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抗疫一线无怨无悔 记台胞医务工作者龚浩
龚浩工作现场(图片来源:北京朝阳台盟)
中国台湾网2月3日讯 “1月17日,我接手检测了我们医院的第一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疑似病人。那是一位22岁的小姑娘,她此前从武昌回北京,在火车上被感染了,经过CT检测之后确诊。”龚浩说:“那时候全市也只有2-3例,我算是接触到了我们医院的第一例。”
龚浩是台盟朝阳区工委文教医卫支部的盟员,也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放射科的一名CT技师。1月31日18点,当我们拨通龚浩手机号的时候,他刚刚从医院回到家。2月1日一早,他还要接着上班,在工作岗位上坚守24小时。
据他介绍,CT检查是检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疑似和确诊的第一道关口。自从查出第一例以来,他和同事就没有很完整的休息过,经常是24小时甚至36小时连轴转。今年的春节,大家仅仅是在除夕和大年初一的时候,轮流着休息了一两天,没有一个人能从头休到尾。
龚浩说,这些日子来,经他检测出的疑似病例有将近40人,确诊病例6人。“病例究竟是疑似的还是确诊的,最后还需要市疾控中心认定,但是经过我们检测之后,基本上也知道是什么问题了。”
医院是抗击疫情的最前线,也是最危险的地方。龚浩说,飞沫传播的有效距离是1-2米,而CT检测都是近距离的接触,医护人员与患者的距离还不到1米,接触感染的可能性很大。
最开始的时候,医院的口罩、手套、隔离服等防护物资难以完全到位,大家仅仅戴着口罩去做检测,面临着很大的风险。后来随着疫情形势加重,医院领导马上重视起来,护目镜、隔离服、鞋套、防护帽子等很快保障到位,大家的防护工作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我在检测的时候,一般要穿五身(层)衣服,包括内衣、白大褂、隔离服以及一套一次性的隔离衣等,还要戴着那种紧贴脸的口罩、护目镜……全身上下感觉像被水泡过一样。”
据了解,龚浩的妻子也是一名医生,她所在的医院也发现了确诊病例,夫妻两个都坚守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他们的孩子常常只能通过微信视频见见面、说说话。
在疫情面前,龚浩的父母都很理解,但老人也有担心:龚浩的身体本身不是很好,一直在吃药。24小时甚至36小时连轴工作,非常辛苦。家人一直告诉他不要太劳累,没有病人的时候,抓紧时间休息。但毕竟要长时间工作,尤其是近距离接触病人,哪怕包裹得严严实实,仍旧有被感染的风险,尤其是在人疲劳的时候,病毒也最容易入侵……
当前,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是一场形势严峻的战斗,而龚浩只是数千万奋战在抗疫一线工作者的缩影。“这场战役没有局外人!为了国家,为了社会,为了自己和家人,让我们上下一心、众志成城,一起努力早日战胜疫情!”这个声音一直在耳边回响。(中国台湾网记者娟子 北京朝阳台盟通讯员舒刚庆)
龚浩加油(图片来源:北京朝阳台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