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胶州台商李可振:扎根创事业 两岸一家亲

时间:2014-05-29 16:31   来源:中国台湾网

  中国台湾网5月29日胶州市消息 2014年5月,《海峡之声》广播电台专题节目《走进两岸婚姻家庭》栏目组来胶采访台胞台商与大陆同胞结缘的故事。陪同记者在山东胶州采访期间,有幸结识了青岛美生厨卫总经理李可振先生。通过他对自己家庭、生活、创业等亲身经历的描述,更深入的了解到大陆台商的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相互理解中割不断的血脉渊源及同胞情感。

  青岛市台湾同胞投资企业协会副秘书长、常务理事李可振先生,一个黑黑壮实的“山东汉子”,热情、豪爽的“胶州女婿“。李可振的父亲是1949年去台湾的国民党军官,父母都是胶州人,自己算是山东老兵的第二代。如今,他虽然普通话仍有台湾口音,但在交谈中,一句开玩笑时说的“别(音白)叨叨”还是颇有“胶普”风味。“我在台湾的时候,大家都说我口音像是胶州人。等回了胶州,大家又说我口音像台湾人。”逗得大家都笑起来。

  陪父探亲一眼相中胶州

  1994年,因为陪父母回胶州探亲,李可振来到山东,第一次踏上胶州的土地,一下就被胶州优越的地理位置所吸引:有港口码头,产品出口很方便;地处青岛、潍坊、日照等城市的中心交叉点,这不就是苦苦寻觅的最佳创业环境!后来的事实证明,他的选择是正确的。

  “在台商中,一直传有‘广厦上青天’的说法,指的是广州、厦门、上海、青岛和天津这五个城市与台湾渊源较深,跟台商联系也较为密切。其中,上海、广州经济发展水平高、生活服务设施完善,厦门地处海西、有地理上的优势,天津是工业重镇和直辖市,而青岛更多的是靠与台湾血脉相连的亲情吸引了大量台商。”李可振回忆起当时的情景,仍然很兴奋。2000年,一个普通的台湾青年,秉着“先立业后成家”理念,怀揣创业的梦想踏进了青岛,来到胶州开启了新的发展历程。随着公司的不断发展壮大,2004年,他把台湾的物流公司关停,追加投资在胶州又新建了一个印刷企业。转眼10多年过去了,李可振不仅把事业放在胶州稳定发展,而且娶了胶州大嫚成了胶州女婿,把老父亲从台湾接了过来,在胶州出生的两个女儿也在某中学读除、高中,一家人在这里牢牢地扎下了根。

  脚踏实地实干不会吃亏

  有家人的支持、有固定的客户群、有踏实办企业的决心,李可振在胶州发展的很顺利,公司规模不断地扩大。投资伊始,作为一个台商来胶州发展,他的心还是战战兢兢的,但情况比他想象的要好,当地政府、相关涉企部门对企业非常支持,加上他的实干,使得他的企业一步一个脚印稳步成长。

  10几年的发展,可以说他没有遇到太大的发展困境。谈起在胶州的创业史,李可振感触最深的是,胶州发展民营经济的环境越来越好,政府对台商很关心。当有关部门问到需要哪些关照时,李可振诚恳地说,他将使出浑身解数公平竞争,尽可能不给政府增添麻烦。

  胶州现在就是第二故乡

  “90年代初回乡探亲时,在青岛流亭机场几乎每天都能看到台胞返乡刚下飞机和亲属抱头痛哭的画面,浅浅的一条海峡,多少年的骨肉分离,现在想想还不是滋味。”李可振满怀深情的说。“我们来这里生活10几年,胶州就等于是第二故乡,对这里有着深切的归属感与荣誉感。”

  对李可振而言,胶州其实并非是最佳居住地。他坦言,到了胶州,有很多的不适应,比如娱乐休闲的地方比台湾少,一些台湾特色小吃的价格比岛内还高好几倍。“在台湾的工作、生活很悠闲,街头很少有人西装革履、脚步匆匆地走路,有秩序,节奏都比较慢。而在胶州,人们步伐匆忙,生活压力似乎也大了很多。这里的司机不按规则行驶,经常变道、抢道。”

  李可振最难以适应的是这里冬天的寒冷。“胶州在山东而言,气候也算不错的了,但相比台湾冬天还是太冷。”李可振说,他父亲每年秋天回台湾过冬,就是因为受不了这里的干冷。“南方的很多城市比胶州条件优越,而且在气候上也与台湾相近,其实,更适合台商生活。但如果给我第二次选择机会,我还是会选择回胶州,因为我看好这里的发展前景,当然还因为有割不断的亲情在这里。”

  当年是只身到胶州发展的李可振,而如今是把全家都安在了胶州。李可振先生说:“我们全家人都把胶州当做了第二故乡,胶州的环境越来越优美,生活设施越来越完善,一改原来落后的面貌,让我觉得自己的选择没错。”作为企业家,李可振有着自己发展的策略以及长远的投资眼光,他的路还很长,作为胶州台商的领头人责任还很重大,他一直在不断努力着。(中国台湾网山东省胶州市台办通讯员 任华)


编辑:马一娜

相关新闻

图片

要闻

两岸情

各地涉台活动

文化交流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