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专访台湾京剧伶人潘俊仁:中华文化令我感动至今

2014年08月07日 11:15:00来源:中国台湾网

潘俊仁(左)表演《贵妃醉酒》选段

潘俊仁(左)表演《贵妃醉酒》选段。(图片来源:上海市台联)

  中国台湾网8月7日上海消息 一位风华正茂的台湾青年,一位迷恋京剧的美术教师,一位感动于中华文化并以弘扬中华文化为己任的有志之士,他就是拥有京剧、美术双学位的台湾京剧演员潘俊仁。初见潘俊仁,是在上海市台联举办的“舞动青春·唱响未来”——第八届沪台中学生才艺交流的舞台上。

  面容秀美、柔情款款的“杨贵妃”甫一出场,就吸引了全场观众的目光。一段《贵妃醉酒》演罢,饰演贵妃娘娘的潘俊仁开口主持,大家如梦初醒,这位一举手、一投足皆韵味十足的贵妃娘娘竟是位不折不扣的大男生。大概由于京剧选段《贵妃醉酒》给人的印象实在深刻,此后,凡有同仁提及潘同学,皆言“贵妃”如何如何。7月中旬,潘俊仁来沪参加沪台青年夏令营,有幸听他讲述了自己的中华文化情缘。

  播种美术收获京剧

  潘俊仁最早结缘中华文化,是从儿时学习书法开始。到了高中阶段考上美术班后,他开始系统学习素描、水彩、国画等绘画艺术。这一时期,他对中华文化的感觉日益强烈。听民乐,有时他会激动得全身热血沸腾,有时却能体会到水墨在纸上缓缓晕开的那种沉静之美。对书画的热爱,对中华文化的着迷使他在毕业时选择到华梵大学美术学系继续深造。华梵大学的创办人为佛教界人士释晓云法师,以“人文与科技融汇,慈悲与智慧相生”为创校宗旨,以“德智能仁”为校训。也许是因为受学校浓郁的传统文化氛围的吸引,升学时本有机会选择公立大学的潘俊仁还是选择了这所学费较高的私立院校。

  顺利进入美术学系后,潘俊仁十分珍惜学习机会,每周都要用掉一百张纸练习。他的勤奋与刻苦很快换来了绘画技巧的娴熟,此时,教授告诉他,中华文化皆有道,书有书道,画有画道,不懂得绘画之道、缺乏感情的人只能成为停留在技法上的画匠,而不是画家。十九岁的潘俊仁对此似懂非懂,他认真地请教老师,怎样才能获得绘画之道。老师建议他去欣赏传统戏曲,从中寻找获得画道的灵感。听了老师的话,潘俊仁差点哑然失笑,那时他内心的真正想法是:传统戏曲不是老人家听的吗?这种老掉牙的东西适合年轻人吗?

  2006年8月,中国京剧院一团在台北演出京剧全本《四郎探母》,于魁智、李胜素等大师纷纷登台。第一次走进剧院欣赏京剧的潘俊仁感动得泪流满面,那一刻,从小到大在他身上积累的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感情似乎在瞬间突然爆发。潘俊仁目不转睛地欣赏着台上的表演,他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古老的北宋,与台上的演员一起经历着剧中人的喜怒哀乐。那些唱、念、做、打的动态的美,深深地吸引了他。有了这一次的看戏经历,他对京剧艺术的热爱一发而不可收。在京剧艺术的欣赏中,潘俊仁发现从书画到京剧,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是一脉相承的。

  大学毕业后,潘俊仁服了一年兵役,之后在一家创意动画公司任职动画师。尽管工作和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够较好地结合,但他一直在思考,自己到底喜欢什么?现在的生活就是自己想要的生活吗?越是认真地思索,他越发现自己对京剧的感情无法割舍。终于,他下定决心要考台湾戏曲学院,进专业教学机构全身心投入京剧艺术的学习。2010年,他很幸运地实现了自己的梦想,考入台湾戏曲学院京剧学系学习。凭着四年的刻苦与努力,加之对京剧艺术的独特领悟,潘俊仁已于今年6月顺利毕业,并从台湾地区1200多名应选大学生中脱颖而出,成为即将于9月赴美国洛杉矶、旧金山等地交流才艺的台湾青年交流访问团的128位成员之一。

  上海给我丰富灵感

  7月中旬,来到上海,记忆中的上海元素又被唤醒,曾经在台湾了解的关于上海的片断逐渐生动地连结起来,潘俊仁脑海中的上海印象渐次清晰而完整。潘俊仁说,记得在十六七岁上高中时,就特别喜欢老上海的怀旧风情。那时,他还对上海话发生了兴趣,特意到书店买来关于上海话的书籍进行研读。

  在潘俊仁眼中,上海的一切都那么富有灵性,仿佛能带给学艺术的人无穷无尽的灵感。站在浦东江畔眺望浦西的万国建筑博览群,百年前的十里洋场和百年后的现代上海仅有一江之隔,潘俊仁油然而生一种时光交错的感慨;走在上海的街头巷弄,看那日渐稀少的老式石库门民居伴随着周围林立的高楼,潘俊仁似乎穿越历史,看到当年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先生在上海的辉煌。潘俊仁说,也许因为自己是个感性的人,上海从新到旧、从旧到新的不同风貌总能触发自己的很多想象。

  上海是一个很神奇的地方,它的神奇就在于包容和创新并存。譬如:无论书画还是戏剧,原有的艺术来到上海总是会发展出有上海特色、上海味道的新艺术,对这种新艺术人们通常称之为海派艺术。上海这座城市就有一种独特的魅力,在保护旧有传统和地方特色的同时,亦不排斥新的东西;它仿佛是一座大熔炉,经过去芜存菁的过程,融合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上海特色。

  期盼两岸更多交流

  在大学学习期间,潘俊仁有不少机会接触大陆同学,他说大陆同学令他印象最深的就是国际视野相当好,这种好甚至可以用令人震撼来形容。两岸学子在谈话交流中,无论提及哪个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大陆同学都可以很快切入,有些大陆同学甚至对世界局势、各国最新时事动态了如指掌,不仅知道是什么,还能讲出为什么,不仅有现象的观察,还有自己的思考和剖析。相比之下,创意丰富、活泼好动的台湾年轻人可能对流行文化更为了解。

  两岸年轻人由于成长环境不同,思维方式、表达方式都有差异,希望两岸民众,尤其是年轻人更多地进行交流互动,在交流互动中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潘俊仁特别建议台湾年轻人多到上海走走看看,实地体验上海的发展变化,感受上海的不同风情:古典的、现代的、在地的、国际的。只有身临其境,才会感受到不一样的冲击,才能切身体会到一个城市的魅力。对于自己可爱的故乡人,潘俊仁这样评价:由于在海岛生活,人们习惯于彼此关心照顾,因此台湾人特别善良、可爱、人情味很浓。他真诚地邀请大陆朋友到台湾做客,去感受美丽的台湾、温情的台湾。

  如果有机会,潘俊仁非常希望到上海发展。他说,在上海工作除了能够拓展视野、广交朋友、丰富经历之外,上海优美的城市环境、海纳百川的文化氛围、国际化的交流平台对他都有着极大的吸引力。(中国台湾网上海市台联通讯员 王茜)

[责任编辑:李瑞艳]

相关内容

京ICP备13026587号-3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关于我们|本网动态|转载申请|联系我们|版权声明|法律顾问|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