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民为中心: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色与真谛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指出:“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人民是党执政兴国的最大底气。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正义是最强的力量。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力量,国家的一切权力来自人民。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不断发展成熟,其政治制度优势日益凸显。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式,三者统一于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伟大实践。蕴藏于这一开创性政治实践的核心经验是:党始终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将广大人民团结凝聚成为一个整体利益高度一致的有机整体,根据人民的整体意志生成国家意志,并通过国家制度加以肯定和呈现,以确保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实践更好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力。
1 始终将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作为民主政治建设的理论基石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推进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历史进程中,始终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切实保障公民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毛泽东同志曾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邓小平同志曾指出“政府是人民的,也是为人民的”;江泽民同志曾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我们工作价值的最高裁决者”;胡锦涛同志曾指出“只有我们把群众放在心上,群众才会把我们放在心上;只有我们把群众当亲人,群众才会把我们当亲人”,这些重要论断都是党立足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时代要求,对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精辟阐发。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作为“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加以强调。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到2035年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得到充分保障”的战略目标,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提出的“党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从来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团、任何权势团体、任何特权阶层的利益,这是党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所在”的宣誓,是新时代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生动诠释。
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是对人类政治文明理论建构与实践经验的伟大创造。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理论一方面吸收借鉴了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有益成果,如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关于“以天下为己任”“重民”“亲民”以及“法治”“礼治”等治理思想的精髓,也包含了对现代西方民主理论与实践经验中有益成分的批判性审视与改造,从而在民主制度设计的理念、内容与方法上,有效避开了西方民主政治制度中重形式而轻实质、重党派局部利益而轻人民整体利益、重选举的暂时效应而忽视人民长远利益等虚伪性、功利性和形式化弊端;另一方面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观、党的群众路线理论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时代要求相结合,纳入国家发展的总体布局,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建构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与优势的民主政治理念与理论体系。明确提出了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的历史论断,形成了极具生命力与创造力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价值目标与现实目标、时代内涵与实践路径、制度体系与实现机制等。它们的共同基础,就是充分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强调人民在民主政治建设中的“阅卷人”地位,始终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党的工作得失以及检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成效的根本标准,成为推进人类现代政治文明理论建构的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
2 始终将人民意志作为民主政治建设的根本遵循
马克思指出:“国家制度一旦不再是人民意志的现实表现,它就变成了事实上的幻想。”对人民意志的体现与遵从,既是国家制度政治属性的决定要素,也是国家制度科学性与效能的根本保证。马克思也强调,充分表达人民意志,并非是由每个个体都以政治介入的方式直接表达意志,而是需要最坚决的且始终引领国家政治生活发展的政治中坚力量,即共产党人作为代表来集中表达。中国民主政治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始终遵从马克思主义法哲学基本原理,特别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一系列集中体现人民意志的制度安排,是中国共产党将人民意志作为民主政治建设根本遵循的集中体现,它为人民意志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充分体现提供了思想前提。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安排中,党的主张首先来自人民整体意愿,是党在把握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的基础上,引领和凝聚人民意志的结果。众所周知,中国共产党作为无产阶级政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旗帜鲜明地宣示了以人民立场作为根本政治立场,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初心使命。正因为此,党的主张始终与人民意志具有高度一致性,这也是党与人民血肉相连、情感相通、荣辱与共的内在逻辑。而这一崇高目标实现的根本条件,就是创造一整套切实保证人民真正成为自己的主人、成为国家的主人的全新政治制度。党的十八大以来,着眼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国家制度体系进一步完善,制度之间的有机衔接与高效协同进一步优化,人民作为国家治理主体的地位与力量进一步彰显,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方式和平台日趋多样化、规范化,参与程度与效能进一步提升。党的主张、人民意志、国家意志三者的高度一致,正成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强大驱动力。
3 始终将造福人民作为民主政治建设的根本追求
