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两岸一家亲 2019年桂台首个重点交流活动在邕开幕

2019年01月22日 14:08:00来源:中国台湾网

两岸嘉宾代表合影。(图片来源:广西南宁市台办)

  中国台湾网1月22日南宁讯 1月20日,2019年首个桂台重点交流活动——“桂台(南宁)少数民族民俗文化交流周”开幕式在“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南宁园博园举办。台湾花莲县海峡两岸少数民族交流协会参访团、台湾如一丝社参访团、台湾洄澜参访团等50多名台湾同胞,与在邕台商、南宁各界嘉宾代表共300多人,共襄民族盛典、共话同胞情谊。广西台办主任李东兴,南宁市委常委、统战部长赵红明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李东兴表示,近年来国台办、国家发改委、商务部在广西设立大陆首个“海峡两岸产业合作区”,已成为两岸产业合作的重要基地、台资企业新的聚集区,广西在落实惠及台胞“31条措施”的基础上,出台了“广西80条措施”,为台湾同胞在广西投资、创业、就业、学习和生活提供与广西居民同等待遇。希望桂台两地进一步深化各领域交流合作,融合发展,在交流互鉴中实现心灵契合,携手实现和平统一、民族复兴的目标。

  赵红明介绍,南宁市依托优美的壮乡自然风光和多彩的民族民俗文化资源,积极寻找与台湾少数民族交流的契合点,连续7年举办“桂台(南宁)少数民族民俗文化交流周”活动,近千名台湾同胞到南宁交流,搭建了邕台少数民族交流的良好平台。他表示,南宁市愿意与台湾同胞分享改革开放成果,希望两地同胞携手同心,共圆中国梦。

  南宁市邕宁区蒲庙镇少数民族乡亲向台湾同胞的到来表示欢迎,真诚欢迎台湾同胞在冬季到南宁园博园看绿树芳草、赏万国之花,览八桂风光,与广西同胞欢聚一堂、迎禧接福。

  台湾民意代表、花莲县海峡两岸少数民族交流协会参访团团长郑天财表示,广西与花莲的交流互动频繁,花莲少数民族同胞已连续7年到南宁参加桂台(南宁)少数民族民俗文化交流周活动,南宁市的宾阳彩架、马山会鼓也在花莲县丰年节期间赴台表演助兴,两地就像亲戚一样越走越亲、越走越近。2018年,花莲地震时广西同胞在第一时间为花莲县重建家园捐款,花莲同胞深深铭记广西同胞的深情厚意。郑天财感慨到,“两岸关系好,台湾才会好,今天恰逢农历大寒,大寒预示着冬去春来,预祝两岸关系也能消除冬日的阴霾,迎来温暖如春的明天。”

  开幕式的桂台文艺表演将南宁园博园演艺中心变成欢乐的海洋,南宁市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南宁市职业技术学院师生代表和前来参加交流活动的花莲县海峡两岸少数民族交流协会参访团、台湾如一丝社参访团,载歌载舞,共同演绎“两岸一家亲、共圆中国梦”。邕宁壮族那路八音队《八音喜庆迎客来》拉开了文艺表演序幕,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师生表演的台湾少数民族歌曲《欢迎歌》,体现了台湾佈农人居住在海拔1500米以上高山的生活状态;台湾花莲县海峡两岸少数民族交流协会参访团表演的《欢乐舞》,表达出猎人们乐天、敬天的大地情怀;台湾如一丝社的古琴、古筝演奏则给现场观众带来了天籁般的声音。桂台同胞浓郁的民族风情表演吸引了众多当天到园博园参观游玩的游客,纷纷驻足观看,不忍离去。

  开幕式后,台湾嘉宾和在邕台商参与了“冬季台胞到南宁看园博”活动,台湾同胞走进广西园和台湾园,领略“生态宜居,园林圆梦”的图景,感受桂台两地水乳交融的兄弟情谊。南宁市台办主任何见霜表示,通过两地少数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不仅传承和弘扬了中华民族传统技艺,而且也让两地同胞更亲近了。

  据悉,“桂台(南宁)少数民族民俗文化交流周”活动自2013年起由南宁市举办,近千名台湾同胞走进南宁的学校、乡村、社区,与当地乡亲进行文化交流联谊。两地民俗文化互访活动多样、频繁,深受两地同胞的欢迎和喜爱。在2019年桂台(南宁)少数民族民俗文化交流周举办期间,台湾同胞还将前往昆仑关、马山县、武鸣区和大化县开展少数民族民俗文化交流联谊活动。(中国台湾网广西南宁市台办通讯员 黄旭升 李伟东)

台湾民意代表、台湾花莲县海峡两岸少数民族交流协会参访团团长郑天财致辞。(图片来源:广西南宁市台办)

南宁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赵红明致辞。(图片来源:广西南宁市台办)

广西台办主任李东兴致辞。(图片来源:广西南宁市台办)

邕宁区蒲庙镇那路八音队表演《八音喜庆迎客来》。(图片来源:广西南宁市台办)

邕宁区蒲庙镇花婆队表演《花婆送福》。(图片来源:广西南宁市台办)

南宁市民族艺术研究院戏曲表演《邕城戏韵》。(图片来源:广西南宁市台办)

广西阳光玫瑰爱心扶贫救助基金会小朋友武术表演。(图片来源:广西南宁市台办)

南宁市台联艺术团表演舞蹈《阿里山的姑娘》。(图片来源:广西南宁市台办)

两岸同胞代表在《我们都是一家人》歌曲中同跳侗族多耶歌围圈舞。(图片来源:广西南宁市台办)

[责任编辑:张露露]

相关内容

京ICP备13026587号-3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关于我们|本网动态|转载申请|联系我们|版权声明|法律顾问|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