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坚持把发展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

2022-10-26 08:23:00
来源:经济日报
字号

  作者:黄汉权(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成本调查中心主任、研究员)

  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是财富创造的根本源泉,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支柱。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着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深刻把握国内外形势变化和发展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的重大论断,并在不同场合深入阐述关于实体经济发展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要求,回答了新时代如何发展实体经济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做实做强做优实体经济、夯实高质量发展根基的战略谋划和工作安排,有力凝聚了全社会的共识,对中国经济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这些重要论述,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同时又遭遇严峻复杂的国际环境,必须深入系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实体经济的重要论述,不断做实做强做优实体经济,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奠定坚实的经济基础。

  必须高度重视发展壮大实体经济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一定要有正确的战略选择,我国是个大国,必须发展实体经济,不断推进工业现代化、提高制造业水平,不能脱实向虚。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必须始终高度重视发展壮大实体经济,全面夯实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根基,牢牢掌握发展主动权,不断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实体经济是我国经济的命脉所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体经济是大国的根基,经济不能脱实向虚。要扭住实体经济不放,继续不懈奋斗,扎扎实实攀登世界高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领导人民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制造业增加值已连续多年居世界第一位,220多种工业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位。我国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所列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这些历史性成就的取得,都是我国高度重视发展实体经济的结果。反思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其根源在于美欧等西方国家经济长期“去工业化”“脱实向虚”导致供需严重失衡。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西方国家纷纷推行“再工业化”战略,着力振兴实体经济。不论经济发展到什么时候,实体经济都是我国经济发展、在国际经济竞争中赢得主动的根基。

  实体经济是构筑未来发展战略优势的重要支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经济是靠实体经济起家的,也要靠实体经济走向未来。世界经济发展经验表明,国家强,经济体系必须强。当前,我国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

  实体经济是我国在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的根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创新的竞争。当前,我国面临着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既有来自主要发达国家实施“再工业化”战略推动制造业回流带来的挤压冲击,也遇到一些新兴经济体依托低成本优势吸引国际产业转移对我国形成的追赶压力。只有把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做实做强做优,才能有效应对来自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双重挤压,使我国在未来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权。

  实体经济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维护社会长治久安的可靠保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方面,实体经济覆盖了吃穿用住行、文教卫休闲娱乐等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方方面面,能够为广大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产品和服务,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实体经济是吸纳就业的蓄水池,对提高就业水平、促进共同富裕、维护社会稳定具有“定海神针”的作用。只有大力发展实体经济,才能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才能实现社会长治久安。

  坚定抓好实体经济的信心和决心

  当前,受国内外因素等叠加影响,我国经济下行压力有所加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回顾我国实体经济取得的重大成就,我们对中国经济发展充满信心。

  经济总量连上新台阶,制造业规模稳居世界第一位。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复杂的国内外环境,我国始终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妥善处理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关系,高效统筹发展与安全,经济保持健康发展,综合国力显著增强。经济总量由2012年的53.9万亿元上升到2021年的114.4万亿元。按年平均汇率折算,2021年我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的比重达18.5%,稳居世界第二位。2021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12551美元,连续3年超过1万美元。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重要基础,2021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27.4%,占全球比重近30%,持续保持世界第一制造大国地位。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质量和效益明显提升。创新驱动发展成效明显,2021年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7.5件,研发人员总量和专利合作条约国际专利申请量均居世界首位,全球创新指数排名跃升至第12位,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60%,一些领域已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由“跟跑”向“并跑”“领跑”转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稳步提升,2021年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65.4%,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逐步形成,“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入人心,实体经济加快向绿色、低碳、循环方向发展,大气、土壤、水污染治理成效显著。

  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产业体系完备优势彰显。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供给体系质量不断提高。从产业结构看,2021年三次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分别为7.3%、39.4%和53.3%,服务业占据一半以上。乡村产业振兴和农业现代化扎实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和新型经营主体健康发展,粮食产量连续7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坚定不移建设制造强国,传统产业加快改造升级,先进制造业加速发展,制造业和服务业深度融合。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新技术新业态新产业不断涌现,新发展动能不断积蓄。服务业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主动力,高技术服务业和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逐步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竞争力持续彰显。

  区域产业布局不断优化,先进制造业集群竞争力持续提升。随着重大区域发展战略深入实施,各区域基于比较优势形成的分工协作不断深化,区域产业布局持续优化。重点产业生产力布局调整取得显著成效,钢铁、石化、煤炭等产业向更具发展条件和潜力的优势地区集中集聚,形成集约高效、链群协同的生产空间,产业集约化和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区域经济发展的协同性和整体性提升。产业梯度转移加快,一批高水平承接产业转移区域板块崛起,产业转移规模和能级不断提高,在中西部地区发展中的引擎作用更加凸显。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态势良好,集群的创新能力和配套功能不断增强,上中下游产业链共生发展、融合渗透的分工合作网络和产业组织形态不断优化,一批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逐步形成,影响力和竞争力持续提升。

