的感受和滋味。
来自大陆的首都大学生英才学员、大陆学生领队皮林涵表示,第一次参加青年交流周的活动,和台湾的学生接触过程中,由于大家都是大学生,也有相同的语言和文化,见面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青年人都比较喜欢交朋友,通过相互的了解,也拓宽了视野,增加了不少知识。活动中安排的对创业基地的采访,请创业者的谈想法和思路,让学生了解到了很多创业的信息,也激发了学生很多创业的想法和思路。
台湾大学电机系的刘轩竹已经是第二次参加京台青年交流周了,他说,自己最大的感受是体会到很多文化冲击,感觉大陆发展快速,尤其在经济方面,这次来感觉大陆比上次更加繁荣。在两岸学生交流方面,他觉得,虽然隔了一道海峡,但是两岸青年人很多想法都是一样的,这两天的沟通中,也很有共同语言,可以成为很好的朋友。大陆的创业环境非常友善,任何人只要有想法有点子都能找到发挥的空间,对比来说,台湾岛内的竞争比较不激烈,大陆人相对比较努力,如果有机会的话,还是很愿意到大陆发展的。
澎湖科技大学的杨崇正老师表示,自己是第二次参加这样的交流周活动,这次活动以创客创业为主,主办方对活动的安排特别细心,设计的流程也经过精心的规划,相信对台湾想创新创业的同学有所启发,对大陆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也有所体会,对他们未来的发展也会有很大帮助。
“这次活动让台湾学生进一步体验大陆的环境之外,可以很短时间融入这边的文化”。台湾真理大学老师傅美惠说,很多东西是要靠体验的,相信台湾青年这趟体验之后对中华文化会有更深的了解,甚至回去之后,对他们的人生也有很大影响。
傅美惠老师还说,两岸各自教育环境不一样,让两岸学生的性格也有差异,台湾的学生不太敢表达,比较被动,不懂怎么去行销自己;而大陆的年轻人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可以不用打草稿就侃侃而谈,滔滔不绝。通过交流,可以让台湾的学生学习怎样表达自己,或者去争取自己想要的未来,走什么样的路。而这次青年交流周安排了参观创业基地,高新技术企业等,看到大陆政府和企业建构很多平台,鼓励青年创业,这对台湾青年学生是很好的机会。
第十七届京台青年交流周活动主题为“我和我的朋友·创客北京体验营”,来自台湾各高校师生、在京台生、交换生和首都大学生英才学员等120人将展开为期一周的交流。本次京台青年交流周活动由北京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中共北京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北京团市委主办,北京市学生联合会、中国人民大学、北京交通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北京联合大学等部门和高校承办。同时有台湾师范大学、澎湖科技大学、中原大学、彰化师范大学等台湾合作单位共同参与。(完)
[责任编辑:赵苗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