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看晋说晋 台媒参访团走进临汾感受根祖文化

2016年09月23日 00:53:00来源:中国台湾网

  台媒参访团在丁村民俗博物馆门前合影。

  台媒参访团在丁村民俗博物馆门前合影。(中国台湾网 刘畅 摄)

  中国台湾网9月22日临汾讯 (记者 刘畅)告别短暂的运城寻根之旅后,台湾主流媒体参访团的脚步仍在前进。22日,“根祖文化、民俗文化行”活动进行到第四天,参访团成员来到“华夏第一都”——临汾。

  作为当日活动的首站,晋国博物馆以晋文化为主题,全面展示“晋文化”精髓。刚一走进展厅,博物馆精心的设计就给了大家一个十足的惊喜。原来,展厅上空有无数个灯光源,照射到地上形成了金文“晋”字,大家纷纷赞叹不已。改陈布展后的晋国博物馆,新增声光电等设备,通过科技手段,营造出一个个逼真的晋国历史景观,增添了可视性。其中,晋侯墓地遗址陈列厅最吸引参访团成员的眼球,这里选取了最具代表性的四组晋侯及夫人墓葬和三座车马坑予以展示,要知道,晋国的车马坑要比西安的兵马俑早600年。在参观车马坑时,大家仿佛能看到当初马匹被活埋时的挣扎与嘶吼,“这些马真的很可怜。”一位台湾女记者同情地说。

  “来到这里,我才知道中国的根祖文化其实在山西。参访博物馆过程中,能够更精确,更简单,了解到华夏根祖文化。事实上,晋文化比秦文化早600年,晋国博物馆应大力发展旅游资源。”台湾旺报业务部总监张荫泉说。

  “我走访过很多墓穴,这里的墓相对来说历史比较久远,在当时工艺的水平下,做到这种程度实属不易。”台湾旺报记者郑毅说。“但这与历史年代相对较短的墓穴在排水、通风、防潮措施的精细程度相比做的还不够,这受制于当时的工艺。”但通过看晋国历史宣传片,大家发现这里故事性够、戏剧性够、张力也够,开发旅游资源非常有潜力。

  下午,参访团成员来到丁村民俗博物馆。在这里,每座民居,既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又是一件珍贵的文物。走过狭小的小巷,穿梭于各个大院之间,有时甚至会怀疑自己是否已经穿越到那个年代,与周围的建筑融为一体,已不知今夕是何年。博物馆共占用院落七座,展览近万件实物、模型,并配以文字和绘画,以达到以俗引物,以物证俗,物俗结合,图物并茂的效果,再现了清末至民国初年流行在晋南一代的民风民俗。

  “帝尧之都、最早中国。”傍晚时分,陶寺文化遗址迎来了台湾客人。据了解,“圭尺”的出现,确定陶寺遗址群是最早的“中国”。其实,在陶寺遗址时期,中国就已经进入文明阶段,这比教科书上的华夏文明从夏朝开始,整整提前了300年。陶寺遗址承载着帝尧文化、礼乐文明、鼓乐文化,成为帝尧古都一张鲜亮的文化名片。或许,在陶寺这个小村落中生活了4000年的人们,从来都不知道在这块黄土地下掩埋着一个曾经无比强大、无比辉煌的王国,更无法想象这里就是中国最早的都城。

  据悉,此次活动旨在促进晋台两地新闻交流,进一步让台湾民众认识山西,了解山西。接下来几天,参访团成员还将参观壶口瀑布、尧庙、大槐树移民旧址等地,深入了解华夏根祖文化。

  台湾媒体参访团在晋国博物馆合影。

  台湾媒体参访团在晋国博物馆合影。(中国台湾网 刘畅 摄)

  台湾媒体参访团参观晋国博物馆。

  台湾媒体参访团参观晋国博物馆。(中国台湾网 刘畅 摄)

  车马坑。

  车马坑。(中国台湾网 刘畅 摄)

  参观陶寺遗址。

  参观陶寺遗址。(中国台湾网 刘畅 摄)

[责任编辑:刘畅]

相关内容

京ICP备13026587号-3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关于我们|本网动态|转载申请|联系我们|版权声明|法律顾问|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