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碗儿茶,茶香情浓!”“刚沏得的,您呐!”海峡两岸文化创意产业展老舍茶馆展位前,堂倌陈磊肩搭手巾板儿,纯正的京腔吆喝先声夺人。
“京味”夺人眼
4月19日,第四届海峡两岸文化创意产业展在台北登场,包括老舍茶馆在内的50多家北京文化创意产业界代表企业,再次向台北市民展现浓浓的京华风情。展览分设“工艺美术”“动漫游戏”“旅游礼品”和“文博精品”四大展区,花丝镶嵌、雕漆、景泰蓝、剪纸等宫廷文化和传统工艺异彩纷呈。其中一件乾隆皇帝“缂丝龙袍”仿品,价值新台币300万元,最为“吸睛”。而老舍茶馆除了“京味吆喝”,也带来了颇具特色的茶文化创意产品。
老舍茶馆常务副总经理杨亓玮特别向本报记者介绍五环茶礼盒。红、黄、青、白、黑五色茶饼分别对应奥运五环,并各自印上5种老北京曲艺项目。杨亓玮告诉记者,这种传统与现代的结合叫好又叫座,颇得台北市民青睐。
“造型茶”也很讲究:长长的茶叶被束在一处,中心插上一枝小菊花,冲泡后茶叶散开,簇拥着菊花,清澈的茶汤里飘着这把花束。杨亓玮说:“造型茶一开展就卖掉几十颗,这两天销量最好!”
精美的景泰蓝也让人爱不释手。开展第一天,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张同禄的9件景泰蓝作品被全部定购,签了一笔150万元人民币的大单。北京工美协会副会长朱洪告诉本报记者,台湾彼得潘艺术有限公司是这些作品的买家,他们还与北京工美方面达成500万元人民币的采购意向,随后将飞赴北京进一步洽谈。
“功夫”在会外
能够签成大单固然可喜,可是北京业者并不满足于此。
朱洪对记者表示:“我们并不指望能在这里赚多少钱,借机向台湾同行学习创意的想法是最重要的。”北京工美协会有上百家会员企业,大家轮流参加文创展览,积累见识和经验。
展会间隙,朱洪也去参观其他台湾同业的产品,其中的巧思妙想让他感慨不已。“就工艺美术品来说,台湾的工艺或许不比大陆,但背后的创意和想法仍然领先。”朱洪说,多年来,大陆工艺美术大师钻研的都是工艺提高和传承,创意主题却被搁置了。“这需要年轻人去做,但是需要时间。”
本次文创展对于杨亓玮来说,最大的收获是同业的经营和管理方式。他忙里偷闲,跑了两家台北茶叶店。他拿出一张在台湾同行店里的泡茶指南向记者展示:“每位顾客都可以得到一份,上面标明投茶量、水温和冲泡时间。按照提示,顾客回家泡的茶和在店里试喝的味道一模一样,增加顾客对商家的信任感。长远来说,也培养了顾客的忠诚度。”
他还以在诚品书店买书的经历,说明自己在物流方面受到的启发。“我在诚品找一本书,结果缺货。柜员打电话询问出版社,结果那边很快回复,这本书还可以在台北哪个书店能买到,就连还能买到几本都说得清清楚楚!”杨亓玮说:“这说明他们的收银系统和物流配送是连在一起的,但这一点我们目前还做不到。”
4天的会期很短,也可以很长。只要细心观察、交流,短暂的相聚也能碰撞出灵感火花。2009年和2011年,台湾和大陆先后提出振兴文创产业的政策方向,得到政策助力,两岸文创业者交流可望向更纵深发展。(本报记者 王 昭 吴亚明)
[责任编辑:陈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