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台湾青年:期盼2022年冬奥会 望 “透彻”了解大陆

2019年01月28日 14:18:00来源:中国台湾网

在冰雪博物馆,营员们体验3D模拟冰川场景。(中国台湾网 郜利敏 摄)

  中国台湾网1月28日北京讯 (记者 郜利敏)“怕了!怕了!”来自台湾东吴大学的李敏已经来过北京三次,但是北京的严寒依然令她不得不将自己“全副武装”起来,所有厚衣服穿上身,抵御寒冷。

  1月21日至26日,北京市台联举办了2019年台胞青年冬令营,邀请来自台湾大学、高雄师范大学、东海大学等台湾高校的30余名学生相约北京、张家口。本次活动以“相约冰雪·助力冬奥”为主题,营员们围绕北京冬奥会主题,通过参访交流和实地体验冰雪项目,感受冰雪魅力,了解冬奥会,体验严寒中蕴含热情,共同为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助力。

  冬奥,严寒中孕育激情

营员们在雪地开展了拓展训练。(中国台湾网 郜利敏 摄)

  自2018年2月25日平昌冬奥会闭幕后,2022年冬季奥运会开始进入“北京时间”。大部分营员们表示,冬奥对于他们来说,既熟悉又陌生,对冬奥会中比赛运动项目更是知之甚少。这次冬令营活动,让他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冬奥会,熟悉冬奥会,为冬奥会加油助力。

  22日下午,张家口市筹办冬奥会领导小组办公室市场处杨责坤有趣、生动地讲解了关于冬奥会相关内容,详细介绍了关于北京冬奥会申办历程、筹建情况以及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知识等,并科普了滑雪等相关运动知识,让大家全面了解冬奥会。

  “每次看到跳台滑雪的影片,都会起鸡皮疙瘩。”台湾政治大学的陈韵如表示,这次冬令营中她学到到奥运滑雪项目的专业,增长知识,增加自己对滑雪运动的乐趣。通过讲解和影片分析,她了解到每项运动都特别需要速度、爆发力、耐力,并且还需要运动员锻炼平衡感、美感、肌耐力等。“每个运动员都非常值得敬佩。”

  1980年,中国首次参加冬奥会;1984年,萨拉热窝冬奥会,海峡两岸中国选手第一次同时参加;1992年,叶乔波为中国获得史上首枚冬奥会奖牌……在冰雪博物馆,这些中国冬奥军团的第一次被详细记录。

  “虽说只有简短一句话,但是每一份第一次背后,都包含这所有人的心血、付出和努力。”参访冰雪博物馆时,曾作为中学校田径队的队员,台湾文藻大学叶聿晴表示,运动会“令人上瘾”,也是磨炼意志的一把利刃。

  叶聿晴表示,通过这次冬奥会参访,了解了冰雪运动的魅力,感受到了运动员们坚定的斗志和毅力;了解了北京申办2020年冬奥会的艰难历程;也了解了冬奥会比赛场地规划及筹建、“大好山河”张家口城市未来规划。这些让她充分感受到了大家举办奥运会赛事的决心、责任心以及那份光荣之感,令她备受鼓舞。她也希望2022年可以当冬奥会志愿者,回台湾后,她将继续宣传2022年冬奥会,鼓励亲朋好友来观看冬奥会比赛。

  “纯洁的冰雪,激情的约会。”冬令营期间,营员们在张家口崇礼区体验了滑雪运动;在雪地开展了拓展训练;参访世界上第一座以冰雪为主题的冰雪博物馆,体验3D模拟冰川;在北京延庆,欣赏冰雕的美。

在冰雪博物馆,大家了解冬奥会相关知识。(中国台湾网 郜利敏 摄)

  北京,将来要“透彻”玩一遍

营员们在故宫博物院合影留念。(中国台湾网 郜利敏 摄)

  “延禧宫在哪里?原来这就是景仁宫!如懿居住的翊坤宫在哪里呢?”参访故宫时,营员们积极寻找自己心仪“小主儿”们的宫殿。《甄嬛传》《如懿传》《延禧攻略》等在台湾很受欢迎,大家都希望到各位小主儿所居住的宫殿“走访”。

  “摆驾延禧宫”“参见皇上”“小主,今日太阳是极好的!”在故宫,大家忍不住纷纷“穿越”,宫廷剧的各种台词成为大家游览故宫的一种热情。

  在北京,长城爬过4次、故宫游览3次……多次来北京的台湾大学陈联辉表示,每次来北京,都有一种耳目一新、一成不变之感。北京蕴含着“变与不变”,变动的是经济发展,不变的是历史和文化底蕴。

