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乡镇干部赴台学习:一粒米这样传递文化
福建乡镇干部赴台学习。图片来源:《福建日报》
为学习借鉴台湾先进经验,进一步提高福建省乡镇干部的现代化管理水平,推进福建省现代农业发展,促进海峡两岸农业交流合作向纵深层面迈进,根据福建省委组织部安排,日前福建省39名乡镇党委书记组团赴台,进行为期一周的“发展现代农业”专题考察培训。他们针对基层乡镇的现实状况,在课堂上向台湾专家学者们求教,到田间渔市向岛内农渔业者学习,与台湾当地民众展开深层次的交流,一路上认真观察,敏于思考,在拓视野、长见识的过程中,更新了理念,收获甚为丰厚。
农渔会模式启示多
台湾的农会组织网络健全,在农业生产经营的每个环节和角落都有其身影与足迹。培训班考察的第一个行程,便是台中的两家农会。
台中市丰原区农会干部在台上介绍经验时,学员们认真做笔记,听得聚精会神,有的还录音、拍照。丰原出产的枰柑闻名全台,其产销经验引起漳州市长泰县坂里乡党委书记姚美福的浓厚兴趣。长泰县盛产优质芦柑,但近年来受“黄龙病”影响产量大减,姚美福当场向台中农会的专家请教防病防灾经验,得知他们也是从脱毒抗病种苗抓起,采取土壤全面消毒、植株全面更新等办法,双方约定今后加强联系,相互交换最新农业资讯。
台中市渔会建立的台中鱼市场,每日凌晨3点到5点进行交易,将渔民委托的水产品公开拍卖,拍卖所得的绝大部分归于渔民。“这样的拍卖,价格透明公道,也让渔货集中,它不仅改变了渔民个体议价相对弱势的地位,让渔民利益实现最大化,也保证了市场的公平有序。”台中鱼市场副总经理林坤田说。“我认为台中鱼市场能顺利运转,不仅因为机构成熟,法规跟进更为重要,法规的成熟显示了相关机构管理能力的提升。”周宁县咸村镇党委书记叶毅参观后颇有感触。
“当农产品遭遇病虫害或者滞销时,当地相关部门有没有提供补助以减少农民损失?”“农业产销班如何运作?”“农业互助保险怎么办理?”“鱼市场交易会不会受现代商务冲击?”在参观现场,学员们纷纷提问,双方互动热络。通过参访,学员们对台湾农业基层经济组织运作的模式、营销策略等都增进了了解。
休闲农业刷新理念
为突破传统农业经营困境,台湾从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着力发展精致休闲农业。目前,台湾精致休闲农业已进入成熟发展阶段,观光农园、野生动植物的观赏与研究、品尝野味的休闲旅游、综合性的休闲农场、特色民宿等都方兴未艾。在阿里山邹族部落的玛纳有机园区,学员们深入田间茶园,与当地农人交流,学习台湾精致休闲农业的发展经验。
邹族原住民部落蔬菜产区人均土地较少,在蔬菜耕作与收益上,曾经面临困境,当地通过采取精致农业与观光农业相结合的办法,以多样性生态整合部落资源,发扬部落农业特色,不仅大大提高了农作物品质,其茶园观光休闲旅游项目也吸引了大批的客人。
惠安县东桥镇党委书记林庆福说:“台湾农业创意百出,把农业搞得很‘乐活’,让农民很有自豪感,这使我深深体会到‘三农’大有可为,农业文明不仅要有传承,还要有所创造,充分挖掘它的多元特色,产生更大的效益。”
中兴谷堡稻米博物馆,是由台湾联米企业设在彰化县埤头乡的观光工厂。博物馆分户外乐活田园与谷堡展示馆两部分,通过“联米时光隧道”、“稻香风云馆”、“稻香传奇馆”、“谷色谷香精品馆”等板块的生动展示,让游客了解稻米谷物的相关知识,从而更加珍惜土地和粮食,整个展览呈现出浓浓的文化内涵和绝妙创意。
“你呷饱没”是博物馆门口张贴的广告语。“台湾文创都很接地气,富有人情味,容易入眼入心。”参访团副团长吴艳蓉表示,只用小小一粒米就把农业文明与世俗人情紧紧粘住,广告语让人感觉特别亲切。此外,展馆里的布置也都渗透着人文关怀的气息,希望两岸能联手广种“福田”,不断延伸农业的文化内涵。
厦门市同安区汀溪镇党委书记蔡志宏认为,台湾农渔业者将农产品变成艺术品、伴手礼,将农田变成观光景点,“通过参访,能感受到农业真是一项朝阳产业。台湾的一些经验值得借鉴,我们的观光休闲农业也大有可为”。
借鉴学习共同发展
除了实地参观考察,学员们还在台湾文化大学学习“台湾精致农业的推动”、“台湾休闲农业发展现状与展望”、“农业企业化管理”、“农产品品牌化策略”、“台湾农产品拓展国际市场的行销规划”、“农业生物科技发展策略”等课程,学员们就两岸农业现状与发展策略等问题与台湾专家学者们展开交流互动,收益良多。
“台湾农业是甜蜜的事业,具有健康、卓越、乐活三大特性,充满以人为本的理念。这次前来参加培训的都是我省各乡镇基层的管理干部,他们每天的工作就是面对农村,与农民直接打交道。通过参访学习,他们应当会对今后如何帮助农民增收、如何推动农产品实现质的飞跃、如何进一步发展现代农业等有感性和理性的认识,在实际操作上也能得到启发。”参访团团长陈善举说。
结束培训时学员们一致认为,台湾农业经历了由粗放型传统农业向集约型精致休闲农业转变的过程,其经验与教训都值得学习和借鉴。但闽台又有各自的省情和特点,他们将根据当地实际,将此行的所见所闻所感认真消化,取长补短,去粗存精,在实践中进一步摸索,切实打造好现代农业的新篇章。(林娟)
[责任编辑:马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