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凝聚奋斗力量 绘就发展蓝图

2022-03-08 09:27:0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字号

  3月5日,人民大会堂大礼堂气氛热烈庄严,主席台正中的国徽与顶灯的五角星“花蕊”交相辉映。上午9点,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隆重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大会上作政府工作报告,回顾去年工作,提出2022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部署重点工作。完整、准确、全面、科学地阐释与落实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各项部署要求,是社科界发挥智囊团作用,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力量的应有之义。

  

  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

  过去一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这一年,我们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胜利召开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制定党的第三个历史决议,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亲历了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

  政府工作报告晒出2021年成绩单: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14万亿元,增长8.1%;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加快壮大;经济结构和区域布局继续优化;粮食产量1.37万亿斤,创历史新高;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推出一批重大改革举措,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持续推进,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疫情防控成果持续巩固。

  在认真听取政府工作报告后,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王巍难掩激动之情:“这是一份实事求是、催人奋进的好报告,通篇体现了人民政府为人民的理念。”王巍向记者表示,新的一年,报告提出要坚持政府过紧日子,更好节用裕民。要扶持小微企业、减税降费、强调教育公平、优化城乡养老供给、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等,都是民众最关心、需求最迫切的问题,反映了民众的心愿。报告在文化事业方面,也突出了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的需求,比如,提出繁荣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哲学社会科学、档案等事业,推进公共文化数字建设,扩大优质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加强文物古籍保护利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等,都体现了文化事业为人民的理念。

  “便觉眼前生意满,东风吹水绿参差。”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洪向华表示,2021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整体向好,其中,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8.1%,城镇新增就业1269万人,新增减税降费超过1万亿元,疫苗全程接种覆盖率超过85%。可以看出,在党的领导下,我国沉着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新冠肺炎疫情,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了“十四五”的良好开局。

  全国人大代表、辽宁大学副校长杨松认为,政府工作报告求真务实,2021年的宏观政策延续了疫情以来行之有效的做法,不另起炉灶,不折腾,体现了共产党人实事求是的精神。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疫情,政府迎难而上,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取得全球领先的经济成就,展示了攻坚克难的精神;以伟大建党精神和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引,持续压低政府支出、提升百姓福利,想方设法保护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把人民的需求和期盼放在心里,展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情怀;为全球抗疫提供新冠疫苗,彰显了中国负责任大国的责任担当;党史学习教育成效显著,宣示了党中央依法从严治党的坚强决心。

  

  释放经济稳中向好坚定信号

  2022年我国GDP增长5.5%左右,这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给出的经济增速目标,释放出中国经济继续保持稳中向好的坚定信号。

  “今年实现GDP5.5%左右的增长,是一个实事求是的目标。”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张宇燕告诉记者,这一目标既符合我国长期以来潜在的增长趋势,也考虑到了中国经济现存的风险、挑战和潜力、优势,是从我国现有的人口数量、人力资本存量、技术进步空间与速度、资源环境约束等诸多方面出发,提出的有客观基础的目标。从国际上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最新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中2022年全球经济增速预期是4.4%,说明全球经济正处于中高速增长轨道。尽管一些不确定因素会对全球经济产生负面影响,比如疫情反复和地缘政治局势恶化,但总体来说,全球经济复苏态势也为我国实现5.5%的中高速增长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

  全国政协委员、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贺强表示,实现5.5%的增长需要付出艰苦努力。我国经济正在逐步复苏,目前经济呈现宏观好、微观难的特征,这说明现在的经济是结构性复苏。只有微观层面的小微企业也复苏了,我国经济才能真正实现全面复苏。因此,2022年政策的重点应该是大力扶持小微企业发展。

  综合研判国内外形势,面对越来越多的风险挑战,如何才能“爬坡过坎”实现预期目标?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陈彦斌谈到,虽然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风险挑战增多,但决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要深刻认识到各类风险是相互交织的,单兵突进地处置某一类风险很可能会触发其他风险。要想有效应对各类风险挑战,关键是牵住风险防范的“牛鼻子”。因此,有必要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一是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把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宏观经济稳定是应对一切风险挑战的坚实基础。二是进一步优化经济结构,结构失衡是风险挑战产生的重要根源。三是增强经济长期增长动力,用高质量发展来解决风险和挑战。概言之,宏观调控需要强化稳定政策、结构政策、增长政策三类政策的协调统一,打好宏观政策“组合拳”。

