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巾帼不让须眉——二代女台商福州创业忙

2011年05月05日 13:47:00来源:

  中国台湾网5月5日福州消息 30多年在榕打拼的台商已然开始世代更替,随着老一辈的“归隐”,二代台商开始“接班换代”,其中女台商不在少数,表现也可圈可点。昨日,记者走访了几位继承父业在榕打拼的二代女台商,探寻她们的福州工作生活的酸甜苦辣。

  工作家庭两不误

  “宝贝要乖乖的,等妈妈回去给你泡牛奶喝!”陈珮瑜在电话里对着台湾的女儿说,这几年来,电话已经成了母女之间联系的唯一工具。连江瑞邦金属制品有限公司的陈珮瑜虽是典型的台商“二代”,但是她已然是2个小女孩的妈妈了,自从2004年接替父亲来福州继续经营家族企业,榕台两地跑已经成为了她生活的常态。

  目前公司正处于“汰旧换新”阶段,技术创新和改善经营是陈珮瑜面临的两大问题。协调客户和工厂的关系,处理公司事务,拓展海外业务都是陈珮瑜的工作,担子虽然重,但是她仍然每一个月或者一个半月就回台湾几天,带孩子们逛街、吃饭、聊天、买她们喜欢的玩具……

  在公司里,陈珮瑜是标准的老总,严谨、统筹帷幄、兼顾各个方面;而在女儿们面前,她却温柔、耐心、体贴,是一个标准的好母亲。谈起对女儿的教育,陈珮瑜表示,要顺其自然,让孩子们随着自己的天性发展。虽然陈珮瑜的父亲陈英男一直坚持家族企业要让自己的孩子来继承,但是陈珮瑜仍然主张教育小孩要尊重她们自己的意见,“兴趣最重要了!”她说。

   “小”毛头挑“大”梁

  工厂里半米厚的黄泥、浸泡在水里的器材、断电、缺水……2005年时国庆期间突袭福州的“龙王”台风,对益得伦鞋材有限公司的张锦屏来说至今难以忘怀。那时,她才刚刚随父亲来到福兴投资区,还没有全面接管工作,父亲在台湾忙于工作,厂房地区只有她一个人。抢救电脑等贵重物品、擦拭泡水的机器、抢修电机房的变压器……心里挂着“要把损失降到最低”的念头,刚刚20出头的张锦屏忘记了苦、忘记了累,在大家的互相帮助中,不到一周的时间,公司就恢复了生产。

  损失是难免的,高达十几万的代价并不能打倒她,因为她明白“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的道理,在随后的几十个日日夜夜夜,张锦屏带领全体员工加班加点为洪水而耽误的订单赶工,最终给了客户一个满意的交代,“客户是第一位的!”张锦屏想起当年的事情时,强调到。

  灾后,福州市台办等部门到福兴投资区视察灾情,张锦屏代替父亲汇报了公司抗灾自救工作,她年轻却沉着干练的气质给领导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后来她被推荐为最年轻的台协会副会长。现在已经熟悉了台协会业务的张锦屏表示,当时自己太小不懂事,但是“初生牛犊不怕虎”,终究熬过来了!

  要守成还要创新

  1994年,年仅11岁的林君盈就跟随父母来到了位于闽侯深山的福州文武雪峰农场开荒种植茶叶。2005年,父亲林圣光退居二线,23岁的林君盈成为了偌大个农场的“头儿”。

  多年来她把所有的时间都放在农场,工作也越来越顺手了。当前,林君盈最关注的就是怎样扩大规模、拓展市场,把父辈一手创立起来的雪峰农场发扬光大,而“如何守住基业,创新改良”更是她未来最关注的一个方面。林君盈始终坚持要改良茶叶品种,在这方面她可没少做工作。买制茶工艺方面的书籍、深夜苦读,回台湾学习制茶工艺,到茶农家当学徒……如今,雪峰茶园的面积已经扩大至3500亩,年产绿色无公害茶叶70吨~80吨,所生产的“雪峰高山茶”系列产品,远销东南亚国家,还在大陆开设了70余家专卖店。

   “永续经营”是父亲林圣光从创立农场之初便有的想法,ECFA的签订更为台农带来了无限的商机。她表示,目前乃至将来,农场将调整企业内部结构,尽快引进国内外行业当中有经验、有能力的技术骨干,转换生产方式,引进更为优良的台湾茶树品种,为市场提供优质安全的绿色茶叶,从而增强企业综合竞争力,达到永续经营。 (中国台湾网福建省台办通讯员 郑雪)

[责任编辑:吴捷]

相关内容

京ICP备13026587号-3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关于我们|本网动态|转载申请|联系我们|版权声明|法律顾问|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