  陈韵如告诉记者,虽说她是第一次来北京,但是她经常通过书籍、杂志等渠道了解故宫、长城等历史古迹、名人轶事和北京的发展等,但是亲身体验让她感觉更棒,甚至有种“回家般熟悉之感”。在长城,她感受到了“春风不度玉门关”的将士们的心情;在故宫,她深刻体会到了皇家的庄严肃穆;在胡同,她明白了远亲不如近邻的含义。她很遗憾,这次冬令营只有短短6天时间,无法深度领略北京的美,她希望未来2年,“透彻”了解北京和大陆其它城市。

  “这次来到北京,我有种被洗涤的感觉。”来自台湾文藻外语大学的任浩玮表示,这次参访让他的想法、眼界更加开阔。他回忆7月份参访天津,那是他第一次来大陆。天津的经济发展、城市建设、城市文化等方面,让他受到了“蛮大的冲击”。他觉得自己应该去大陆各个城市看看。“一个人,爬得越高,走得越远,看到得景色越美。”

  “把偶然选择变成长久记忆。”北京台联副会长陈子云希望这次冬令营经历成为营员们美好的回忆。不一样的视角给人不一样的感觉。她希望更多台湾青年人能够多到大陆走一走,看一看。以开放的心态,多元的视角、申辩的思维,成就自己的美丽青春梦。

北京台联副会长陈子云出席2019年台胞青年冬令营心得分享会。(中国台湾网 郜利敏 摄)

三名宫廷剧迷营员在景仁宫前合影留念。(中国台湾网 郜利敏 摄)

在故宫文创店里,营员们认真欣赏相关文创产品。(中国台湾网 郜利敏 摄)

  北京,这里充满了机会

北京市台联2019年台胞青年冬令营心得分享会在北京台湾会馆举行。(中国台湾网 郜利敏 摄)

  “真冷”“温暖”“太美了”……25日下午,北京市台联2019年台胞青年冬令营心得分享会在北京台湾会馆举行。分享会上,这些字眼成为了“热搜词汇”,营员们纷纷表达自己对北京印象,对于北方寒冷的切身体会,对冬奥会期盼,表示这次冬令营令大家收获满满。同时,大家也咨询了关于在京学习、工作等方面讯息。

  “在这里,每个人都自己的发展机会!” 在北京工作10年,北京创业公社港澳台及国际事业部总监郑博宇在分享会上介绍了孵化产业,讲述了自己在北京的发展故事和心得感悟。他希望台湾青年别带有色眼光看待大陆,既然来到大陆,“暂且可以先放下‘台湾想法’”, 好好去了解大陆,感受这块土地蕴含的蓬勃发展活力。郑博宇表示,现在越来越多台湾青年选择到大陆就学、就业、创业,那是因为这里发展机会潜力确实比较大,机会确实很多。

  “北京的马路真得好宽、好平啊!”在京创业的台湾歌手阿美人杨品骅回忆自己第一次在北京天安门贴着马路拍摄的照片。2007年,由于香港集团公司承接北京奥运广告项目,他调任到北京工作。2008年,奥运结束后,辞去工作,留在北京打拼。他表示,在北京发展,最深切的感受是大家对台湾少数民族文化的欣赏与热爱,所以“大陆是一片很宽广、很自由的天地”。在北京生活多年,他感受到大陆发展变化,从出行交通工具、消费习惯、生活细节等方面,大陆一直在变化、进步。

北京市台联党组书记王兰栋出席分享会。(中国台湾网 郜利敏 摄)

  “北京目前台湾企业3000多家,在京台湾校友会已有30余个……”会上,北京市台联党组书记王兰栋通过一系列数据介绍,越来越多台湾企业、台湾同胞选择在北京就业、学习、生活。他表示,北京市台联就是台湾同胞在北京的“家”,被大家亲切称为“台胞之家”,主要致力于两岸乡亲、文化等方面交流,也为在京台胞提供更周到的服务,帮助大家解决困难。

  王兰栋表示,这次活动中很多营员们都是首次到北京参访,希望大家能够收获满满,感受到不一样的北京,有机会可以常来北京走一走,看一看,为自己将来择业、生活寻求更多的选择机会。(完) 

在台湾会馆,营员们欣赏台湾布袋戏。(中国台湾网 郜利敏 摄)

营员们在北京会馆合影,期盼再相聚北京。(中国台湾网 郜利敏 摄)

[责任编辑:郜利敏]

相关内容

京ICP备13026587号-3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关于我们|本网动态|转载申请|联系我们|版权声明|法律顾问|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