谱写威海对台工作时代新篇——改革开放40年威海市对台工作综述
中国台湾网3月20日威海讯 党的十八大以来,威海市对台工作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台工作重要论述,紧紧围绕中央对台工作大局和全市中心工作,秉持“两岸一家亲”理念,发挥威海资源优势,以促进威海与台湾经济社会融合发展为主线,求真务实、扎实工作,推动对台各领域交流合作取得崭新成就,谱写了威海对台工作的时代新篇章。
两地亲情更加融洽
威海市积极推进与台湾人员往来和各领域交流合作,热情接待来威海参访交流、旅游观光和探亲访友的台胞,切实为在威海台胞、台商帮困解难,努力为台胞往来两地提供各类便利,使威海与台湾两地亲情更加融洽,心灵更加契合。
目前,台湾有威海籍台胞3.5万人,在威海台属、定居台胞达8万余人,与威海有亲缘关系和联系的台胞达20多万人,每年来威海台胞超过2万人次,威海赴台人员每年两位数增长,台湾梅花鹿和长鬃山羊入住威海刘公岛后,更是连结了两岸大友谊、促进了两岸大交流。
吴伯雄、江丙坤、郁幕明、黄敏惠等台胞各界朋友先后来威参访,威海非物质文化遗产作品、书画作品、民俗音乐等赴台展览、巡演,不断掀起了一波又一波威海与台湾亲情融合的热潮。曾在威海参加大学生研习营的台胞王孟筠深有感触地表示,威海留有很多温暖而又难忘的记忆,在威海的时间里真的感觉两岸的距离原来这么近。
2013年12月31日,威海与台湾空中直航班机开通。(图片来源:威海市台港澳办)
交往交流生机盎然
威海与台湾同为甲午战争故地,同载一段中国近代屈辱史。深厚的历史情缘、紧密的现实联系,使得威海与台湾人员往来日益频繁,文化、教育、卫生、体育、宗教、基层、青年等各领域交流合作日益深化,精彩纷呈,生机盎然。
民族复兴让两岸同胞心连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威海市利用独有的历史资源,将民族复兴教育融入对台交往交流中,威海台胞,特别是台湾青年走进民族复兴(威海)教育基地,参访刘公岛、威高展厅、幸福威海展馆、郭永怀事迹陈列馆等教学点,台胞亲身感受甲午战争史、中华民族奋斗史以及威海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加深对“统则强、分必乱”历史规律的认识和理解,通过实例印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与两岸同胞前途命运紧密相连的事实。
台湾大学生参访民族复兴(威海)教育基地刘公岛教学点。(图片来源:威海市台港澳办)
文化交流让两岸同胞文相通。威海市依托优势,在全市精心打造了“七子同心 圆梦威海”的对台文化交流品牌,开展的台湾大学生中华文化研习营等富有威海特色的交流活动已经形成了系列,收到了明显的品牌效应,在威海与台湾文化交流中树立起了重要旗帜。在威海举办的“文博会”、海峡两岸教育研讨会、两岸大学生创意文化论坛以及文创作品大奖赛等活动,在台湾举办的“斗美——当台湾遇见威海”摄影展和威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精品展等大型展览,都吸引了大量的台胞参展和交流,进一步扩大了威海与台湾两地交流的深度和广度,使得两地历史更加相融,文化更加相通。台湾大学生中华文化研习营已累计举办19届,先后邀请、组织台湾世新大学、中山大学、玄奘大学等50多所台湾高校的师生1100多人次,来威与驻威大学生联谊、听取中华文化及创业讲座、参加文化娱乐活动,进行体验式研习,促进了台湾青年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为两岸青年融合交流做出了贡献。
第十五届台湾大学生中华文化研习营在威海刘公岛海峡两岸交流基地开营。(图片来源:威海市台港澳办)
宗教交流让两岸同胞“道”为友。威海是道教“全真派”发祥地,与道教有着极深的渊源,现已相继举办了9届海峡两岸(威海)道教文化研讨会。台湾中华道教总会、台湾省道教会、台湾全真道教会、台湾道教总庙等道教团体先后20多批、600多人次来威交流考察或参加研讨会。两岸道教人士威海论“道”,对如何传承、弘扬道教,如何利用威海特有的道教资源和优美的人居环境资源,推进威海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和建议。两岸道友同胞在研讨中交流互鉴,在参访中加深了解、开阔视野,彼此结下了深厚友谊,留下了难忘回忆。
2018年10月,第九届海峡两岸(威海)道教文化研讨会举行。(图片来源:威海市台港澳办)
