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康在贵州实践智能制造与大数据的结合
新华社贵阳6月1日电(记者向定杰)“给我们几个月的时间,我们将在贵州贵安新区建设第六座关灯工厂。”富士康科技集团总裁郭台铭近日在参加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工业大数据与智能制造”高峰对话时如是说。
所谓“关灯工厂”,就是厂房一片漆黑,机器却还在运行。它把工人从单调的流水线上解放出来,取得代之的是机器人处理。
作为全球最大电子产业专业制造商,富士康与贵州的结缘始于一场生态文明论坛。2013年7月,当郭台铭第一次前来参会,他就喜欢上了这儿青山绿水的环境:“一件衬衫,穿了两天,衬衫衣领还是和洗过的一样。”
仅仅3个月后,富士康第四代绿色产业园就在西部大开发五大新区之一的贵安新区开工建设。吸引富士康迅速落地的,首先是适宜气候所带来的巨大成本节约。
“当时建厂房,设计人员把园区里的山打了个隧道,把几万台服务器放在里面。”公司员工林国清说,绿色隧道数据中心借助“穿堂风”,成了机房天然的空调。
同时,伴随着贵州交通“瓶颈”的打破,昔日的内陆省份也因丰富的人力资源,受到青睐。在贵阳市区客运站以及人才市场上,常常可以看到富士康招人的公告。
为帮助富士康落地生根,贵州开出了多项政策优惠,提供优质服务和“保姆式”照顾。2013年9月,《关于进一步支持台资企业发展的意见》出台,从四个方面、十五条具体措施支持台资企业入黔发展。
贵安新区投资促进局局长柴洪辉表示,除了一般招商引资的便利,贵安新区还特别在富士康厂区边建了能容纳10多万人的大型服务综合体。
记者在现场看到,宽敞的马路边上,一排排10层高的建筑为员工提供便宜的公租房,餐馆、医院、学校、银行等配套也一应俱全。
“我们叫富士康,选址在贵安新区。二者融合,生成一个新词——‘富贵安康’。”产业园工会主席刘国华指着身后的“贵安富贵安康小镇”说道。
“上万人中,大部分都来自当地,这样工人也可以离家近点。”刘国华说,富士康在传统意义上的代工厂之外,也在追求高端研发及先进制造,并格外关心人的工作环境和条件。
在产业园的“职工之家”里,摆放着电视机、微波炉、电冰箱等设施,还设置了母婴休息区。同时,工会还组织员工举行素质拓展、电竞比赛等活动,并对员工进行心理辅导,在忙碌的生产线外打造温情小屋。
去年大学毕业的“90后”女孩何继会很活跃,她说:“这里的环境与在学校的环境完全不一样,刚来有些不适应,后来在咨询师的开导下,我现在工作更积极了。”
“智能制造跟大数据结合,其实是让我们把体力活释放出来,让智能设备来取代,让我们把时间花在脑力。”郭台铭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