祈愿中国,守护“人间烟火气”
作者:仝联勃(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吉林大学中国道路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协同创新中心副主任);李天娇(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当前,我们迎来了新春佳节,在时光的交界处回望,从过往的经验与成绩积聚力量,才能更好地守护“人间烟火气”。
经济的持续稳健发展是续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奇迹和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保障。面对风高浪急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国民经济虽遭遇多重超预期因素的冲击,但国民经济顶住压力持续发展,经济总量再上新台阶。据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数据,2022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达1210207亿元,同比增长3%。外贸作为疫情以来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面对今年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式,仍以首次突破40万亿元关口、连续6年保持货物贸易第一大国的成绩单“亮眼”于国际朋友圈,产业升级取得积极进展,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和出口量均为世界第一,特别是出口达到70万辆、增长超过1倍。粮食产量连续八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在全球通胀创40多年新高的情况下,中国物价总水平保持平稳,居民消费价格上涨2%左右,粮食安全、能源安全和人民生活得到有效保障。金融数据方面也是“平稳收官”,广义货币M2同比增长11.8%,增速达到近6年内最高,信贷数据也有积极表现,2022年全年人民币贷款增加21.31万亿元,同比多增1.36万亿元,货币政策整体宽松稳健,呈现总量型和结构性特征。经济的态势直接关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稳健运行,关乎民生的福祉,关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前路可能依旧风尘仆仆,但就中国而言,我们做好自己的事情,保持中国经济健康稳定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法治中国建设为中国式现代化保驾护航。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关系党执政兴国,关系人民幸福安康,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必须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当前,我国社会重要领域立法精进求善,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质”“速”两手抓,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依法履职、担当作为,在确保立法质量的前提下加快立法工作步伐,新制定法律5部,新修改法律10部,包括“反电信网络诈骗法”“妇女权益保障法”等,聚焦“百姓需”关心“群众急”。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国家层面现已有50多部法律、60余部行政法规规定了专门的信用条款,以“良法”促“善治”。此外,老年人权益保障系列行动,未成年人校园、网络专项保护行动也在社会全面铺开,人权司法保障不断提升、乡村治理法治资源全面充实、互联网安全治理持续加强。中国的法治社会建设正以“行棋当善弈,落子谋全局”的历史主动精神,以“善谋者行远,实干者乃成”的拼搏干劲,守护着中国社会的稳定安全秩序、开创着法治建设新局面、谱写着法治中国建设新篇章。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场伟大的变革。人民的美好生活,人间的烟火气,离不开青山绿水、蓝天白云的生态建设。当前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当前,中国实现了污染防治的纵深、精准扩展,大气污染防治逐渐告别了以PM2.5为主的阶段,迎来了关注臭氧、移动源等新阶段;新污染物治理被提上议事日程,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印发《新污染物治理行动方案》,力争于2035年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环境风险管理法规制度体系和管理机制逐步建立健全,新污染物治理能力明显增强;在推进能源转型方面,党中央提出了“先立后破,稳中求进”的新节奏,在发挥煤炭“压舱石”作用的同时,持续提升油气勘探开发力度,我国多项重大能源工程取得进展,进一步夯实了我国能源安全的保障基础;在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上,中国向世界诠释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从年初惊艳亮相的“绿色奥运”再到年底在中国引领下通过的令全球高度期待的“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都让世界看到了在生态文明建设上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我们相信,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同舟共济、众志成城,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积跬步以至千里,就一定能够把宏伟目标变为美好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