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和适老化改造
【专家点评】
作者:邓智团(上海社会科学院城市与人口发展研究所研究员、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残疾人事业和老龄工作。无障碍环境建设与适老化改造在不断强化的顶层设计、日益完善的实践探索中统筹推进。截至“十三五”时期,全国1753个市、县系统开展了无障碍环境建设,累计创建469个无障碍市县村镇,共命名146个无障碍建设城市(县、镇、村)。适老化改造也取得亮眼成绩,2019年以来全国累计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11.2万个,惠及居民2000多万户,加装电梯近2万部,增设或改造提升养老、助残等各类社区服务设施近3万个。各地的探索实践也为全国整体工作积累了丰富经验。北京自2019年起实施无障碍环境建设专项行动,累计完成33.6万个点位改造;广州2019年启动家庭养老床位试点,依托养老服务机构对老年人的生活空间实施必要的适老化、智能化家居改造,到2021年床位数已超过1.6万张,相当于100个中型养老院。
当前,无障碍环境建设和适老化改造已融入健康中国、体育强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等国家战略中,《关于开展城市居住社区建设补短板行动的意见》《“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无障碍环境建设“十四五”实施方案》等为无障碍环境建设和适老化改造提供了路线图。2022年北京冬残奥会为营造残健融合、共建共享的包容性社会创造了难得的契机。高质量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和适老化改造,打造面向全人群、全领域的宜居生活环境,还应在以下方面发力:
提升全民无障碍意识,完善法规政策体系。加强无障碍环境建设教育与培训,积极开展全国无障碍环境建设和适老化改造成果应用展示和经验推广。做好适老化改造的知识宣传和普及,协同提升政府、企业和家庭对居家适老化改造的认知水平。加快立法进程,研究制定无障碍环境建设促进法,探索建立无障碍环境建设和适老化改造依法治理体系。
转变建设理念,面向全人群建设无障碍环境。推动满足特需群体的无障碍设计转向满足全人群的全民设计,从侧重物理环境转向物理环境、信息交流和社区服务并重,打造设施齐备、功能完善、信息通畅、体验舒适的无障碍环境。加快政府政务、公共服务、电子商务等信息无障碍建设,支持研发高技术水平、高性价比无障碍终端产品,加快普及无障碍信息服务。
统筹各方资源,强化多元主体责任共担。各级政府适当加大投入力度,在城市更新、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农村危房改造、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统筹推进;街镇和社区(村委)等基层组织发挥沟通协调作用,搭建协商议事平台化解分歧、寻求共识,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在有条件的地区,可探索推动居民提取住房公积金和使用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用于适老化改造,提升家庭适老化改造的积极性主动性。
完善相关标准、规范,确保建设和改造的质量效率。鼓励各地探索制定无障碍环境建设和适老化改造的基础类、完善类、提升类设施内容和标准,积极制定并推广无障碍建设和适老化改造清单,推动设计规范化、施工标准化和养护常规化,探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无障碍环境建设和适老化改造操作规范。充分利用好北京冬残奥会遗产,发挥重大项目的示范引领效应。此外,将无障碍环境建设和适老化改造纳入文明城市、智慧城市和数字乡村建设,纳入城市体检指标体系,持续开展检查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