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全球生物多样性恢复之路呈现“多样化”

2021-10-13 08:41:00
来源:中国新闻网
字号

  (生物多样性大会)全球生物多样性恢复之路呈现“多样化”

  中新社昆明10月13日电 (记者 缪超)正在中国昆明举行的《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于12日晚举行“高级别会议·部长级平行圆桌会议Ⅰ”。来自数十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代表围绕“生物多样性恢复之路”分享各自的经验做法,全球生物多样性恢复之路呈现“多样化”。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魏辅文院士介绍,中国正在用生态文明思想指导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生物生态系统修复,创新性地将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国土空间规划相结合,推动落实生态保护红线制度,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区体系,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的综合治理,为生物多样性恢复提供了制度保障。在濒危物种保护、生态系统修复等多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效,这为国际社会应对相应挑战,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新西兰是一个被海洋环绕的国家,一直将保护自然放在国家发展的核心位置。新西兰保护部部长Kirtapu Allan称,新西兰规划了一批保护自然的相关项目,并为之投入12亿美元。新西兰在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的创新做法是让当地土著居民参与其中,土著居民能够运用他们的传统自然知识,实现更好的保护生物多样性。

  澳大利亚环境部部长Sussan Ley发言时说,两年前,澳大利亚曾发生涉及面积宽广、影响非常严重的森林大火,让澳大利亚民众非常关心生物多样性的恢复。为此,澳大利亚已采取具体措施并投入巨资,努力促进受灾区域的生物多样性恢复。此外,澳大利亚近年来建立了两个新的海洋国家公园以及78个保护区,探索更好、更广泛的生物多样性恢复之路。

  与澳大利亚相似,南美洲国家智利也走上设立国家公园恢复生物多样性之路。智利环境部部长Carolina Schmidt说,智利针对生物多样性、气候变化制定了长期国家战略,在沿海建立了国家公园、在陆地建立了国家湿地,以此恢复生物多样性。

  非洲国家乌干达更为重视其境内的濒危物种保护,并走上了司法恢复生物多样性之路。乌干达环境部国务部长Beatrice Anywar称,乌干达重视立法保护生物多样性,政府已修改了野生动物保护相关法律。值得一提的是,乌干达有专门针对大猩猩、大象、长颈鹿等物种保护的法律法规,并且已落实执行。

  尽管全球多数国家都在尝试以各种方式方法恢复生物多样性,但与会各国代表均认识到,全球在2010年拟定的20个原定于2020年实现的保护物种和生态环境的目标绝大部分未能达成。他们一致认为,COP15是一个关键时刻,必须在今后10年采取更多行动,阻止并逆转生物多样性丧失局面,最迟在2030年让生物多样性走向恢复之路。(完)

[责任编辑:杨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