  全方位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推进,有力支撑构建新发展格局。一系列高水平对外开放新举措深入推进,国内规则加快与国际接轨,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全面实施,外商投资准入限制措施大幅减少,外商直接投资领域不断拓展、质量稳步提高,21个自由贸易试验区和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进展顺利,共建“一带一路”不断走深走实,《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实施成效显著,开放型经济发展迈向新高度。我国连续13年稳居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出口国地位,是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中处于重要枢纽地位。这既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打下坚实基础,也为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作出重要贡献。

  实体经济发展面临新机遇新挑战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变,国内外发展条件发生深刻变化,要正确把握我国发展实体经济的有利条件和面临的机遇挑战,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认清有利条件与机遇。

  一是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处在实现重大突破的历史关口,大数据、人工智能、新能源、新材料、生物等技术相互渗透、交叉融合、加速迭代,关键共性技术、现代工程技术、前沿引领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从“点状突破”到“链式创新”,催生了一批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将重塑全球产业形态、产业结构、产业组织方式,重塑世界经济地理和全球产业竞争格局,有利于我国在新领域新赛道重塑产业国际竞争新优势,为我国对未来产业前瞻布局、在新兴产业领域抢占先机、在传统产业领域实现赶超提供了战略机遇。

  二是要素供给和设施支撑能力显著增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之道,唯在得人。截至2021年年底,全国技能人才总量超过2亿人,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13.8年,劳动力素质不断提升。科技投入能力明显增强,2021年我国研发经费支出2.79万亿元,连续多年居世界第二位,研发人员全时当量居世界首位,产业链和创新链协同联动的创新平台体系初步形成。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交通、能源、水利等传统基础设施网络体系逐步完善,互联网、5G、充电桩等新型基础设施全球领先。

  三是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逐步释放。我国拥有14亿多人口的超大规模内需市场,中等收入群体超过4亿人,已成为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消费结构升级趋势明显。市场主体总量超1.6亿户,拥有全球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工业体系和完善的配套能力,充分展现出我国经济强大韧性和巨大回旋余地。

  正视困难与挑战。

  一是外部发展环境错综复杂。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国际形势错综复杂,全球经济衰退的风险增加。同时,全球贸易摩擦增多,投资保护主义抬头,严重干扰世界经济正常运行。这些都不利于我国有效利用外部资源和国际市场,不利于推动国内国际双循环。

  二是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面临重塑。受到多重因素影响,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分工合作出现收缩趋势,供应链安全稳定运行受到严重冲击,暴露出脆弱性和风险性。在此背景下,各国对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布局逻辑和发展模式进行反思,产业链安全性和供应链弹性受到更多关注,本土化、近岸化、区域化、多元化成为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发展的新趋势,对我国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带来较大挑战。

  三是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压力加大。我国经济总量虽然稳居世界第二位,但与高质量发展要求相比仍有一定差距,经济发展不少领域大而不强、大而不优。我国基础研究能力较弱,科技创新质量有待提高,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尚未根本改变,产业链、价值链整体仍处于全球中低端水平。产业结构不够优化,高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偏小、牵引带动能力不够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面临较大成本压力和资金、人才、技术等瓶颈制约。

  把实体经济做实做强做优

  当今世界,国际政治经济形势波谲云诡,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实体经济是我国发展的本钱,也是构筑未来发展战略优势的重要支撑。要坚持以习近平经济思想为指导,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做实做强做优,不断夯实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物质基础。

  第一,大力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抓好制造业,既要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继续巩固锻造我国制造业规模体量大的长板优势,又要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加快建设制造强国。

  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广大人民群众的吃穿用住行等基本需求,都离不开传统产业,大型经济体更是如此。机械、电子、轻工、纺织等传统产业不仅是我国的基础产业,也是参与国际竞争的主要行业。传统产业要积极采用互联网技术、数字技术、智能技术、绿色技术等,推动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代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方向,是培育发展新动能、获取未来竞争新优势的关键领域,对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新旧动能转换、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和深远的意义。要重点发展知识技术密集、资源能源消耗少、市场竞争力强、带动作用大、综合效益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把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绿色环保等产业打造成新支柱产业,培育壮大新动能。

  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是增强制造业转型升级、提升核心竞争力、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要以数字化技术深入应用为支撑,以产业转型、消费升级为驱动,强化产业链龙头企业、行业骨干引领和示范作用,提升平台型企业和机构综合服务效能,探索形成符合我国实际、具有不同区域特色和行业特点的融合发展业态模式和路径,使“两业融合”成为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第二,依靠创新做实做强做优实体经济。国际竞争新优势越来越体现在创新能力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谁在创新上先行一步,谁就能拥有引领发展的主动权。

