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转型——贵州资源枯竭型城市万山的“重启”之路
2019年10月5日,游客行走在朱砂古镇景区栈道上。 新华社记者 杨文斌 摄
新华社贵阳1月6日电(记者汪军)在贵州东部的“网红打卡地”朱砂古镇,“那个年代”文艺队演出人气很旺。他们的队员大多年近七旬,都曾是当地一家已退出历史舞台的汞矿企业的退休工人。
朱砂古镇所在的贵州省铜仁市万山区,被誉为“中国汞都”“朱砂王国”。20世纪50年代,万山成为中国最大的集采矿、冶炼、科研于一体的汞工业基地,生产的朱砂、水银多年占据全国总产量的70%以上,在那个特殊年代被人们称为“爱国汞”。
万山这个“聚宝盆”作为工业重镇红极一时,也终因过度开采而资源枯竭。2009年3月,万山被列为资源枯竭型城市。此后,当地依托良好的气候、生态和区位优势,探索发展怀旧旅游、生态农业、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开启了“绿色转型”之路。
2015年7月,万山从江西引进了一家旅游开发公司,投资20亿元系统开发建设朱砂古镇。2016年5月,这个以山地工业文明为主题打造的矿山休闲怀旧小镇,正式开门迎接游客。
依托喀斯特地形地貌的独特条件,以及矿山开采留下的隧道,朱砂古镇坚持修旧如旧,开发了悬崖泳池、时光隧道、怀旧礼堂等诸多景点,还对废旧的老矿工生活区进行改造,用一条名为“那个年代”的老街将游人带入热火朝天的建设年代。
侗族老人杨前坤家住朱砂古镇附近,擅长竹编工艺品制作。旅游公司把他请到景区,通过制作果篮、背篓等竹制品,为游客提供有乡愁味和年代感的物件。节假日时,他的竹制品每天可卖200多元。
旅游开发公司副总经理王芳忠介绍,通过开发游玩项目,朱砂古镇目前已为当地群众创造了约400个就业岗位,驾驶观光车、摆摊卖小吃、在博物馆当讲解员……景区内到处活跃着“矿二代”“矿三代”的身影。
32岁的侗族女孩彭惠是名副其实的“矿三代”,爷爷和父亲都是矿工。她高中毕业后到广东打工,收入不稳定,离家也远。2018年,彭惠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朱砂古镇的解说员,如今每月工资4000元。
她很珍惜眼前这份工作,在家门口上班,可以有更多时间培养孩子,“矿山现在不仅‘复活’了,还成了网红,出去的年轻人回来了很多”。
在发展好旅游业的同时,万山还注重通过脱贫攻坚与转型发展相结合突破“矿竭城衰”的困境,从东部引进企业创造性发展大棚观光农业等新兴产业,走出一条传统农业从田到棚、现代工业从无到有、第三产业从小到大的后发赶超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