交流基地让两岸同胞更热络。目前,威海市相继拥有刘公岛海峡两岸交流基地,威海东方艺校、海源社区2处山东省海峡两岸交流示范点,还设有2处威海市海峡两岸青年创业基地、1处威海市海峡两岸文化交流基地,为密切威海与台湾人员往来、深化威海与台湾交流合作提供了稳固平台。刘公岛海峡两岸交流基地是著名的民族复兴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自台湾梅花鹿和长鬃山羊入住以后,国台办批准在此设立海峡两岸交流基地,每年都吸引了大批台湾民众前来交流考察,出席、参加在基地内举办的各种交流参访活动。海源社区是省级充分就业社区、威海市首届十佳和谐社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单位,2017年设立交流示范点后,台湾相关基层社区负责人慕名前来参访,连续多年在此召开海峡两岸(威海)基层社区管理研讨会,交流基层社区管理经验,为威海与台湾基层社区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
2016年5月,高雄市新移民社会发展协会参访团参观威海社区。(图片来源:威海市台港澳办)
经贸合作稳步提升
威海市对台经济工作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积极融入全市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立足优势产业,瞄准台湾知名企业,稳步助推威海与台湾经贸合作深入发展。全市现有台资企业42家,主要涉及电子、健康养老、智能制造、新材料、生物科技、百货零售等领域。
对台经贸合作务实精准。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广泛拓展各种渠道,主动捕捉项目信息,组织相关人员到台商聚焦地区,推介威海经济发展机遇、投资环境和相关政策,开展精准化经贸合作;参加鲁台经贸洽谈会、台湾“山东周”以及威海“海洽会”、“文博会”等活动,邀请台商来威海考察交流,举办台商推介洽谈会,吸引台商来威海投资兴业。
康养产业合作方兴未艾。依据威海与台湾两地产业发展特点,聚焦威海健康城市建设战略,有针对性地对接岛内康养机构,组织东部滨海新城等部门和单位赴台考察双连安养中心、六福集团等康养企业,邀请台湾康养界知名人士来威出席“健康中国与助推山东”康养产业发展洽谈会和海峡两岸康养产业合作洽谈会,推动了威海与台湾在康养产业领域的交流合作。
台湾青年来威实习、就业、创业初见成效。威海市始终把科技创新、招才引智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充分发挥生态、海洋、开放优势和驻威高校人才智力优势,制订出台了“英才计划”升级版等一系列人才新政,高标准打造“中国威海·国际英才创新创业峰会”等常态化引才品牌。在此基础上,全市设立了威海瑞欣科技孵化器和威海创业大学2处海峡两岸青年创业基地,通过开设精准实用的课程、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和进行贴心辅导,为两岸青年提供就业创业服务。2018年,威海成功举办了首届台湾青年实习营,来自台湾的9位大学生深入到迪尚集团、新北洋集团和家家悦集团进行实习和交流。目前已有18位台湾青年先后在威就业、创业。
2018年7月,台湾青年在威海创业大学接受培训。(图片来源:威海市台港澳办)
对台营商环境日益优化。威海市一直强调要积极作为、靠前服务,构建新型政商关系,真正把优惠政策送到位,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全市认真贯彻《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及实施细则,落实中央“31条惠台措施”、山东省“56条措施”,建立健全了全市台商权益保障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在投资、工作、生活各个方面逐步实现台胞与大陆居民同等待遇,对台营商环境日益优化。6年来,共举办台资企业政策法规培训班5次,培训台商、台干100余人次;聘请涉台法律顾问2人,提供法律服务37人次;开展走访调研活动5次,受理台胞投诉案件及求助51起,结案49起,受到台胞、台商好评。(中国台湾网、威海市台港澳办联合报道)
威海市台办协调相关部门,牵头调处涉台纠纷。(图片来源:威海市台港澳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