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两岸历史文化研习营成功在苏举办
宋基会梁保华副主席在开幕式上致辞
学员们在聆听专家讲座
南京博物院院长龚良教授向学员们介绍南京博物院
丹阳文物专家杨再年为学员们讲解齐梁帝陵石刻
中国台湾网8月29日讯 2015年8月中旬,第五届两岸历史文化研习营“南京:历史记忆与都市空间”在江苏成功举办。该活动由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台湾“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蒋经国学术交流基金会、香港城市大学中文及历史学系联合主办,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承办,六朝博物馆协办,江苏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南京对外文化交流中心、南京市委宣传部、南京出版社等共同参与。
此次研习营邀请了海内外一流学府与研究机构的20多位知名学者授课与指导,来自台湾、大陆、香港以及美、英、德、加、日、韩的45位博士研究生和年轻老师参加研习活动。活动以“南京:历史记忆与都市空间”为主题,通过导师授课、田野考察、文献阅读、交流讨论相结合的方式,将学员们带进历史现场,从而对南京历史文化有更深入、更直观的认识与体会。主办方在教学模式上有两大创新,一是强调文献阅读与田野考察的有机结合,二是强调从多学科、多视角的维度考察南京的城市空间与社会文化。通过这样的教学模式,一方面可以让港台、海外的年轻学者们重视田野考察对学术研究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不同学科背景、不同研究视域的年轻学者们更好地学习与互动,共同推动两岸学术文化交流迈向新台阶。
据悉,两岸历史文化研习营是海峡两岸学术机构、社会团体共同举办的高层次学术交流活动,旨在推动两岸年轻学子间的学术文化交流,共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此前举办的四届分别联合四川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大学等知名大学举办,对蜀文化、徽文化、晋文化以及江南文化都有所研讨。今年的研习营选择江苏南京,是在多学科、多视角和新概念的建构下,立足田野考察,结合地方传统,深入研究南京的历史记忆与都市空间。这在开阔两岸青年学者研究视野的同时,也让他们在“大历史”的背景下,更深层次地理解南京这座城市独有的精神面貌与历史特质,对深入推动南京都城史、文化史的研究,具有深远的影响和意义。(中国台湾网、江苏省台办联合报道)
[责任编辑:康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