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积极探索西部欠发达城市跨越发展之路

时间:2012-03-29 10:05   来源:新浪乐居

  已建成投产的北海炼油异地改造石化项目,成为北海实现跨越发展的引擎。邓培燎摄

  北海电子信息产业快速发展。李君光摄

  阳春三月,草长莺飞。记者一踏上铁山港(临海)工业区那片滚烫的土地,便被阵阵温暖的海风熏醉了。阵阵海风,带着海底深处原始生命的味道和岁月积累下来的咸涩,伴随着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的铿锵足音。

  漫步在铁山港区,人们惊喜地发现:昔日的一片木薯地变成了今天塔罐林立的现代化厂区;昔日的一片海滩涂变成了今天前景广阔的深水港区;昔日的一片旱坡地变成了今天生机勃勃的产业园区……

  抢抓机遇 把事干成

  抓住夯实城市持续繁荣发展的产业支撑

  摊开地图,广西1000多公里的海岸线就像一张拉满的弓,在这张强弓背后,是有着2亿人口的广阔大西南腹地。北海就像蓄势待发的箭头。站在这个箭头位置,向西南看—— 隔海相望是经济快速发展的东盟各国;向东瞧—— 中国经济最活跃的珠三角地区;向前走—— 漂洋过海,这里是中国大陆通往东南亚、西亚、非洲和欧洲最近的通道。

  北海这支箭头的作用自古以来就为慧眼所识:《汉书·地理志》记载,这里曾是中国有文字记载的最早的“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明清它则是“外洋各国夷商”的商船云集、滇桂货物输出”之要地;1984年5月,北海被列为我国首批进一步对外开放的14个沿海城市之一。但起起落落,作为毗邻西部唯一一片海北部湾的北海市,仍然属于欠发达、后发展的地区,发展水平未能体现沿海地区的引领优势。

  发展才是硬道理。2009年,面对世界金融危机的冲击,北海的路子怎么走?如何解决城市发展不可持续的“内生力”问题?市委、市政府从北海历史发展轨迹当中找到了发展的“软肋”:缺乏产业和文化支撑。2010年初,在2009年从国际金融危机中突围打下的基础上,市委、市政府作出了实施北海三年跨越发展工程的重大决策:一年继续打基础、两年明显见成效、三年实现大跨越。这一战略举措,成为北海跨越发展的引擎。

  ——2011年9月25日,北海人盼了近20年的炼油异地改造石化项目(20万吨/年聚丙烯)预处理装置开始投油进料,开车一次成功,12月首车柴油产品出厂。仅用18个月就建成投产的项目,创造了国内同行业同规模项目的最快速度。这个项目的建成,圆了北海人多年的“大石化梦”。大幅度提升了北海的工业化水平,消除了北海干部群众多年来因缺乏大项目落户而产生的挫折感和失落感,大大提振了信心和士气。目前石化项目二期千万吨炼化一体化和广西(北海)300 万吨LNG项目前期工作正在抓紧推进。

  —— 电子信息产业成为北部湾经济区产业发展亮点。2009年,中国电子北海产业园实现了当年开工、当年建成、当年开园、当年招商,连年保持强劲发展势头,台湾光宝集团、冠捷科技、朗科科技、三诺电子、香港德昌电机等知名企业相继到北海投资。2011年,北海电子信息产业产值从2008年的76.78亿元猛增至 300亿元,电子制造业产值占全区总额的2/3左右。

  —— 临港新材料产业成为沿海工业的重要砝码。诚德新材料项目一期工程只用了13个月就建成投产,其工艺和产品去年被列入国家鼓励类名录;总投资120亿元、年产值160万吨镍铬合金新材料项目达产后,将实现年产值300亿元、税收20亿元。目前,二期工程即将建成,三期工程正在推进。

  旅游、农产品加工业乘势而上,实现了大踏步的发展。上述产业的历史性突破,大大改变了北海经济缺乏产业支撑的状况,北海的电子信息、石油化工、临港新材料产业三大产业成为广西经济的新增长点,纳入了广西打造的千亿元产业规划,到“十二五”期末,北海的这三大产业将实现产值超千亿元。

  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小东说,三年来,北海的快速发展,得益于党中央、国务院和自治区党委、政府关心支持,得益于科学发展观的正确指导,得益于市委、市政府提出“真抓实干、把事干成、造福百姓”的理念,得益于全市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当前,北海已经有了电子信息、石油化工、临港新材料三大支柱产业为基础,努力补上工业化这一“课”,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找到了北海发展的必然性,探索了一条西部地区、民族地区、欠发达地区实现跨越发展、破解改革开放以来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难题的科学发展路子。

  坚持把改善民生造福百姓

  作为实现跨越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与发达地区相比,属于西部地区、民族地区的北海,社会建设滞后、公共服务不足、人民生活水平还相对较低,改善民生的诉求更为急迫和强烈。市委、市政府坚持把改善民生造福百姓作为履行职责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鲜明地提出“只有真抓实干才能推动科学发展,只有把事干成才能实现科学发展,只有造福百姓才能体现科学发展”,大力倡导“真抓实干、把事干成、造福百姓”的理念。

  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小东说,藏富于民,让百姓分享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成果,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也是北海三年跨越发展的重要任务。

