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为民办实事要有经济思维

2022-04-25 11:17:00
来源:经济日报
字号

  作者:李广春(江苏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强调,既要立足眼前、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具体问题,又要着眼长远、完善解决民生问题的体制机制,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这为全党同志践行初心使命,密切干群关系,提供了遵循。

  需要看到,切实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要在制度保障上下功夫。实现体制顺、机制活,就必须顺应发展规律,像抓经济发展那样办民生实事。要深刻认识到,为民造福是最大的政绩,为群众办实事是最大的本事。

  把实事办好需要有经济思维,这样有助于我们科学决策、精准施策,把好事实事做到群众心坎上。当前,做好民生领域的各项事务,不仅需要对投入多少有科学研究和精准把握,而且需对投入的方向有科学研究和精准把握。简言之,我们要把实事办好办实,就必须在投入的方向、数量、速度和效益上用经济思维去考量、去分析,善于使用经济手段去推进相关工作。

  办实事的投入方向要突出问计于民。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人民的信心和支持就是我们国家奋进的力量。当前,民生诉求多元,政府财力有限,把宝贵的资源投入到办实事上,需要听群众的意见。凡事要从群众需要出发,既要迈开双腿到群众中去察民情、听民意,又要借助网络等各类渠道收集蕴藏在群众中的“金点子”,在各种建议和诉求中寻找最大公约数,统筹经济与社会,平衡个体与全体,协调当前与长远,权衡现实与可能。既下决心补短板、强弱项,逐步处理好民生领域“有没有”的问题,又循序渐进提档升级,满足人民群众对“好不好”的追求。系统谋划基本医疗、公共卫生、公共文化、社会救助、城乡交通、义务教育、环境保护等方面工作,使办实事的资源投向更符合实际需要、更解决重点问题、更体现大多数群众愿望,朝着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的目标进发,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办实事的投入数量要注重“量入为出”。用好经济思维,还需打好“铁算盘”,算好“收支账”,使民生领域补短板、强弱项的进度与财政可持续发展的程度相匹配。不做表面文章,多做雪中送炭的民生实事;不做寅吃卯粮的“透支账”,多做细水长流的“盈余账”。始终做到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把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作为办实事的安全底线,把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办实事的基本准则,把有限的资源用在最需要办的民生实事上。对一次性投入的项目,要充分考虑后期运行维护的成本,谨防办的时候红红火火、管的时候稀稀松松、用的时候残缺不全,造成资源浪费和闲置。对需要长期投入的项目,要防止虎头蛇尾,避免形成风险、造成发展隐患。

  办实事的投入速度要分轻重缓急。办实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布局,结合民意诉求来整体把握。特别是要把握好投入的速度和节奏,注重资金调度,把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具体问题放在重要位置,保证投入,同时也要着眼长远,在完善解决民生问题的体制机制上下功夫。对定下来的事,只要资金筹措得到保障,就要争分夺秒加快实施,使项目早投入、快开工、早见效,以办实事的成效取信于民。对投资周期较长的项目,要精于谋划、巧于调度,最大限度发挥资金作用,降低投入成本,控制总体成本,使财政资金在民生实事上发挥出最大效益。对一时不具备解决条件但群众又急需的民生实事项目,需充分发挥社会力量,鼓励社会资本进入民生建设领域,用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保证民生项目实施。

  办实事的投资效益要关注综合效应。办实事不是“做盆景”,不能只选那些容易出形象、短期出政绩的工程和项目,而是要坚持系统观念,突出长远布局,鼓励融合发展,做到综合利用,最大限度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要坚持改革创新,打破行政、行业条块壁垒,强化政府主导,规划引领,多元投入,避免功能单一,力求一专多能,实现溢出效应。要坚持超前谋划,在设计时充分考虑未来需要,预留部分功能,对一时不具备条件的项目,做到富规划、精施工,待条件成熟时适时添加预留功能,免得留下“后遗症”、形成“大窟窿”,务必使民生实事越办越好。

  办实事既需要热心肠,也需要活脑筋。用经济思维推进民生实事,用经济手段办成民生实事,用经济效益标准检验民生实事,需要广大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大兴求真务实之风,答好“实事办实”这张新考卷,在办实事中施展聪明才智、体现为民情怀。

[责任编辑:孙海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