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海峡两岸记者“重走四川抗战大后方” 走进宜宾

2015年05月19日 13:24:00来源:中国台湾网

  中国台湾网5月19日宜宾讯 5月13日,2015海峡两岸记者“重走四川抗战大后方”联合采访组来到宜宾,对江安“国立剧专”、抗战大后方文化中心李庄古镇等地进行为期两天的采访。台湾TBVS电视台、台湾旺报、台湾导报、台湾中评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新社四川分社、中国台湾网、中国华艺音像、四川日报、四川电视台等10多家媒体共20多名记者参与了采访拍摄。

  1940年,面对西南大后方的中心城市不断遭受日机的“疲劳轰炸”,宜宾李庄镇以开放、包容的心态,向远在昆明的同济大学发出了“同大迁川,李庄欢迎。一切需要,地方供应”16字电文,迎来同济大学、中央研究院、中央博物院、中国营造学社、金陵大学文科研究所等10家有名的文化学术机构和学府的迁驻。大批学子云集李庄,使不足3000人的弹丸之地,新增人口1.1万余人。解放后,从李庄走出去的“两院院士”多达25人,李庄因此而被誉为“人文学术重镇”、“建筑科学的摇篮”、“中国文化的折射点,民族精神的涵养地”。两岸记者对这一史实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每到一个地方都仔细拍摄、认真记录。

  94岁高龄的江安“国立剧专”第三届(1937年)学生李乃忱及夫人、曾照顾“国立剧专”师生的罗怀芝老人、“国立剧专”陈列馆馆长张毅、李庄抗战文化专家岱峻、李庄居民左照环等接受了采访。李乃忱夫妇、罗怀芝老人讲述了抗战时期“凭物看戏”的趣事:抗战时期,江安物资极度匮乏,国立剧专迁到江安后,每逢赶场,农民们便把白菜或南瓜拿来“凭物看戏”,既丰富了当地农民的精神生活,也为学校提供了生活物资。

  左照怀说:一大批国内外顶尖级的专家学者云集李庄,他们孜孜不倦,不废研求,为国家的科研作出贡献,培育出一大批英才。李庄当时的文化教育资源多,水平高,从上幼儿园起一直到读研究生,都可不出李庄便能完成。

  被采访者还向记者们讲述了傅斯年、梁思成等在李庄的故事,为记者们提供了丰富鲜活的素材。两岸记者通过采访深入了解了中国文化在艰苦战争岁月中延伸发展取得的伟大成就,见证了学者们与四川人民在峥嵘岁月共同书写的保护文化传承的爱国主义精神、坚定抗战的信念和矢志求真的毅力。通过联合采访,两岸记者在共同的历史记忆中,弘扬抗战文化,传承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凝聚两岸共识和力量,也更好地了解了宜宾。(中国台湾网、宜宾市台办联合报道)

[责任编辑:雍紫薇]

相关内容

京ICP备13026587号-3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关于我们|本网动态|转载申请|联系我们|版权声明|法律顾问|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