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夯实县域电商的产业链基础

2022-08-19 08:52:00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字号

  作者:付伟(中国社会科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研究员)

  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四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把握数字经济发展趋势和规律推动我国数字经济健康发展。针对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他提出:“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推动制造业、服务业、农业等产业数字化,利用互联网新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全方位、全链条的改造,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发挥数字技术对经济发展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

  当下,很多地区制定了县域电商的发展规划,试图推动数字经济与县域实体经济的融合发展,发挥数字经济对县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助推作用。数字经济给县域发展带来了普遍的技术红利,但是各个县域的电商发展水平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这就提醒我们要结合具体产业发展实践,因地制宜地分析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的方法,并形成稳定有效的机制。

  就县域农产品电商发展来看,很多县域有一些优势的农产品,但是这些农产品要真正转化成为畅销的电商产品,还需要一个“电商化”过程。所谓的“电商化”,就是需要对农产品进行加工、包装、运营,使初级农产品转化为符合城市不同消费群体需求的商品,实现供需的有效对接。这个过程挖掘了农产品的多种市场需求,解决了农产品保存问题,从而增加了销售量、扩大了销售范围,当然也提升了农产品附加值。

  夯实县域产业链基础是发展县域电商的关键。从全国面上看,乡村产业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主要问题是规模小、布局散、链条短,品种、品质、品牌水平都还比较低,一些地方产业同质化比较突出。电商产业横跨了县域城乡社会,由不同环节的广大市场主体紧密分工协作,因此也具备了很强的带动效应。县域电商的发展既需要引入现代数字经济,也需要利用互联网新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全方位、全链条的改造。县域产业的数字化正是要利用互联网技术和互联网思维克服上述问题,县域电商的发展过程也是数字经济与传统产业深度整合的过程。从种植养殖环节看,数字经济对农产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为满足消费需求可能需要遵守农产品的有机无公害标准规范,这往往需要对农户进行生产治理,通过对农户进行技术指导提高农产品质量。其次,县域农产品加工能力的短板往往是制约一些县域电商发展的瓶颈,对农产品加工环节进行提档升级往往是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的关键。

  县域电商产业链的特殊性,也决定了县域电商需要特殊的人才。县域电商发展的关键是如何挖掘和培养一批电商人才,通过这些人将县域社会与外部世界紧密联结。作为县域电商发展的“领头羊”,县域电商人才需要具备两个方面的特征:既要有能够对接互联网的现代性,又要有能够扎根县域的乡土性。

  从实践来看,所谓的现代性是指他们往往具有大专、本科学历,有在大城市工作的经历,能理解数字经济的逻辑和大城市的消费需求。这种经历是县域农产品“电商化”的关键,通过这些人才引入互联网的产品思维,通过对平台数据分析形成消费者画像,从而把县里的农产品转化成消费者能接受的畅销商品。

  所谓的乡土性是指这些人又跟县域社会保持了密切的联系,熟悉县域产业链的各个企业,也能紧密联系农户,具有产业链的协调和整合能力。县域社会与大城市不同,是一个较为稳定紧密的生活共同体,正是因为电商人才的乡土性,他们才能够发挥组织协调作用,成为产业链的组织者和协调者,并对既有产业链进行升级改造。在实践中,县域电商从业者与农产品加工企业进行深度合作,用互联网产品思维改变了传统加工企业的加工工艺和产品形态,改变了县域传统产品的包装风格和产品定位。

  发展县域电商是全面提升县域产业链水平、实现县域高质量发展的契机,也是推动形成以县城为中心的城镇化的重要抓手。在社会学看来,互联网技术有很强的连通性优势,这种连通性在县域社会发挥了极为明显的作用。从产业链的角度看,以电商为龙头形成了整合县城、乡镇和农村的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城乡农工互补的产业链。这个产业链依靠广大农户、企业和其他市场主体广泛参与,把县域城乡社会连成了一个资源、要素和价值互联互通的整体;进一步又通过互联网将县域社会跟北上广深等大城市联系起来,成为国内大循环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更重要的是,产业链不同主体的分工与合作乃至思想上的交融与碰撞,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县域社会的精神风貌,塑造了一个既保留了传统性又充满现代性的县域社会共同体。

[责任编辑:黄晓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