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台湾网6月20日淮安讯 淮安,一座漂浮在水上的城市,一个正在崛起的台资高地。全市累计批准台资项目1200余个,总投资120多亿美元,实际到账台资50多亿美元,是苏北唯一“台企集聚破千家、投资破百亿”的地级市。2014年,淮安被国台办批准为大陆唯一“台资企业产业转移集聚服务示范区”后,始终坚持将加强淮台青年交流作为示范区建设的应有之义,坚持以示范区建设带动台湾青年来淮创业就业,以台湾青年来淮创业就业丰富示范区内涵,按照“引得来,留得住,发展好”的思路,广泛开展青年交流,持续加快平台建设,不断优化政策环境,深入实践101%服务理念,积极为台湾青年来淮创业、就业创造优越条件。目前,在淮创业青年企业家有100余人,在淮就业的台湾青年有1200余人。
促进台湾青年来大陆创业就业,前提是要引得来台湾青年,关键是要留得住台湾青年,根本是要发展好台湾青年。为此,淮安从实际出发,不断创新创优,强化措施,力求摸索出一套具有淮安特色的工作方式。
立足引得来,强化吸引力
两岸青年血脉相连,同气连枝的文化传承文化相通最能促进台湾青年的情感认同、民族认同。淮安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丰厚的历史文化是淮安吸引台湾青年的先天优势。近年来,淮安充分挖掘地方特色文化,通过新闻媒体、宣传画册、宣传片、微电影等多种形式,持续加强入岛宣传,努力让更多台湾青年认识淮安文化、了解淮安文化、向往淮安文化。近年来,淮安以淮扬菜发源地、中国美食之乡的形象,多次在台举办淮扬菜系列推广活动,并与台北圆山大饭店、高雄寒轩大饭店等签署合作协议,让台湾青年品味祖国的味道、“舌尖上的淮安”。诞生在淮安的漂母,是历史上著名的“大爱母亲”。从2012年始,淮安连续举办四届海峡两岸漂母杯“母爱·爱母”主题散文诗歌大赛,吸引了台湾大批青年热情参与。漂母这一两岸青年共同景仰的文化人物将两岸青年紧紧联接在一起。淮安还是《西游记》作者吴承恩的故乡。今年4月份举行的“2016淮安周”活动,以“猴王话猴年”为主题,开幕式的会场布置、议程安排、嘉宾邀请、领导讲话、启动仪式各个环节尽显“美猴王”特色。特别是在启动仪式上,淮台嘉宾共同举起象征和平、稳定的“定海神针”,在台湾青年中引起热烈反响。
以多样的交流活动汇聚台湾青年,是淮安增强对台湾青年吸引力的又一重要策略。淮安创设的台商论坛是两岸重要交流平台,至今已连续举办十届,在每届台商论坛上,都专门设立了苏台(淮安)青年菁英峰会,先后有3名国民党中常委、15个台湾知名青年社团组织、百余名台湾青年菁英走进淮安,与省内外近200名优秀青年才俊畅叙友谊、共话发展、共谋创新创业。苏台(淮安)青年菁英峰会在两岸政商界青年中已经初具影响,成为苏台两地青年交流交往、沟通友谊、共同打拼的良好平台。一年一度的“淮安周”、“淮台交流合作推进周”活动是淮台青年创新创业交流另一重要平台。去年“淮台合作合作推进周”期间,淮安精心挑选10名青年企业家赴台,与台湾青年企业家互动交流,寻找合作机遇。淮台青年企业家发表了《两岸青年企业家共同宣言》,呼吁进一步加强两岸互动,建立两岸青年创业合作机制,树立两岸产业合作楷模。今年“淮安周”期间,在台湾中华大学举办了两岸青年创新创业论坛。淮安市委书记姚晓东在论坛上作主题演讲,和台湾青年零距离交流,阐述了淮安优良的创业环境,及对台湾青年来淮创业的各项优惠政策。论坛还邀请两岸相关企业家、学者进行演讲,为台湾青年来淮创新创业提供方法指导。
淮安在打造台资集聚高地的过程中集聚了广泛的人脉资源,这些人脉资源也成为淮安沟通台湾青年的重要渠道。一方面,借力台湾工商团体,与台湾两岸企业家峰会、工业总会、工商协进会、工商建研会、电电公会、中小企业总会、青创总会等工商团体建立合作平台,就鼓励台湾青年来淮创业就业进行沟通联络,开展双向活动。另一方面,借力淮安台协及在淮台企台商,充分发挥其“以台引台”作用,不仅支持台企为台湾青年提供就业和实习岗位,而且鼓励台商二、三代来淮安创业打拼。
立足留得住,强化承接力
要留得住台湾青年,必须以美好的发展前景激励台湾青年。目前淮安正全力推动苏北重要中心城市建设,在城市化加速、工业化转型、外向化提质过程中蕴含着蓬勃商机,为台湾青年创业就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和平台。特别是在IT产业、文创产业、现代服务业及现代农业等领域,台湾青年可在淮安寻获丰富的创业良机,充分施展才华抱负。为此,我们积极利用入岛之机、台湾青年来淮参访之机、国家和省里各类高端活动之机,向台湾青年介绍淮安的城市发展前景,描绘淮安的发展蓝图,激发台湾来淮创业就业的热情。
要留得住台湾青年,必须以丰富的社会资源提供台湾青年。一方面,淮安积极整合工商联、青年联合会、台属联谊会等工商组织青年企业家资源,为台湾青年在淮创业提供信息、平台、人才、项目等各类要素支持。另一方面,充分发挥本地重要企业作用,鼓励和支持企业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为台湾青年提供就业岗位。以中国移动淮安呼叫中心为例,该中心专门列出计划,向台湾青年提供1000个就业岗位。
