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海峡两岸(高密)校园文化节率先开启“鲁台青年交流季”
第三届海峡两岸(高密)校园文化节在高密市成功举办。(图片来源:山东省台港澳办)
中国台湾网7月12日讯 “少年的梦意味着中国梦,中国梦也有我们的力量。努力学习,快乐成长,刻苦钻研,学做栋梁……”在高密大剧院,一曲透着蓬勃生机和活力的歌曲《少年中国梦》,在第三届海峡两岸(高密)校园文化节音乐会舞台上唱响。在悠扬悦耳的乐曲声中,两岸青少年展现着艺术才能,也架设起了友谊的桥梁。这是海峡两岸(高密)校园文化节系列活动的重要环节,也是两岸青少年交流互动的生动剪影。
7月2日至7月5日,第三届海峡两岸(高密)校园文化节在高密市成功举办,同时也在山东省率先启动了“鲁台青年交流季”。
本届校园文化节由潍坊市台办、潍坊市教育局、高密市人民政府主办,以融合校园文化,共叙两岸亲情为主题,分9大板块:红高粱文化之约、两岸校园文艺之声、课堂教学之探、三贤四宝之恋、书法艺术之美、国学象棋之弈、校园文化发展之见、国学经典之咏、台湾农企高密之旅。台湾11所学校的师生62人和高密市10多所学校的师生共1000余人参加了文化节,进行了友好互动和亲切交流。
突出主题:在文化传承中增进文化认同
在参加了三贤四宝之恋活动,了解了高密的历史后,台湾小学生曹梦竹充满惊奇和感慨。没有想到,高密这片土地孕育出了春秋齐国宰相晏婴,东汉经学大师郑玄,清代大学士刘墉。
中华传统文化是两岸共同的根和魂,两岸同胞都对中华传统文化有着深厚的情感和认同感。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两地在校园文化的体验交流中进行着积极的探索和创新,通过国学经典之咏、国学象棋之弈、书法艺术之美、三贤四宝之恋等内容,积极展示高密国学教育特色与成果,让两地师生在心灵共鸣中增进情感认同,让国学的魅力在两地共同绽放,让国学的未来在两岸得到共同发扬。
在校园音乐节上,台上的台湾小学生和台下的高密小学生共同唱起耳熟能详的歌曲《外婆的澎湖湾》,稚嫩的童音,整齐的节奏,让人充分体会到鲁台两地文化同源,心手相牵的温暖和感动。台湾暨南大学教育政策与行政学系教授翁福元说:“海峡两岸流淌着同样的血脉,袭承着同样的文化根源,我们愿意通过加深校园文化的交流,建设好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
文娱结合:在互学互融中全面了解
两地教育各有所长,通过课堂教学之探、校园文化发展之见活动,老师们充分交流教学思想、教学方法,互学互融、相互借鉴。
在课堂教学之探中,选择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社会5门课程,两岸小学教师同课异构、共同议课,在交流中相互切磋、形成共识。“我们真诚地欢迎台湾师生前来交流。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能有这样的机会和台湾的老师共同探讨青少年的教育方向和理念,我感到十分荣幸,倍加珍惜。台湾和大陆教育各有自己的理念和特色,台湾有许多教育理念和模式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非常感谢校园文化节这个平台,给了我们这么宝贵的一次机会。”参加此次活动的高密市第三实验小学副校长石玉花说。
在校园文艺之声音乐会上,两地师生同台演出,展示各自才艺和表演特色,台湾学生表演的国标舞《拉丁舞曲》、芭蕾舞《跳动的音符》等节目,为师生们自由设计作品,充分发挥了孩子们的创造力,而高密第一实验小学学生表演的武术《中华武娃》节目,扎实的表演功底,也让台湾孩子佩服不已;两地师生合唱的《我爱你中国》《明天会更好》等节目更是让观众充满温暖和感动。通过多方面开展交流活动,师生们同台演出,各展所长,相互欣赏,凝聚共识,在潜移默化中深化了友谊。
互动体验:在播种友谊中收获快乐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两岸和平发展的推动力量。校园文化节紧紧围绕青少年群体展开,选取校园文化为交流重点,活动设计紧扣青少年的联谊互动展开,让两地师生有一个多方面深层次的了解和交流,在真实交流中碰撞出思想火花。
此次活动板块的最大特色是互动设计、重在体验,跳出传统的现场参观模式,以两地师生共同参与、亲身体验来促进文化的融合发展,增进两地师生情谊。
活动精心设计了多个互动环节,在四宝之恋、象棋对弈、书法交流活动中,两地小学生手拉手、面对面、心连心,开展了最真诚、最热忱、最实在的沟通。两地的小学生手把手学习、一对一交流,合作完成艺术作品,开心得击掌欢呼,忘记了疲惫。两地小学生还相互赠送了精心制作的礼物,留下了联系方式,彼此间的距离一下子拉近了。
文化节内容丰富,设计紧凑,成效明显,产生了积极反响。台北市东门小学林宝嫣同学表示,很荣幸参加第三届海峡两岸(高密)校园文化节,通过举办这次活动,两地的师生零距离接触,同吃同住、同台献艺,在交流中互相学习,共同成长。希望这样的交流越来越多,让更多台湾青少年了解祖国大陆的新时代、新气象,希望海峡两岸青少年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共同弘扬中华文化,促进心灵契合。(中国台湾网、山东省台港澳办联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