  “密切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鱼水关系,就是让每个群众住有所居、少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出行方便。”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那场开发热潮退去后,市区留下大量的半截子路,多年未能修通,既严重影响市民出行,又有损城市形象,群众反映强烈。从2009年起,市委、市政府针对这一实际,顺应群众期盼,组织实施民生路网工程,投入7.66亿元资金,连续三年修通和改造36条与市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市区道路,大大改善了群众出行条件和城市形象,成为得到市民和游客广泛赞誉的民心工程。

  “攸关百姓福祉的民生项目必须放在优先位置,财政再难也不能难民生。”2011年,市委、市政府作出了实施千里乡村公路畅通工程的决策,用3年左右时间,投入资金4亿元建设通达500多个自然村、惠及60多万人口的800多公里乡村硬底化公路,实现通行政村硬底化公路全覆盖。2011年安排的项目已全部建成通车。

  针对北海社会事业基础设施建设欠账较多、医院和学校条件差并且布局不合理的问题,完善规划,加大投入,加快教育、卫生、文化等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了 “校安工程”和职业教育攻坚,建成了市人民医院新住院大楼等多家医院的医疗大楼,开工建设迄今为止在教育、医疗事业方面投资最大的惠民公益项目——— 北海中学异地搬迁和第二人民医院迁建项目,建成了一批乡镇文化站和农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这些惠民工程的实施,让人民群众分享到了更多的改革发展成果,温暖了民心,凝聚了人心,激发了干部群众干事创业、推动发展的积极性,改善了党群干群关系,促进了社会和谐。

  三年来,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从2008年到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989元增加到18656元、年均增长10.7%,农民人均纯收入从4309元增加到6248元,年均增长13.9%。

  “抓环境就是抓发展。”为了解决行政审批服务的“中梗阻”问题,已投资近1亿元建设了1.3万平方米的政务服务中心,实行统一收件、牵头办理、相关配合、并联审批、限时办结的运行方式,并在大厅设电子监察系统,加强办事过程的监控,防止怠慢群众的事情发生。

  2009年至2011年,财政资金投向民生领域累计达200.44亿元,约占3年全市财政支出总数的79.74%。

  改善民生继续成为北海的着力点。今年两会,周家斌市长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筹措16.4亿元,办好社保、卫生、教育、强基、安居、农补等11项惠民工程。面对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庄严宣布的一个个项目,使群众看到了执政为民的决心,看到了惠及民生的举措。

  充分发挥沿海开放城市的优势

  在开放合作中不断前进

  北海有着两千多年的文明史、开放史、发展史。

  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小东指出:开放是北海最大、最突出的优势,过去取得的成就得益于开放,当前和今后的发展仍然要依靠开放。

  作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重要城市的北海,市委、市政府紧紧筑牢开放合作的平台,充分发挥沿海开放城市的优势,在开放开发合作中不断前进。不但有了跨越发展之“形”,而且形成了跨越发展之“势”。

  三年来,成功引进一批在国内外有品牌影响力的企业到北海投资;对外贸易保持快速发展势头,加工贸易、电子信息产品及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等多项指标增幅排全区首位;成功承办第24届世客会,借大会的“东风”,构筑平台,经济、文化双赢,名利双收”……天蓝、草绿、海碧、路畅是人们对北海这座美丽城市的第一印象,积极融入泛北部湾经济合作、打造国际化城市,为美丽的北海添上了腾飞的翅膀。虽然北海离国际化城市还有一定的距离,还需在培植国际竞争优势、引进跨国公司、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完善城市决策系统等方面加快发展速度,但北海紧紧抓住国际化这把“金钥匙”,在开放合作中奋进。

  去年,全年新引进项目130个。在所有投资项目中,亿元以上项目达35个。在新签的亿元以上项目中,有国内最大的音频器材生产商三诺电子投资20亿元建设的高新科技园项目、国际存储业领军企业朗科国际投资20亿元建设的存储科技产业园项目,以及投资5.6亿元建设的科普仕锂离子新能源储能电池研发及生产项目等。这些企业的相继进驻,为北海加速构建“北部湾硅谷”、北部湾新兴石化产业基地、临港产业基地打下坚实基础。

  去年,在第24届客属恳亲大会期间,成功举办了“北海市产业投资发展推介会暨合作项目签约仪式”,推出符合北海产业发展的招商项目104个,成功签约合作项目34个,投资总额178.2亿元。

  北海充分利用中国-东盟博览会、泛北部湾城市市长论坛和境外商品展销等经贸合作平台优势,实施“走出”战略,使境外投资稳步增长。仅去年,全市完成进出口总额17.1亿美元,增长25%。北海的加工贸易进出口、水海产品出口、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和电子信息产品出口、建兴光电科技(北海有限公司)出口等多项指标排在广西第一位。建兴光电企业成为广西外贸进出口总额最大的企业。

  在全市上下奋力实施“三年跨越发展工程”的进程中,深化开放合作,健全多层次、宽领域的交流合作机制,不断地激增北海的“活力细胞”,为北海的发展注入全新动力。

  当前,北海这座北部湾畔美丽富饶、风景如画的海滨城市,成功地从国际金融危机中突围,彻底甩掉遗留历史包袱,进入产业带动跨越发展的新阶段。三年跨越,注定成为写在北海发展史册上浓墨重彩的一页。

分享到:
编辑:马迪

图片

图片推荐

    要闻

    两岸情

    各地涉台活动

    文化交流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