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两岸唯一“翰林”土地公跨越海峡回福建南安安坐谒火

2024-05-28 13:43:00
来源:中国台湾网
字号

福德正神像在水头镇新营村飞瓦岩安坐谒火(南安市台港澳办供图)

  中国台湾网5月28日讯 “很高兴,很激动,时隔两百多年,福德老爷回家了!”文德宫主委李锡圭说道。

  5月27日下午,台湾彰化白沙坑文德宫一行30余人,到访福建南安,将福德正神像在水头镇新营村飞瓦岩安坐谒火,并参加南台福德文化交流活动。

  这尊跨越海峡来祖国大陆寻根的福德正神像非同一般,乃中国唯一具有“翰林”崇高身份的土地公。

  据传,两百多年前,南安水头新营李氏宗亲不畏艰辛,携带着飞瓦岩土地公的信仰渡海到台湾,同船的还有乾隆十七年(1752年)进士,即将赴台履任的彰化知县胡邦翰。船到水深流急的澎湖水道时,风浪大作,只见一白发老翁迎浪护帆,舟楫转危为安。登岸后,胡知县倡议建庙奉祀,名为“保安宫”。清道光六年(1826年),祖籍晋江东石,寓居彰化白沙坑的曾维桢高中进士,入选翰林。道光帝对这位来自台湾的第一个进士颇感兴趣,当得知曾维桢仰仗携带的土地公香火而一路坦途,蟾宫折桂时,御赐“保安宫”为“文德宫”,并赐文德宫土地公配享同翰林出身。至此,台湾彰化县白沙坑文德宫的土地公成为中国唯一佩戴进士巾,身着蓝罗袍,具有“翰林”身份的社神,由“福德正神”成为“福德老爷”。

  南安市台港澳办有关负责人说,此次彰化白沙坑文德宫福德老爷信众的到来,充分说明了两岸以神缘为纽带,割不断的骨肉亲情;更说明了两岸同胞血浓于水,是永远的一家人。看到两岸同胞怀着共同的信仰,情意浓浓,如同久别重逢的一家人,心里特别高兴。欢迎更多的台湾各界朋友来南安旅游观光、考察访问、投资兴业,进一步加强交流合作,共商发展大计,共创美好未来,让亲情更浓,让友情更深,让南台两地交流合作结出更加丰硕的果实。

  彰化白沙坑文德宫一行还参访了新营村李氏宗祠和五山君怀堂,拜谒了君怀公,共话两岸李氏宗亲骨肉亲情。(中国台湾网、南安市台港澳办联合报道)

[责任编辑: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