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动阳明山舞炫民族风 两岸族韵喜福汇参访团赴台演出
两岸大学生演员在演出后合影。(北京市台联 赵琪 摄)
中国台湾网11月6日讯 水清鱼读月,花静鸟谈天。近日,初冬渐寒的台北阳明山,北京市台湾同胞联谊会第四届两岸族韵喜福汇参访团一行来到了此次台湾之行的第三站——中国文化大学,在这里,参访团师生们将与中国文化大学舞蹈系、中国文化大学原薪社、台湾原声艺术团等岛内高校院系和文化社团共聚中国文化大学柏英厅,用两岸最本真的民族歌舞,共同为在校师生和广大台北市民献上一场精彩绝伦的演出,在这个冬日里燃起两岸同胞热情的火焰。
当晚,近千人的演出现场座无虚席,大批中国文化大学的在校师生、当地民众以及华冈艺校等周边院校的师生纷纷慕名而来,有的更是携家人从宜兰驱车两个小时专程赶到现场,只为一睹演员们的精彩表演。18点30分,演出大幕徐徐拉开,来自中国文化大学原薪社的台湾少数民族舞蹈《迎宾舞》和中央民族大学藏族三人舞《节日欢歌》交相辉映,将大家立刻带入到静谧的中央山脉和广袤的青藏高原,感受着最原始淳朴的民族舞韵;阿美族舞蹈《丰年祭》和藏族独舞《静静的玛尼石》,在充分表现本民族(群)传统文化的同时,将两岸少数民族同胞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对信仰的虔诚淋漓展现;中国文化大学舞蹈系双节棍舞《风起云涌》、中央民族大学独唱《枉凝眉》和北京舞蹈学院经典双人舞《梁山伯与祝英台》,则通过对力与美的深刻诠释,表达了两岸青年对中华民族武术精神和经典文学的致敬,引起了广大观众的强烈共鸣。此外,傣族的《傣家女儿》、蒙古族的《情暖草原》、朝鲜族的《清扇闲郎》、维吾尔族的《赛乃木》以及阿美族的《海洋之歌》、《伊娜阿玛澳》等精彩的歌舞节目,更是将两岸少数民族丰富多元的文化内涵与热情质朴的民族特质完美呈现,让在场观众充分领略到两岸少数民族独特的艺术魅力。演出最后,一幕由两岸少数民族青年演员共同编演的舞蹈《最炫民族风》将现场气氛推向了顶峰,全场观众都随着热烈而欢快的节奏起身舞动着手臂,并献上经久不息的掌声。
两个小时的节目演出,涵盖了汉族、藏族、侗族、傣族、蒙古族、朝鲜族、维吾尔族、阿美族和泰雅族等中华民族大家庭中9个民族(群)最为经典的歌舞曲目,向两岸同胞全面展现了两岸少数民族悠久的历史与绚烂的文化,增进了彼此的感情融合,为共同传承与发扬两岸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搭建起了坚实的精神桥梁。中国文化大学校长李天任在现场致辞中表示,中国文化大学作为拥有最多艺术科系的台湾高校之一,始终以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为己任,并融入到课业当中,不断培养德才兼备、学以致用的中华人才。此次以少数民族文化为主的交流演出,为广大师生提供了一次难得的机会,让大家可以更加全面的了解到民族艺术的差异与互通,并为进一步探索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扬搭建了良好的平台。
参访团团长、北京市台湾同胞联谊会副会长陈子云表示,“民族风 两岸情”两岸族韵喜福汇活动作为北京市台湾同胞联谊会面向两岸少数民族同胞的品牌交流项目,即希望透过两岸少数民族青年的同台演出,进一步了解彼此的民族文化和地域风情,扩大交流,增进友谊,凝聚共识。同时也希望借此平台,充分体现中华民族大家庭的繁荣和多元性,让更多的民族通过这个舞台向两岸同胞展现本民族的风采,彼此交融,共同传承和发扬民族传统文化。
夜晚的文化大学校园娴静优美,第四届两岸族韵喜福汇活动也在这里缓缓落下帷幕。虽然即将踏上返程的路,但相信不论是屏东美和科技大学的欢歌笑语,还是台东布农部落的纯真质朴,亦或是中国文化大学的热烈奔放,都会让两岸少数民族青年的内心凝聚得更加紧密,久久不能平静,一如这阳明山脚下的台北夜色一样,华灯初上,绚丽辉煌。(中国台湾网北京台联通讯员 王彪)
参访团团长、北京市台湾同胞联谊会副会长陈子云现场致辞。(北京市台联 赵琪 摄)
两岸少数民族青年表演共同编排的舞蹈《最炫民族风》。(北京市台联 赵琪 摄)
台湾中国文化大学舞蹈系表演民族舞《阿美族丰年祭》。(北京市台联 赵琪 摄)
[责任编辑:马一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