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积极推动台企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中国台湾网12月9日讯 今年以来,淮安市以促进在淮台企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为抓手,优化涉台营商环境,推动全市台资经济量质齐升。
强化产业对接,引导台企更好融入“内循环”。淮安市积极争取省级在要素保障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优化迭代淮昆协作机制,打造淮昆城际产业链,推动8个淮昆合作项目落户,总投资近70亿元。聚焦淮安市“353”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要求,办好第十八届台商论坛,组织汽车零部件、能源设备制造、电子信息等产业对接活动,为台企深度参与产业分工和合作搭建良好平台。赴台资密集区开展小分队招商90余批次,对接台资优势产业链上企业,以项目合作为牵引,助力更多台企找准“内循环”生态位。积极对接第十五届台博会,在城市馆专区设置淮安馆并组织在淮重点台企参展,推介淮安市台资企业和产业发展环境。今年前三季度,淮安市新签约总投资千万美元以上台资项目38个、总投资18.65亿美元,台资产业集聚度进一步提升。
加快动能培育,助力台企加速拓展“外循环”。淮安市积极组织电子电气、家用电器等领域台企在第135届广交会上亮相,参与、链接“一带一路”新兴市场。完善台资集聚示范区衔接自贸试验区、跨境电商综试区等平台机制,协调解决江苏省首例多品种水果出境资质,帮助目标台企办理RCEP原产地证书,提前完成三级海外仓备案,建立跨境电商保税进口B2C模式,深化跨境电商业务培训和人才供给,加速台企“出海”。强化公铁水空管综合枢纽集疏运体系保障,推动台企提升物流效率,全力打造“物流成本最低”营商环境。今年以来,台企“外循环”空间进一步拓展,助力淮安市外贸进出口规模创同期历史新高。
创新服务举措,优化台企生产经营环境。淮安市积极开展“优服务 促投资”行动,组织全市台办系统干部对台企大走访、大调研,举办“智改数转网联”、科技、融资、环保、安全生产等服务活动20多场,解决台企台商问题百余个。支持和培育了一批优势台企实现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50多家台企获得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绿色工厂、江苏省智能制造示范车间、江省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企业等认定或称号。江苏省首设涉台融合法庭,创建“信用资产数据库”破解规模台企“账户冻结”涉诉困境,受理涉台司法诉求100多件,淮安市涉台法治化营商环境向优向好。(中国台湾网、淮安市台办联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