  

  筑牢民生“保障网”

  大力抓好农业生产、促进乡村全面振兴是2022年的重点工作之一。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完善和强化农业支持政策,接续推进脱贫地区发展,促进农业丰收、农民增收。各方面要共同努力,装满“米袋子”、充实“菜篮子”,把14亿多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民生兜底,政策支持,无疑是给广大人民群众吃下了定心丸。

  保障粮食安全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底线要求。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魏后凯建议,在新形势下确保粮食安全,首先,要抓住耕地和种子这两个要害,搞好中低产田改造、高标准农田建设、黑土地保护和盐碱地综合利用等,加快推进种业振兴,不断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其次,要稳定粮食种植面积,扩大大豆和油料生产,确保粮食产量在1.3万亿斤以上,无论是主产区还是主销区和产销平衡区,都要全面落实保障粮食安全的责任。再次,要加大农业政策支持力度,完善粮食主产区补偿政策,多途径破解粮食生产与农民增收的矛盾,使农民种粮有合理收益、地方抓粮有内在动力,充分调动农民种粮和地方抓粮的积极性。

  就业关乎千家万户,稳定就业才能筑牢民生“保障网”。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依然十分重视就业问题,继续将“六稳六保”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分析,在稳就业方面,政府工作报告依然强调强化就业优先政策,通过稳市场主体来稳就业,增强创业带动就业。强调财税、金融等宏观政策都要围绕就业优先实施,实施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减税和退税并举,全年退税减税预计将达2.5万亿元,退税资金全部直达企业。同时,明确提出大力拓宽就业渠道,尤其是餐饮、住宿、零售、旅游、客运等,这些行业在疫情期间受到的影响大,所以要支持这些行业渡过难关,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

  

  把基础研究“冷板凳”坐热

  政府工作报告强调,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实施基础研究十年规划,加强长期稳定支持。这一提法引起学界的广泛共鸣。

  “国家明确支持基础研究,那么我们从事基础研究的科研人员就不能辜负国家的大力支持和殷切期望,要沉潜于自己的研究领域和工作,以百倍的努力,用心锻造和打磨,适时亮出光芒四射、威力无比的科研之剑!”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研究员王灿龙表示,这是国家充分考虑基础研究特点及其产出规律所做出的一项制度保障,有助于纠正目前某些研究领域、研究机构或研究人员急功近利、只注重实施“短平快”项目的偏颇。这对高校、科研院所等修订和完善科研评价体系,建立新的适合基础研究的评价机制,同样具有指导意义。

  实施基础研究十年规划,将对学科的结构和格局调整带来重大影响,将带动关键技术的交叉融合、群体跃进,有利于发挥科技对国家发展和安全的战略支撑作用。洪向华表示,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源头,要想把基础研究“冷板凳”坐热,就要着重改革基础研究的生态环境、评价标准、支持方式,打造鼓励探索、宽容失败的环境;要配套体制机制保障,加大政策和资金支持,鼓励科研人员沉下心来搞研究;要做好人才的培养、选拔与引进,构建长期稳定支持优秀科学家的体系。只有做到系列工作的整体推进,才能更好推动基础研究的深入发展。

  “基础研究太重要了,长期以来,这是我们的短板,制约了我国的高科技发展。”贺强感叹,这次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实施基础研究十年规划,加强长期稳定支持,这是学界的一大幸事,可以为我国形成自主研究、自主创新的科研体系与科技创新提供政策保障,打下坚实基础。

  改进重大科研科技项目立项和管理方式,加大对青年科研人员支持力度,让各类人才潜心钻研、尽展其能。王巍建议,政府主管部门、组织单位应使科研人员把主要精力放在科学研究上,真正为科研人员“减负”,使其可以专心致志地从事科学研究。在王巍看来,尊重学术规律是十分必要的,要给科研人员一个积累资料、消化资料、沉淀思考、动笔写作、反复推敲修改的创作周期,而不是年年要成果,催出“急就章”。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出现精品力作。

  虎步奔腾开胜景,踔厉奋发谱新篇。2022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重要节点。展望未来,我们要汇聚万众一心的力量,激发笃行不怠的干劲,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凝心聚力、奋楫争先,努力完成新的目标任务,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责任编辑:孙海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