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地评线】扛牢耕地保护之责,夯实粮食安全基石

2022-10-14 11:00:00
来源:西安网
字号

  2022年世界粮食日和全国粮食安全宣传周活动10月10日启动,“保障粮食供给 端牢中国饭碗”,是今年的全国粮食安全宣传周主题。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将会同有关部门,广泛深入开展粮食安全宣传,多措并举,创新组织粮食安全主题宣教活动。

  民非谷不食,谷非地不生。耕地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石。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粮食安全和耕地保护工作,多次强调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要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耕地。必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以更坚决的态度、更有力的举措落实“长牙齿”的耕地保护硬措施,确保农田姓农、良田种粮,牢牢守护住我国粮食安全。

  以更大力度“护田”,守牢安全底线。18亿亩耕地红线是筑牢粮食安全的首要屏障,保住了耕地红线就是保住了人们吃饭问题的核心。有了丰富的耕地资源才能有力地保障粮食生产。要推动耕地保护党政同责,按照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的顺序,统筹划定落实三条控制线,以田长制为抓手,压实各级主体责任,较真碰硬开展定期督查考核问责,确保耕地保护实现基层全覆盖。要强化信息化监管科技支撑,加快耕地保护智慧信息平台建设,综合运用大数据、卫星遥感、高位实时监控、移动端巡查等智慧技术,监测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高标准农田利用变化情况,提升监管效能。要加强土地综合整治,通过对废弃园地、残次林地等土地实施综合整治,“找回”流失耕地,提升土地资源利用率。

  以更高标准“增田”,提升粮食产能。农田就是农田,而且必须是良田。着力提升耕地质量,是巩固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关键举措。在守住耕地红线的同时,还要不断提升耕地质量,增强农田的地力。要稳步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提高建设标准和耕地质量,加大中低产田改造力度,提升耕地地力等级,让农田真正成为高能效、可持续利用的优质良田。要抓好地力修复治理,统筹做好土地轮耕、土壤改良等工作,特别是对因种植经济作物而过度使用农药化肥,改变耕地耕作层成分等遭受破坏的耕地,进行有效治理和修复,保持土壤种植粮食作物地力。要加强农技支持,大力推广水稻秸秆还田、测土配方施肥、绿色防控病虫害等技术,结合机械化生产、标准化作业、规模化经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以更严管控“用田”,确保耕地姓农。当前,耕地“非农化”“非粮化”现象还一定程度存在,必须持续开展专项整治,确保整改到位。要坚决打击违规占用耕地,严格限制耕地转为建设用地,深入清理整治大棚房、违建别墅、乱占耕地建房,做好占补平衡,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要依法有序纠正“非粮化”问题,分类明确耕地用途,严格落实耕地利用优先序,耕地主要用于粮食和棉、油、糖、蔬菜等农产品及饲草饲料生产,永久基本农田重点用于粮食生产,高标准农田原则上全部用于粮食生产。要进一步规范土地流转,有序推进“退租还粮”,在提高土地产出效益的同时严守耕地红线。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耕地与基本农田作为粮食生产的基础和保障,事关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以粮食安全宣传周为契机,让粮食安全理念深入人心,构筑起保障粮食安全的坚强堡垒,将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责任编辑:黄晓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