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金融科技数字化服务 助力碳中和
作者:李苍舒(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际知识中心副研究员)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提出,要积极发展绿色金融。有序推进绿色低碳金融产品和服务开发,引导银行等金融机构为绿色低碳项目提供长期限、低成本资金。要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金融业肩负多重使命和职责。
中国金融科技在过去十几年间实现了快速发展,诞生了一批全球领先的大型金融科技平台,在提高金融效率、支持创业创新、促进普惠金融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需要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变革,需要各行业各部门协同联动、公众普遍参与。在推动全社会低碳转型过程中,金融和科技都是不可或缺的关键力量,前者为构建绿色可持续的商业生态提供资金支持,后者为绿色技术发展提供动力。
实现碳中和目标需要多方力量的密切合作,在这一过程中,大型金融科技平台可以扮演三重关键角色:一是绿色低碳生活方式的引导者,依托金融科技平台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到业务模式每一环,推动全社会实现绿色低碳发展。自身数字生活平台,倡导社会共同行动,引导绿色发展和低碳经济理念,推广绿色生活方式;二是绿色金融服务的提供者,发挥金融科技企业的优势,通过创新绿色金融产品和数字化服务,为各行业的绿色低碳转型提供支持;三是绿色技术的探索者,基于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科技优势,开发能够服务应用于企业碳中和信息管理的先进技术,帮助更多企业科学实践碳减排。
金融科技平台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到业务模式每一环,推动全社会实现绿色低碳发展。
第一,发挥互联网大平台优势,构建全方位绿色数字经济生态系统。大型金融科技平台业务涉及经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带动各行业深度参与低碳减排,倡导公众践行绿色生活方式,推动绿色数字经济发展方面能够发挥重要作用。绿色支付领域,可提供便民快捷的电子支付、扫码点餐、电子发票等服务,减少纸张浪费,提高效率;绿色信贷领域,可建立小微企业绿色评价体系和绿色供应链认证体系,助力绿色企业融资;绿色消费领域,可探索绿色金融支持绿色消费,倡导和鼓励用户选购绿色产品、节约资源和能源,转变消费理念;绿色保险领域,可探索构建与节能减排行为相连接的创新车险模式,倡导公众减少私家车出行,鼓励使用公共交通与绿色货运;绿色基金领域,发挥平台力量,搭建绿色基金主题专区,鼓励和倡导用户绿色责任投资。金融科技平台通过技术与模式创新,能够倡导全社会共同行动,助力构建全方位绿色可持续商业生态。
第二,构建数字普惠的小微绿色金融体系,更高效地激励小微企业与经营者的绿色转型发展。传统金融在绿色融资体系面临参与不广泛、激励不充分、缺乏可信机制等多重挑战。金融科技平台基于自身数据和技术优势,可积极探索小微企业与经营者维度的绿色评价体系,作为绿色金融标准体系的有效补充,引导资金准确投向绿色行业领域。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对小微企业的绿色经营行为进行专业评估,构建数字化和智能化驱动的绿色评价体系,这既能帮助企业明确改进方向,又能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为小微企业和经营者提供绿色金融支持,弥补传统金融在绿色领域的不足。同时,通过发展新的金融工具和服务手段,解决绿色投融资所面临的期限错配、信息不对称、产品和分析工具缺失等问题。
第三,创新企业碳账户管理平台,构建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政企碳中和网络。金融科技平台重视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与大数据等技术的发展,这些高新技术有助于让绿色贷款、绿色债券、绿色资产支持证券(ABS)等绿色金融底层资产更加透明可信,确保资金绿色去向。区块链技术适合解决多方协作的信任问题,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企业碳账户操作便利、数据安全、应用丰富。企业碳账户可通过区块链技术与政府低碳智能监管平台实现采集自动化、数据全闭环的数字化链接。“区块链+隐私计算”技术使数据可信可追溯,同时保障数据隐私安全。金融科技平台可将区块链技术应用在碳中和的过程中,协助建立企业温室气体排放跟踪与监控机制,利用区块链技术的防伪和防篡改特点,将所有碳排放及碳减排数据上链,实现记录不可篡改,随时可追溯查证;完善企业碳信息披露制度,定期披露碳中和成果,增强碳中和信息透明度。
第四,积极稳妥探索绿色投资,引导资本流向低碳领域。金融科技企业要注重引导绿色投资,关注清洁能源、环境治理、节能减排等绿色核心产业和前沿市场,可与多方合作共建碳中和技术创新基金,加大数字化赋能企业绿色生产以及个人参与绿色场景应用等方面的投入。小微企业和经营者的绿色转型在碳中和进程中占据重要地位,要注重引导社会资本支持小微企业的绿色经营。大型金融科技企业在自身的投资行为中也要深入贯彻绿色理念,在依托数字金融业务支持绿色金融体系建设、推广绿色生活方式的基础上,使资金流向有利于国家绿色发展的产业,以实际行动为国家绿色低碳转型贡献力量。
在碳中和作为国家重要发展战略目标的背景下,金融科技平台要全面融入和服务新发展格局,积极探索“金融+科技+减碳”的绿色创新发展道路,以产品能力及社会影响力为基础,通过低碳场景、品牌公益等服务,以“共享、数字、技术、互动”的创新模式带动激励公众与企业参与低碳减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