要留得住台湾青年,必须以完善的生活配套方便台湾青年。淮安在城市建设中特别重视引进台湾元素。在淮安,以台资企业命名的街道,台湾人开的餐厅、酒吧、蛋糕房,台湾人开发的住宅小区随处可见,为台湾青年提供了便捷的生活环境。政府各涉台服务部门坚持重心下移、窗口前移,按照“简化手续、规范流程、提升水平”的要求,不断完善驾驶证换领、台胞证签注、子女入学、就医、就业、购房等绿色服务通道。台湾青年的子女可优先就读优质学校,台湾青年在淮就医有专门的“就医卡”。淮安市台商服务中心微信公众号,经常推送政策法规、气象预报、节日祝福及假日安全提醒等信息,为台湾青年打造温馨全面“生活小贴士”。
要留得住台湾青年,必须以深厚的情感认同温暖台湾青年。每年举办中秋联谊晚会、圣诞晚会和迎春酒会,邀请包括台湾青年在内的台胞畅叙友谊、共谋发展,增强了台湾青年对淮安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定期举办“台湾青年进机关”、“青年台商看淮安”等活动,让在淮青年台商更加深入地了解和认识淮安、喜爱淮安。积极引导台湾青年积极参与淮安的公益、慈善活动,满足他们的精神需求。2013年,淮安市开展“新时期新淮安精神大讨论”活动,市台办专门面向在淮青年台商开展新淮安精神征集活动,增强他们的认同感、归属感。
立足发展好,强化支撑力
让每一个在淮创业就业的台湾青年都能拥有成功的人生,是淮安做好台湾青年工作的重要目标。
首先是以政策护航。2015年,淮安市《促进台湾青年创业优惠政策》,推出了工商注册、行政收费、税收优惠、企业融资、发展载体、市场拓展、人才引进、自主创新、创业培训、生活配套等十项服务政策措施,涵盖了台湾青年来淮创业的全过程、各方面。台湾媒体将这十项政策概括成“四个一律”,即能放宽的一律放宽、能支持的一律支持、能奖励的一律奖励、能提供的一律提供。2016年3月,江苏省政府办公厅出台《关于支持淮安台资企业产业转移集聚服务示范区建设的若干意见》,强调要从省级层面将示范区建设成为台湾青年创业的活跃地,提出了支持淮安加大力度引进台湾青年人才、帮助台湾青年来淮发展的多项具体措施,努力要让淮安形成“助力台湾青年圆梦江苏”的示范效应。
其次是以载体支撑。不断提升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保税区、留学人员创业园、软件园、台湾农民创业园、农业科技产业园区、大学科技园7个国字号开放平台以及7个省级开发区和12个省级特色产业园区产业承载能力和配套功能,为台湾青年来淮创业提供成熟的发展平台。去年6月,两岸企业家峰会批复在淮安设立两岸信息家电产业园,该园的设立对推动淮安信息产业向高端化、集群化发展将产生重要作用,也将为台湾青年在信息产业领域的创业就业提供重要平台。2015年,淮阴工学院与台湾中华大学、修平科技大学、长荣大学等台湾高校及部分在淮台企,联合成立了大陆首家台商学院。成立以来,台商学院积极为在淮创业的台湾青年提供科技研发、课题攻关、工程实验等服务,两岸四校为两岸青年共同设置了30个创新实践课题。以台商学院为平台,淮阴工学院聘请了20多名岛内大学教师来淮任教,并派出10多名青年教师赴中华大学攻读博士学位。今年4月,淮阴工学院分别与台湾中华大学、长荣大学、修平科技大学建立了两岸青年创业孵化基地、两岸青年创新创业交流基地、两岸青年交流基地。2015年,淮安两岸青年创业园正式挂牌。该园专为台湾青年量身打造,拥有优惠的创业政策和完善的配套设施、致力于为台湾青年提供人性化、低成本、开放式的创业空间。目前淮安的10家市级创客空间,20家县级创客空间,全部向台湾青年开放。
再次是以培训提升。淮安市台商服务中心定期举办“101服务进台企业”和“涉台业务知识主题沙龙”活动,帮助台湾青年熟悉和掌握税收、劳动、金融、安全生产、资金申请等业务知识。台商学院通过有效利用淮台两地优质教育资源和创新创意资源,定期为台湾青年开设创业培训和技术创新辅导等相关课程,为来淮创业的台湾青年提供智力支撑。去年7月,我们邀请全国各地台湾青年菁英、台商二三代、青年企业家和创业者共60多人来淮,成功举办了第一届“两岸青年菁英特训营”活动。本次特训营通过名师授课、名家演讲、拓展训练、交流分享、参观访问、文化体验等丰富多彩的形式,为两岸青年菁英搭建起创业的平台、展示的舞台、交流的讲台。两岸青年共100多人在一周的时间里同吃、同住、同学,分享创业心得,寻找合作机遇,既增进了感情,也提升了能力,并形成了诸多共识,在闭营大会上发表了《两岸青年菁英共同宣言》。今年,第二届“两岸青年菁英特训营”将以“我的青春我做主 我的未来不是梦”为主题,再次闪亮登场。
我的青春我做主,我的未来不是梦。随着两岸青年交流的不断深入,台湾青年在祖国大陆温暖的怀抱中,必能开创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淮安也将以更大的热情为台湾青年的创业就业保驾护航。(中国台湾网淮安市台办通讯员 陈春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