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京城聚首 龙脉相传(特别报道)

2010-07-14 08:59:00
来源:
字号

台胞青年千人夏令营二团一队学生在承德避暑山庄前合影。王馨恬摄

  “我来了3次,还想再来”

  这两天,前来参加千人夏令营的台湾青年和大学生们沉浸在人文荟萃的北京城,慢慢体味厚重历史与现代文明的融合,乐此不疲。

  笔者随团采访中了解到,他们中的大多数是第一次来到大陆,但对北京及其周边的印象却不能用简单的“新鲜”二字来完整表达。同学们七嘴八舌地表达自己的所感所想:

  “大陆跟我原来听到的、想象的很不一样,大陆很modern(现代化),人也很nice(好)。”

  “北京就像扩大了好几倍的台北,甚至比台北还先进。”

  “来北京让我好好补了下历史,中华文化真是博大精深。”

  “这次大陆旅行简直可以用‘惊艳’来形容,避暑山庄比我想象得漂亮一千倍。”

  他们中也有不少人已经来过大陆多次,例如台湾大学应用力学专业的博士生黄继德,这已经是他第三次参加台胞青年千人夏令营活动了。2004年他随团去了江苏,了解台商在大陆的办厂情况;2008年他参加奥运团,现场体验北京奥运气息;今年他将感受上海世博盛况。黄继德表示:“虽然来了3次,但我还想再来,每次来感受都不一样,这里是座宝藏。”

  即将上大四的杨欣瑜,今年4月参加了北京大学与台湾阳明大学的校际交流。相比于第一次来大陆,这次夏令营让她结识了很多大陆的同龄人,并且跟他们玩得很开心,她笑着对清华大学的志愿者说:“我们都是一家人,完全分不出是大陆还是台湾的学生。”

  经过几天的参访,来自台南昆山科技大学的蔡怡静说:“我是学广告设计的,我觉得大陆的市场很广阔,我很愿意毕业后来这里发展。”不只蔡怡静,很多台湾学生都表示毕业后想来大陆工作。黄继德说,来大陆发展是大势所趋,“特别是ECFA签订后,这里的市场、技术和政策都很支持我们的发展”。

  “两岸青年有共同语言”

  本次夏令营的一个亮点,就是更加注重两岸青年之间的深入互动和交流。

  台湾方面的青年主要是来自台湾大学、东海大学、台北科技大学等高校。为此,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人民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和首都师范大学的300名大学生作为志愿者,一路陪伴台湾学生,与他们同吃同住。行程中特意安排了一天到各大学参访交流,让他们更加直观地了解大陆学生学习和生活的状况。

  “各位来自台湾的朋友,可还记得《外婆的澎湖湾》?可还记得《在水一方》?当纵贯线乐团从台北到香港再到杭州和北京踏遍各地时,海峡两岸同时响起的是那些经典的歌曲。音乐没有界限,从罗大佑、李宗盛到周华健再到张震岳,两岸青年始终存在着这些不断更新的共同语言。”来自北大的志愿者崔莹动情地表示。

  年轻人的共同语言很多。

  “对于西洋节日与传统节日,你更看重哪些?”“你是否愿意到大陆(台湾)念书?”“你平时看美剧、日剧、韩剧吗?对台湾的青春偶像剧和大陆的历史剧有何评价?”在北大举行的“两岸青年论坛”上,此类问题层出不穷。“两岸青年的运动偏好”、“对繁体字与简体字的看法”、“志愿与义工服务”、“两岸学生社团文化比较”等都是大家交流的热门话题。

  清华大学研一志愿者王濛说,我们与台湾学生无话不谈,不存在交流障碍。

  在各高校举行的交流联谊会上,两岸青年各施其能。来自台湾逢甲大学的陈司彰说起了自编相声《大话西游搞笑版》,混合了粤语、台语和京味儿十足的普通话,赢得掌声连连。志愿者们合唱了《爱,因为在心中》,台湾学生悄悄红了眼眶。

  夏令营期间,恰好是台北科技大学杨宗元的生日,志愿者们精心为他准备了礼物,让没有思想准备的杨宗元大呼惊喜:“我没想到能在北京过生日,更没想到你们会知道今天是我生日,很谢谢你们,谢谢你们所有人这几天的悉心照顾。”

[责任编辑:薛白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