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台大教授苑举正山东寻根:希望母亲在天之灵能够知道国家的进步,社会的祥和

2022-09-29 16:31:00
来源:中国台湾网
字号

苑举正在母亲家乡(图片来源:滨州市台港澳办)

  中国台湾网9月29日讯 “我这次回到母亲家乡,对于黄河能够被整治的事实,感受到很大的震撼,因此我在黄河边上,默默地祝祷,希望母亲在上天之灵,能够知道国家的进步,社会的祥和,以及我对她的思念。”近日,来山东滨州参加第十四届海峡两岸(滨州)孙子文化论坛的台湾大学哲学系教授苑举正,在进行了为期四天的寻根之旅后感慨地说。

  苑举正,山东曲阜人,苑母是山东惠民人,现在属于滨州市。苑举正说,母亲是一个非常能干的人,个性坚强,临危不乱,面对很多重大的决定,总能做出正确的判断。他对母亲的思念之情非常深,自己能有今天的成就,完全都是因为母亲对他的教育和爱。

  他说,33年前,也就是1989年,他曾经在返回山东探亲时独自一个人来到山东省惠民县,何家坊的小吕庄。因为他的妈妈成长于此,1949年才辗转到达台湾。当年来到惠民看到的是一个没有什么现代设备的农村,没有道路,房子都是土坯房,当地人的服装,通通都一样,没有任何花样可言。

  在阔别33年之后,他所看到的景象完全不一样了。首先在滨州市,那里有旱地拔葱式的高楼大厦,道路非常宽阔,房子盖得都很阔绰,很大。然后,到了妈妈的家乡,现在已经改名叫柏吕村,道路整洁,家家盖上了新房子,根本认不出来这就是33年前看到的小吕庄。

  苑举正表示,这次回大陆探亲寻根,最大的震撼是,赫然发现爸爸妈妈的家距离黄河都不远。

  他说,小时候父母经常对他说,家乡的人对于黄河的感觉非常强烈,认为黄河泛滥是家乡人最大的梦魇,而且泛滥的时间不定,泛滥的范围不定,甚至泛滥的汛期也不定。这些不确定的因素,让老百姓的生活极为困苦。他当时就很好奇,为什么活在这么困苦的环境下,还依然坚持要住在黄河旁边呢?后来才知道,原因竟然是黄河泛滥之后所遗留下的土地非常地肥沃,加上老百姓又没有能力迁居到其他的地方,所以父母家乡的老百姓不得不与黄河为伍。因此,黄河也成了他这次回到妈妈故乡的主要拜访点。

  他先到了滨州市的黄河古村西纸坊,发觉这个古村已经变成一个风景区,郁郁葱葱,林木茂盛,当中有二十几户民宿,周遭环境完全变成一个风景区。当地人告诉他,现在黄河泛滥的问题,已经几乎不存在。最主要的原因在于黄河上游中游修了非常壮观的堤防,以至于水量能够受到及时的调控;其次,家家户户日用以及灌溉都需要用黄河水,所以黄河已经没有像以前发大水时期那么多的水量。与此同时,原来住在滩区的百姓,绝大多数已经迁离原址,搬入了滨州市区的高楼大厦。

  他感慨道,若不是政府以百姓为念,几百年的黄河祸害,不会就此终结。这是他这次回到母亲家乡感触最强烈的地方。希望母亲在上天之灵,能够知道国家的进步,社会的祥和,以及自己对她的思念。(中国台湾网、滨州市台港澳办联合报道)

[责任编辑: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