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关键词:
中国台湾网  >   地方  >   滚图

两岸瓷人福建宝美村共祭窑神

2014年08月01日 10:34:15  来源:中国新闻网
字号:    

  农历五月十六日,是瓷都福建德化“窑神”的诞辰之日,瓷都人都要在祖龙宫举行盛大奉祀活动。王双季 摄

  6月27日,位于瓷都福建德化龙浔镇宝美村境内的祖龙宫锣鼓喧天,热闹非凡,这里正隆重举行一年一度的祭窑神活动。

  来自宝岛台湾中华陶艺协会的邱文星、赖智明等与本地陶瓷艺人一起带上祭品共祭窑神,表达了对陶瓷创新精神的崇敬之情,也见证了德化和台湾两地深远的陶瓷文化渊源。

  一年一祭 供品为陶瓷新作

  祖龙宫,始建于唐末宋初,供奉着对德化窑窑炉的改建起了决定性作用的窑工林炳。德化陶瓷创新精神化身、窑坊公——林炳,这位曾经的拱窑师傅,成功地将小窑拱成大窑,为德化陶瓷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后来瓷都人把他奉为窑神——窑坊公。

  每逢农历五月十六日窑坊公诞辰之日,瓷都家乡人都要在祖龙宫举行盛大奉祀活动。 然而,参与奉祀的不是一般的善男信女,而是那些从事陶瓷业的老板们;他们奉祀的供品也不是人们常见的鸡、猪、羊之类的美味佳肴,而是陶瓷厂新开发并获得订单的产品,或是陶瓷艺人新创作并获奖的艺术品。一则纪念林炳为光大瓷业所作的巨大贡献,二则祈愿自己在来年的陶瓷生产制作中能够顺利如意。

  台陶瓷产地也祭“窑神”

  远在海峡彼岸的台湾,特别是在台湾著名的陶瓷产地莺歌镇,也有奉祀“窑神”的习俗。“这种活动对进一步弘扬陶瓷文化、继承创新精神很有好处,我们后辈能在这种精神的激励下寻找到创作的灵感。”台商邱文星如是说,他几乎每个月都来朝拜一次,为的就是能在古人这种传统的精神陶冶下,能创作出更多的陶瓷新品,销往宝岛台湾。

  此前,莺歌镇原镇长许元和一行三人来厦门参加海峡论坛,听说德化有敬奉“窑神”的习俗,就特地赶来德化,在祖龙宫窑神前朝拜一番。还表示以后将经常来德化参加这样的祭祀活动,并建立交流合作常态机制,增进两地陶瓷文化交流与住来。

  “窑神”的美丽传说

  据记载,关于林炳建成大型窑炉,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

  传说林炳在进行窑炉改革时,曾经历了无数次的失败,高温窑火一冲便塌顶,屡试屡败,他非常苦恼。有一次,在再次倒塌的窑炉旁边,林炳疲劳得不觉昏昏睡去。睡梦中,他看到一位仙女翩翩而至,在他面前解开衣襟,对他示意地指一指败窑,又指一指自己的乳房,然后隐没在云雾之中。

  林炳醒来,细想玄女指点突然有所领悟,于是将窑房砌成乳房样的圆拱形大窑,两旁再砌小奶窑(亦称狮耳)护住主窑房,这样烧窑时就不再塌顶了,而且烧成的瓷器质优量多了 。

  后来,林炳又利用山坡地形,把几个窑房串连起来,这样既能充分利用热能,增加产量,又能使窑体更加牢固,也为此后演变发展成龙窑(亦称蛇目窑)奠定了基础。

  传说的真伪已无从考证,但可以确信的是林炳首创的大窑炉在当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林炳因此被朝廷敕封为“烧成革新先行”的称号,而那位指点林炳的仙女,也被敕封为“玄女夫人”。一时间,林炳的大名广为传播,各地纷纷学习他的建窑技艺。在当时泉州知府的授权下,德化开办了第一所瓷庠,类似于今天的陶瓷学校,由林炳亲自到瓷庠传授技艺,现场指导。

  当年的瓷庠就是现在的祖龙宫,这座不甚起眼的小瓷庠,影响了近千年来中国乃至世界的瓷业发展。据日本有关陶瓷文献记载,宋代有一个叫加藤四郎的日本人来德化学陶艺,将砌鸡笼窑的技术带回日本,砌成“德化窑”,并尊奉林炳为“陶祖神”。

 浏览更多图片新闻

[责任编辑:薛白璐]

相关内容

地方台办主任活动报道汇集

地方通讯员园地

联系我们

联系电话:010-83998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