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台湾网9月22日威海消息 日前,山东大学(威海)文化传播学院邀请台湾作家蓝博洲在网络楼报告厅作了题为《寻访被湮灭的台湾历史、文学与台湾人》的学术报告。文化传播学院副院长孙基林主持报告。
蓝博洲梳理了自1895年割让台湾以来台湾的重大历史事件与主要文艺思潮,并阐述了他眼中台湾人、历史与文学之间的关系。他以甲午中日战争为切入点,引出乙未割台之后台湾人开始具有的两种意识:祖国意识与弃儿意识,并论述了对文学创作的认知。
针对海峡两岸中均有所存在的年轻一代中均存在的虚无主义,蓝博洲认为,对历史的认知会影响未来,青年人只有懂得历史,承担历史,才会珍惜现在,知道未来将往何处去、怎样去。在互动环节,蓝博洲与现场同学就当代社会文学生态环境、台湾文艺副刊的作用、纪实文学与报告文学的文体区别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蓝博洲,台湾作家,毕业于台湾辅仁大学法文系,中央大学“新锐文化工作坊”主持教授,香港浸会大学国际作家工作坊、东华大学驻校作家,时报出版社“台湾民众史”丛书特约主编,中华两岸和平发展联合会主席。1985年以短篇小说《丧逝》获时报文学奖,曾任职于《南方》杂志、《人间》杂志、《自由时报》。(中国台湾网、威海市台办联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