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台湾网7月9日襄阳消息 近年来,襄阳市高度重视对台经济工作,采取优化合作平台、优化服务方式、优化发展环境的“三优”举措,倾力支持落户台企发展。目前,全市共注册台资企业156家,投资过千万美元的台资企业9家,上市公司1家,投资总额8.9亿美元,注册资金3.7亿美元,实际利用台资3.2亿美元。2012年实现产值196.3亿元,上交利税20.6亿元,台资企业成为促进襄阳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
(一)优化合作平台,增强台资企业吸引力。以总投资20亿元、规划用地2000多亩的襄阳光彩台商产业园为平台,打造中西部台商投资沃土的现代化产业园区。一是抓园区服务。专门兴建员工住宅楼,对入驻企业内部员工销售,便于企业留住高端人才;为企业提供厂房按揭、流动资金贷款、项目贷款、贸易融资、票据贴现、抵押贷款、个人理财、财务人员培训等8项服务;开展护管、消防、维修、环卫、绿化、财务咨询、工程服务等一系列贴心服务。
二是抓项目对接。充分利用湖北?武汉台湾周襄阳分会场、诸葛亮文化节、台商中部产业转移经济论坛暨项目对接会等活动平台,多形式、多渠道开展招商引资活动。依托台资企业协会,广泛宣传襄阳优势,提供服务信息,引导更多的企业来襄阳台商产业园投资。2012年9月26日,襄阳市举办2012中国湖北?襄阳诸葛亮文化旅游节,邀请台湾电电公会、台湾春秋光源科技有限公司、台湾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80余名台湾嘉宾前来参加,期间,两家台湾企业与襄阳光彩台商产业园签约,两个项目投产后,税收将突破5000万元,新增就业5000人。我们通过“以台引台”,引进了元创汽车零部件实业有限公司、湖北雅姿服饰有限公司等台资企业。
三是抓政策扶持。积极组织向省台办、省财政厅申报涉台园区建设奖励扶持资金30万元,加快台商工业园发展。襄阳光彩台商产业园2011年启动以来,已入驻企业24家,投资总额达10.44亿美元。襄阳光彩台商产业园全面建成后,将吸引100余家台商企业入驻,可实现年工业产值500多亿元,年上缴税收3亿元以上。
(二)优化工作方式,及时为台资企业解难题。一是实行领导包保制。针对台资企业遇到的员工培训、招收用工、办理证照等方面的困难,市“四大家”领导定期深入包保企业,现场办公,解决困难,为在襄阳的台资企业提供最大限度的帮助。二是实行定期座谈制。市委、市政府多次召集工商、公安、土地等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台商座谈会,倾听台商心声。向他们宣传《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以及我市有关投资政策,听取台商的意见和建议,帮助他们解决生活、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受到广大台商的好评。三是实行服务秘书制。根据省台办的统一部署,市台办安排全市对台系统干部每人联系2—3家台资企业,为企业送政策、当参谋、解难题、促发展。专门制发《襄阳市台资企业基本情况调查表和问卷表》,对台资企业提出的意见建议,及时进行收集整理,帮助解决困难问题。此次活动,台办系统干部共走访了47家台资企业,针对台商反映的问题,我们及时帮忙解决,为台商在襄阳安心创业、舒心发展解决了后顾之忧。
(三)优化营商环境,助力台企发展。一是拓宽用人渠道,帮助企业解决用工难问题。市台办先后与河南南阳、襄阳各县(市)区劳动部门沟通协调,帮助台资企业招工。今年4月,市人社局、襄阳技师学院为台资企业湖北襄诚鞋业公司培训技能工300名,并对考试合格的工人颁发职业资格证书,缓解了企业的燃眉之急。二是疏通投诉渠道,维护台商合法权益。该市高度重视台商投诉案件的处理,对于受理的案件,迅速摸清情况,及时加以协调并全程跟踪解决。2012年,全市共受理台胞投诉2案件,结案2件。三是建立“绿色通道”,全力服务台资企业发展。对在该市投资的台资企业,在项目审批、证照办理、用地规划、税收等方面实行“一条龙”服务,同时专门在市行政服务中心设立涉台服务窗口,为台湾同胞投资者提供优质、高效、便捷服务。(中国台湾网襄阳市台办通讯员 刘雪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