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高校劳动教育落地见效
编制实施方案、开发劳动资源、建立督导机制
推动高校劳动教育落地见效
作者:朱忠琴(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教授)
多年以来,我国高校在劳动教育实施上做了许多有益探索,特别是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后,各高校更是加大了劳动教育的推进力度。截至目前,不少高校探索出适合自己的劳动教育实践模式,形成了一些典型经验。
普通高校劳动教育实践模式多样
近两年,各高校有组织、有计划地推进劳动教育,加强劳动教育体系建设,创新、拓展劳动教育途径,形成了特色化的劳动教育实践模式。从劳动教育开发主体和服务对象来看,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
一是全校共选模式。该模式下的劳动教育课程由校级层面进行管理,委派特定学院牵头负责必修课程开发。劳动教育必修课程为面向全校学生的通识必修课程,无院系、专业区别。其他课程形态的劳动实践活动则由各学院根据情况自行安排。该模式便于学校统筹劳动教育资源,统一进行课程设计与实施。
二是学院独设模式。该模式下,劳动必修课程由高校各学院独立开设。各学院利用自身专业特点,开发特色化的劳动教育资源,为学生提供与专业学习联系更为密切的特色劳动教育。
三是跨学院选修模式。该模式下,劳动教育必修课程由各学院主导开发,可供其他学院学生选修,由此形成了跨学院选修的样态。该模式便于学生体验自身专业以外的劳动教育,拓展学生对其他专业的了解。
四是学院联合模式。该模式下,劳动教育课程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学院联合研讨、开发,学院间统筹劳动教育资源,共同开展劳动教育。该模式有助于学院之间进行资源整合,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课程。
以上各类劳动教育实践模式,具有各自的优势特色,也存在一些短板,需要在实践推进中不断完善。
普通高校劳动教育实践体系亟须完善
一是高校劳动教育目标、定位有待明确。目前,劳动教育课程的目标和内容范畴都有了相关标准,但一些高校在课程推进中,对需提供哪些理论学习内容和实践锻炼机会、具体培养学生哪些劳动能力和品质,观点不统一,影响劳动教育开展实效。
二是高校劳动教育的育人价值有待提升。劳动是人类特有的基本社会实践活动。劳动教育是发挥劳动的育人功能,对学生进行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教育活动。从单纯的劳动行为到劳动教育的转换,需要兴趣、意志、责任、技能、方法、环境等因素的支撑。但目前高校劳动教育的开展往往过于注重学生劳动实践的形式,出现劳动游戏化等问题,而对劳动的育人价值稍欠关注。
三是高校劳动教育的学段特性有待彰显。高等教育需要特别强调专业、技术、职业能力养成的劳动教育。但由于对劳动教育重视程度不够,一些高校采取简单化、统一化的行动逻辑,劳动教育与大学生专业课程融合度较低。
四是高校劳动教育课程的规范性有待加强。劳动必修课程设置中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规划存在一定随意性。一些高校将学生进入学校食堂、图书馆进行劳动体验时间或在专业实习、劳动周中的劳动实践时间作为必修课程学时。可见,学校对理论学习与实践活动的关系,必修课程与其他课外活动的关系并未理清。
多举措助推普通高校劳动教育有效落地
一是高校要明确劳动教育的责任主体。高校需要安排有关部门专门负责组织、管理与实施劳动教育,对学校劳动教育进行规划设计、组织协调、过程管理、总结评价等,以保障劳动教育有序开展。
二是高校要研制校级层面劳动教育实施方案和指导手册。加强劳动教育顶层设计,厘清理论学习和实践锻炼、劳动教育与其他教育活动的关系,注重高校劳动教育的学段特性,加强劳动教育与专业之间的联系;注重劳动教育的学年特性,尽快研制劳动教育实施方案,以确保劳动教育内容设置与实施的科学与规范。
三是高校要充分开发校内外劳动教育资源。一方面,整合校内后勤资源、院系学科资源,为全校学生提供丰富的劳动实践机会。另一方面,充分开发校外劳动教育资源,为学生实习实训、专业服务等搭建平台。
四是高校要建立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劳动教育推进机制。在劳动教育课程实施过程中,高校需要打破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的壁垒,打破学科边界,鼓励全体师生积极参与到劳动教育中来。通过专业学习、实践探索、文化熏陶等多元方式加强对学生劳动价值观、劳动能力的培养。
五是探索建立劳动教育督导评估机制。把劳动教育纳入教育督导体系,教育管理部门加强对各高校劳动教育实施方案的审查,对高校劳动教育课程开设情况、学生劳动实践落实情况等方面进行督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