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两岸媒体闽台生态林区行联合采访团走进沙县

2014年11月07日 10:18:00来源:中国台湾网

  中国台湾网11月7日沙县消息 日前,两岸媒体闽台生态林区行联合采访团来到福建沙县小吃文化城,探寻沙县小吃背后的故事,采访团记者品尝了沙县的特色小吃状元饼后带着满足的笑容。

  沙县是一座因商贸而兴,因小吃而名的城市。为了传承、弘扬沙县小吃文化,打响小吃文化旅游品牌,沙县县委县政府2007年5月动工建设沙县小吃文化城。全城占地面积226亩,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是一座集小吃餐饮、酒店住宿、旅游购物、休闲娱乐为一体的旅游文化城。

  沙县小吃城南大门的匾额上写着“沙村”,为何不是沙县呢?这与沙县1600年前的建县历史有关。大概在公元405年建县的时候,沙县叫做沙村县。200年后的隋朝,沙村县更名为沙县。而如今小吃城的匾额上,之所以刻着“沙村”,是为了让大家记得沙县是一座拥有1600多年历史的文化古城。小吃城建筑的设计风格为徽派,结合明清时期古民居的建筑风格建造而成,2011年被评为国家级4A级景区。

  缓步走入小吃城,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位于道路两旁的小吃明档。色香味俱全的沙县特色小吃不禁令人垂涎欲滴。金黄灿烂的金包银,玲珑剔透的水晶烧麦,外表朴实却味道撩人的豆干,以及香味儿诱人的状元饼、嚼劲儿十足的板鸭等等。

  “目前,我们沙县小吃共有200多个品种。有的小吃是各地都有的,但我们沙县常常将做法融入本地特色。”小吃城管理公司副总经理黄胜斌说,“比如,我们借鉴福州鱼丸包馅料,将豆腐丸包馅料做成小吃等。”

  沙县是一个拥有25万人口的县城,现今,这里沙县籍人经营小吃的商铺大概有2万多家,近6万多从业人员。每年的12月8日,中国(沙县)小吃旅游文化节热闹非凡,周边县市的居民慕名而来。

  为了将沙县小吃更好的发扬和传承,沙县县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举措。比如,专门成立了小吃办公室以及小吃同业公会,并注册了一系列商标。而且,早在1998年,沙县就成立了小吃培训中心,免费对沙县各个乡镇的民众开办。有意向学习的民众通过到本乡镇的小吃办公室报名,方可有机会接受统一培训。截至目前,6万多小吃从业人员中,有2万多人接受过培训,培训费用来自县政府的财政补贴。

  除了从业人员的培训,弘扬沙县小吃文化的沙县小吃文化城也是县政府着力推广的项目。“早在沙县小吃城成立之初,凡是入驻的店家均可享受三年的免租政策,并可获得一定的装修补助。”黄胜斌说。

  共分为三期的沙县小吃文化城于2012年12月8日竣工,每一期都有各自突出的重点。一期主要突出沙县小吃为主题的餐饮业、购物街、土特产以及工艺品。二期着重于休闲娱乐会所。三期是以五星级酒店标准打造的精品酒店区和特色餐饮区。在三期的区域内,有一栋专门展示、销售台湾商品的台湾馆,占地四千多平方米。目前,共有十七、八家台湾商家进驻台湾馆。据了解,在这里营业的台商店铺共十年租期,前三年都是免租,现今每平方米的租金也只有几块钱。“当初有台商想要过来进驻,政府提供了多方面的政策支持。”黄胜斌说。

  “下一步我们准备引进一些新的业态,比如文化、娱乐产业等。开办小吃制作体验以及小吃自助服务。”黄胜斌谈及小吃文化城未来的发展规划时说。他也向记者透露,在今年的128中国(沙县)小吃文化节上,公司将评选出沙县小吃制作工艺的传承人,并通过补贴,鼓励传承人负责工艺的传递。此外,小吃城将通过小吃带动旅游互动,深度挖掘沙县的小吃文化。(中国台湾网、福建省台办联合报道)

[责任编辑:马一娜]

相关内容

京ICP备13026587号-3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关于我们|本网动态|转载申请|联系我们|版权声明|法律顾问|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