  切实加强基础研究。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源头,要加大基础研究经费投入,稳步提升中央财政资金投入,鼓励企业和相关机构增加基础研究投入比重。改革基础研究的实施方式,既要鼓励和支撑原始创新研究,也要实施以重大科技问题为导向、通过承担重大科技任务方式开展的基础研究。创新驱动本质上是人才驱动,要加强基础学科教育,培养甘于坐冷板凳的基础研究人才队伍。

  努力攻克关键核心技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努力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把创新主动权、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和市场机制活力,聚焦关键核心环节,以重大需求和应用场景为驱动,以新一代信息技术、轨道交通装备、高端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智能机器人、智能汽车、现代农业机械、高端医疗器械和药品、重要矿产资源、新材料等领域为重点,以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的创新等为突破口,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营造有利于创新创造的新生态。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聚焦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培育一批具有全产业链引领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挖掘国有企业创新潜力,支持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做专做精做优,形成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格局。构建全链条创新创业服务体系,营造创新创业创造良好环境,促进产业链上中下游协同创新。

  第三,推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促进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我国数字经济。

  加快推进数字产业化。要大力发展数字基础产业,深入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聚焦底层操作系统、高性能芯片、传感器、核心电子元器件、关键基础材料、基础工业软件等重点领域补齐短板,不断提高核心技术和关键产品的供给保障能力。做大做强数字经济优势产业,聚焦数字安防、区块链、5G等优势产业链,实施强链补链行动,增强产业链关键环节竞争力。前瞻谋划未来产业,瞄准元宇宙、量子信息、人工智能、柔性电子、第三代半导体、空天一体化等战略性领域布局新赛道,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

  深入推进产业数字化。以融合赋能提质增效为核心,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方向,利用互联网和数字化技术对制造业、服务业、农业进行全方位、多角度、全链条改造,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制造业数字化要以深入实施智能制造工程为抓手,支持和推动制造企业积极采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探索智能制造等新模式,加快数字化改造,打造一批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服务业数字化要以模式创新和消费场景升级为重点,大力拓展文旅、医疗、教育、体育等便捷化线上服务应用,鼓励餐饮外卖、共享出行等领域的商业模式创新和智能化升级。农业数字化要依托智慧农业建设,加快数字技术在农业领域推广应用,促进农业全产业链数字化,发展农产品电商、共享农业等新业态新模式。

  第四,推动资源要素向实体经济集聚。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按照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要求,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科技、人才、资金等要素向实体经济汇聚,形成支撑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

  强化科技创新对实体经济的引擎作用。面向经济主战场,推动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深度融合,聚焦国家发展重大需求,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系统打造我国战略科技力量。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一批引领企业创新和产业发展的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型领军企业。

  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把解决实体经济融资难融资贵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让金融回归服务实体经济本源。完善多层次金融服务体系,改善金融供给结构,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更高质量、更有效率的金融服务。大力发展科技金融,鼓励金融机构开发符合高技术产业特点的信贷产品,引导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中。加快发展普惠金融,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积极发展绿色金融,对企业节能减排、清洁生产、循环经济等项目提供绿色信贷,支持绿色发展。

  筑牢人力资源对实体经济的支撑。要实施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聚焦“高精尖缺”领域,选拔和培养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高水平创新团队和掌握交叉学科知识的复合型人才。瞄准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全球引进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团队,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弘扬企业家精神,积极培育具有全球视野和创新思维的优秀企业家。紧扣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需求,大力培育掌握先进制造技术的大国工匠和卓越工程师。

  第五,加快建设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现代化基础设施是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要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构建系统完备、高效实用、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

  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战略布局,加快建设高速泛在、天地一体、云网融合、智能敏捷、绿色低碳、安全可控的智能化综合性数字信息基础设施,打通经济社会发展的信息“大动脉”。要不断提升信息基础设施支撑能力,加快推动5G网络部署,优化升级光纤宽带网络,一体化布局建设绿色数据中心。超前部署协同、先进、开放、高效的创新基础设施,因地制宜发展融合基础设施,推进传统基础设施“数字+”“智能+”升级。按照智慧城市建设和乡村全面振兴要求,大力提升城市新型基础设施水平,推进农村基础设施提档升级。

  改造升级传统基础设施。持续推进交通强国建设,完善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管道、物流等基础设施网络,加快建设形成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综合交通系统,提升交通物流畅通效能。着力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在严控煤炭项目的前提下加快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大力发展风电、光伏等新能源,有序发展水电,安全稳妥推进核电建设,深化电力体制改革,加快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构建互联互通的国家水网主骨架和大动脉,提升水资源配置效率,增强流域防洪减灾能力。

[责任编辑:黄晓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