“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为了谁、依靠谁是一个政党政治活动价值坐标的直接反映。国家民主政治建设同样如此。民主政治的根本追求在于推进国家生活的公平正义与健康有序发展,以切实保障广大人民权利,切实提升广大人民福祉。离开这一根本追求,民主政治便演变为虚无缥缈的政治游戏,或者成为别有用心的政治势力冠冕堂皇谋取自身利益的道具。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初心和使命,融入全部的奋斗实践中。特别是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党始终把坚持人民立场作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根本立场,始终把坚持“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不断保障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人民民主政治建设的目标指向。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指出,全党必须永远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站稳人民立场,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尊重人民首创精神,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和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断为美好生活而奋斗。
科学认识和把握政治文明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的内在联系,协同推进五大文明发展,继而为政治文明的长足与高质量发展提供全方位保障,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重大创造。一是切实保障人民依法享有和行使政治权利。集中体现立足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时代要求,与时俱进地推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国家政治制度体系的发展完善,有步骤、有秩序地发展人民民主,切实保障人民依法享有对国家大政方针、政策法规以及政府行为的知情权,依法有序参与国家与社会事务治理活动,合理表达自身愿望与诉求,以及依法监督国家机关公务活动等权利,切实提升民主政治的实效。二是坚持把富民利民作为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物质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之所以具有强大生命力和显著优越性,关键在于它深深植根于人民之中,体现了人民意志、保障了人民权益、激发了人民创造活力。随着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的深入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发展和完善,创造了人类发展史上的中国奇迹。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大力推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与高质量发展,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始终保持了稳中求进的良好态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如期实现,标志着全体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彻底告别绝对贫困,迈进了奔向共同富裕生活的新时代。三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不断满足人民的发展需求。着力建构全民共建共享机制,特别是关乎民生的教育、医疗、就业、收入分配等领域的改革,形成了尊重劳动,鼓励创造,关爱社会弱势群体的制度环境和浓厚氛围,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四是大力推进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的发展,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更为丰富、更加便利、更有品位。五是把建设生态文明提升到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历史高度,不断加大环保立法执法,逐步修复和提升生态系统,积极倡导低碳、环保生活方式,大力培育绿色环保产业,美丽中国愿景日益变为现实。
4 始终将推进人类政治文明发展作为民主政治建设的历史责任
推进人类政治文明进程是中国共产党为世界谋大同的重要内涵之一。党在探索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进程中,构建起了超越西方政治文明模式的人类政治文明新形态。
一是以探索创造新型政党制度这一政党政治模式为使命。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为核心内容的中国政党制度,使社会方方面面的智慧与力量得到有效凝聚整合,成为党领导的“长期共存、相互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国家治理共同体。突破了西方基于竞选—民主原则上的政党制度评判标准及其主张的异体监督原则,具有世界政党发展史上的类型学意义。我们必须继续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完善民主党派对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情况实施专项监督、直接向中共中央提出建议等制度,加强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制度建设,推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
二是以建立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为使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中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在人类政治制度史上的伟大创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途径和最高实现形式,为人类政治文明进步贡献了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三权分立”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民主的主要实现形式,但这一模式的实质是通过权力掣肘,保障主要党派在国家事务中的核心利益,并为赢得新一轮选举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这就决定了其立法、行政和司法机关的协调运转存在与生俱来的冲突与障碍。被不同党派分别把持的参众两院和被执政党垄断的政府,往往从自身利益出发,以打压和抑制政治对手为目标,对各种议题议案作出利己性判断和处置,人民诉求和利益被抛之脑后或直接成为政党斗争的祭品。我们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支持和保证人大依法行使立法权、监督权、决定权、任免权,果断查处拉票贿选案,维护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权威和尊严,发挥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作用。
三是以提高治国理政效能为使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最大的优势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这是我们成就事业的重要法宝。”西方选举制度割裂了民主作为价值和工具的二元属性,混淆了形式平等与实际公正的根本差异,使选举变成政党间争权夺利的工具。如何遏制资本集团与国家权力之间的利益交换,建立一个高效稳定的政府,是西方选举制度遇到的无解难题。我们党从国内外政治发展成败得失中深刻认识到,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必须要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必须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深深扎根于中国社会土壤,照抄照搬他国政治制度行不通,甚至会把国家前途命运葬送掉。中国之所以能够做到集中力量办大事,坚持党的核心领导地位是根本。这一制度安排,保证了对社会各方面力量和资源的高效整合与优化,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能最大限度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的根本所在。
(作者:王炳权,系中国社会科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副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