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58条”出台 台资在淮将获高质量发展红利
中国台湾网7月27日淮安讯 今年2月28日,国台办、国家发改委经商中央组织部等29个部门,出台了《关于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简称“惠台31条”),在海峡两岸引起巨大反响,受到台湾同胞的热烈拥护。淮安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惠台31条”在淮安的落实工作,淮安市委书记姚晓东、市长蔡丽新分别作出批示和要求,明确专门班子,通过调研、座谈、学习、借鉴,最大程度收集和征求各方意见,集中社会各界的智慧和力量,经多次讨论、修改、完善,数易其稿,形成《关于促进淮台经济文化交流合作实施办法》,因文件共有58条内容,又简称为“淮安58条”。经淮安市政府八届第25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后,于7月23日正式出台了“淮安58条”。
“淮安58条”从促进经贸合作、推动台胞创业、引进台湾人才、深化淮台交流、优化台商服务等方面推出系列举措,致力于为台商台胞来淮创业就业发展营造最优质环境,提供最优惠待遇。58条中,对应“惠台31条”政策进行具体化的共16条,落实国家、省现有政策同等待遇的共6条,借鉴外地做法的共9条,体现淮安特色创新举措的共27条。
促进经贸合作推动“赢在淮安”
一是为赢提供机会。台企与本地企业同等参与基础设施建设、政府采购、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比如,对新引进台企竣工投产项目实施奖励,台资实际投资(其中设备投资不低于50%)超过1500万美元的,参照外资企业同等标准执行;达到2亿美元以上的,实行“一事一议”。现有台企新上先进制造业项目的(其中设备投资不低于50%),最高奖励100万元。
二是为赢提供便利。全面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不见面审批”服务模式,实行台企备案与工商登记“单一窗口、单一表格”受理工作,实现“一口办理”。优化税收征管作业,扩大“汇总征税”适用范围,推进淮安综保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试点。
三是为赢增添动力。对台企技术改造、科技研发、设立地区总部、参加重点展会、融资以及台湾工商团体、行业公会分支机构设立等予以重奖重补。比如,对台资购置设备投入3000万元及以上的项目,按5%进行补助,对属于淮安市重点扶持的工业优势特色产业、“零地”技改的项目,分别另加0.5%和1%的补助,每个项目另加补助金额不超过300万元。对新批准设立的国家企业技术中心等国家级平台,每个给予200万元支持。对新引进的台资金融机构地区总部或分支机构,一次性奖励500-1000万元;购买自用房的,按其购房房价给予5%的补贴;租赁办公用房的,5年内按年租金给予5%的补贴。
帮扶台胞创业实现“梦在淮安”
一是开放创梦通道。对台胞在淮创业的项目开放审批“绿色通道”,提供代办、帮办服务。
二是提供创梦支持。对台胞创业实体,一律按下限收取行政事业性费用,一律给予免费创业培训,一律给予税收优惠,一律给予金融帮办服务。比如,台胞在淮创办的小微型企业,减按20%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对年应纳税所得额低于50万元(含50万元)的,其所得减按50%计入纳税所得额。对符合条件的项目给予创业担保贷款和贴息扶持;对投保出口信用保险的台资中小企业,给予保费50%的补助;对利用保单进行融资的,给予融资总额3%的贴息。
三是搭建创梦平台。台胞创业实体可优先进驻淮安市留学人员创业园、软件园、台湾农民创业园、科教产业园等各级各类创业载体、孵化基地。
集聚台湾人才助力“智在淮安”
一是大力度引进“智”。对在淮企事业单位(含部省属驻淮单位、驻淮高校)就业、创业的台湾人才,给予博士研究生4万元、硕士研究生2万元的一次性就业补贴。对来淮见习的台湾高校毕业生,见习期间,地方政府提供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60%的基本生活补助。
二是全方位优待“智”。符合条件的台湾人才,同等享受人才购房补贴、人才公寓、人才培训、租房补贴、健康体检、疗养等服务待遇。
三是多举措成就“智”。在淮安自主申报入选国家“千人计划”“万人计划”的台湾专业人才,分别按创业类50万元、创新类20万元给予企业资金资助。对入选“苏北计划”暨“淮上英才计划”创新创业急需人才项目的台湾人才按博士研究生或正高职称8万元、硕士研究生或副高职称5万元、本科生4万元的标准发放资助资金。
深化淮台交流厚植“情在淮安”
一是多元化交流让情更丰富。市政府设立专项资金,重点支持淮台社会文化、青少年、基层民众交流活动,支持并协助台胞和台湾相关社团在淮设立公益基金,参与“阳光扶贫”“希望工程”等公益慈善活动和社区建设工作。
二是项目化交流让情更深厚。协助台湾地区从事两岸民间交流的机构申请两岸交流基金项目。对台湾文创企业在淮独立或合作开展的文化产业项目给予优先扶持,帮助其优先申报中央、省、市级文化产业专项资金;对其原创设计作品获得国际、国家级、省级同行业重要荣誉的,分别给予一次性最高20万元、10万元和5万元奖励。
三是平台化交流让情更持久。今后,淮安各个文艺团体、公益团体等都将成为淮台交流的载体平台。全国唯一的台商学院将在促进淮台教育、科技、青少年交流方面发挥出更大作用。
升级台商服务保障“留在淮安”
一是留得顺心。开展“与台企同行”活动,将重点台企纳入“101%服务流动红旗”优质服务竞赛活动,组织全市党政机关为企业提供政策、法律、信息、人才、场地等全方位服务。完善101%服务在线系统。发挥市投资项目代办服务中心作用,实现进一个门、办所有事。
二是留得舒心。为台商台胞开辟子女入学、就医、购房、社保、出行、参观游览、荣誉称号评选等“绿色通道”。比如,台商或台资企业台籍高级管理人员在淮有自购住房,其子女需接受义务教育的,由当地教育部门安排在其住房所在地的施教区学校就读。在淮台胞可同等办理城市公交卡,65岁以上可办理免费乘坐城市公交卡。每四年授予一批作出突出贡献的台商“荣誉市民”称号。
三是留得放心。在涉台商事案件调解、劳资纠纷调处等方面维护台商台胞合法权益。比如,支持台湾专业人士参与涉台商事案件调解,支持本市仲裁机构聘请台湾专业人士担任仲裁员。
“淮安58条”主要原则
“淮安58条”政策的研究制定中,坚持“三二一”原则。
“三”即“三个一律”,凡是“惠台31条”明确的措施、办法,淮安一律全部执行到位;凡是国家和省现有政策适用于台企台商台胞的一律全面落实;凡是政策规定有上下限弹性的,一律按最优幅度兑现。
“二”即“两个拓展”,一是积极拓展惠台措施的领域、范围和幅度,全力促进台资企业产业转移集聚服务示范区建设;二是积极拓展为台企台商台胞服务的内涵,打造淮安101%服务升级版,让台企台商台胞有更多获得感。在“淮安58条”中有27条体现了创新拓展的淮安特色。
“一”即“一个主线”,就是秉持“两岸一家亲”理念,切实回应广大台企台商台胞的合理诉求和期盼,与台企台商台胞共同分享淮安新一轮发展的机遇和红利。(淮安市台办 陈春晓 王小宝)
[责任编辑:陈从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