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圆明园,是由圆明园、长春园、绮春园(万春园)组成。三园紧相毗连,通称圆明园。共占地5,200余亩(约350公顷)。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五朝皇帝,都曾长年居住在圆明园优游享乐,并于此举行朝会,处理政事,它与紫禁城(故宫)同为当时的全国政治中心,被清帝特称为"御园"。
圆明园主要兴建于康熙末年和雍正朝,至雍正末年,园林风景群已遍及全园三千亩范围。乾隆年间,在园内相继又有多处增建和改建。该园的主要园林风景群,有著名的"圆明园四十景"(即正大光明、勤政亲贤、九洲清晏、缕月开云、天然图画、碧桐书院、慈云普护、上下天光、杏花春馆、坦坦荡荡、茹古涵今、长春仙馆、万方安和、武陵春色、山高水长、月地云居、鸿慈永祜、汇芳书院、日天琳字、澹泊宁静、映水兰香、水木明瑟、濂溪乐处、多稼如云、鱼跃鸢飞、北远山村、西峰秀色、四宜书屋、方壶胜境、澡身浴德、平湖秋月、蓬岛瑶台、接秀山房、别有洞天、夹境鸣琴、涵虚朗鉴、廓然大公、坐石临流、曲院风荷、洞天深处),以及紫碧山房、藻园、若帆之阁、文源阁等处。当时悬挂匾额的主要园林建筑约达600座,实为古今中外皇家园林之冠。被誉为"万园之园",集我国几千年优秀造园艺术之大成,把我国古典园林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1860年(咸丰十年)圆明园被英法联军劫掠焚毁,后又长期遭到官僚、军阀、奸商的巧取豪夺,乃至政府当局的有组织地损毁,一代名园就此逐步沦为一片废墟。新中国成立后,经过数10年特别是近10年的保护整修,目前已挖掘整顿了10余处景点遗址,重点修复了绮春园新宫门及长春园欧式迷宫等旧址;开发区内的山形水系已大体恢复了历史原有风貌,既有浩瀚的福海,又有亲切可人的湖泊,更有山水环绕的河溪,保持了自然水系的天然风韵;植物配置初步形成了以松、竹、柳、荷为主题的植物景观。游览景区有福海、长春园和绮春园,面积达200公顷。春、夏、秋、冬四季均有特色旅游文化活动。
[责任编辑:陈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