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全面小康 迈向伟大复兴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步。100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顽强拼搏,几代人一以贯之、接续奋斗,从“小康之家”到“小康社会”,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从“全面建设”到“全面建成”,小康目标不断实现,小康梦想成为现实。
9月2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中国的全面小康》白皮书(全文见第十、十一、十二版),并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有关部门负责同志介绍解读了这部白皮书。
中国的小康社会建设,始终以人民为中心,以让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为目标
“小康大业,富民为本。”中宣部副部长、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徐麟表示,中国始终以人民为中心,以让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为目标,不让一个人掉队,不让一个区域落下,不让一个民族滞后,“让全面小康的阳光照亮960万平方公里广袤大地的每一个角落,让56个民族、14亿多中国人民共同享有幸福美好的小康生活。”
辉煌成就、累累硕果,彰显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十足成色。
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农业稳定发展,农村和谐稳定,农民幸福安康。”农业农村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刘焕鑫介绍了相关进展: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历史性解决了农村绝对贫困问题;粮食产量连续6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实现“十七连丰”;农业现代化建设步伐明显加快,累计建成8亿亩高标准农田,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60%;乡村建设扎实推进,动力电、硬化路、4G网络基本实现村村通,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超过68%;建立了城乡统一的居民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和大病保险制度。
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1978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只有171元,到2020年已达32189元;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由1978年的57.5%、67.7%,下降到29.2%、32.7%。”国家发改委党组成员、秘书长赵辰昕表示,温饱问题解决后,人们对生活品质有了更高追求,消费结构实现从生存型向发展型、改善型的过渡,人民群众的生存权和发展权得到有效保障。
居民收入分配格局逐步改善。国家发改委党组成员、副主任兼国家统计局党组书记、局长宁吉喆亮出一组数据:2011至2020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名义增长10.6%,年均增速快于城镇居民1.8个百分点,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从2010年的2.99逐年下降到2020年的2.56,城乡之间居民收入差距持续缩小;2011至2020年,收入最高省份与最低省份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相对差距逐年下降,收入比由2011年的4.62降低到2020年的3.55,是进入新世纪以来的最低水平;2009年以来,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基尼系数呈现波动下降态势,2020年降至0.468,不同群体之间居民收入差距总体缩小。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推进。宁吉喆从几方面进行了介绍:建成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保障网,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超13.5亿人,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超10亿人;已累计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和棚改安置住房8000多万套,帮助2亿多困难群众改善了住房条件;教育公平和质量不断提升,2020年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为95.2%;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改善。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中国人民不仅在物质上富了起来,而且在精神上强了起来。”徐麟从多方面作了介绍——精神文化产品不断丰富,中国成年国民综合阅读率达到81.3%,全国电影银幕达到8万块、数量全球第一,2019年电影票房收入超642亿元、居世界第二;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不断增强,建立起覆盖城乡的六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2019年国内旅游总人次超过60亿,旅游总收入达5.7万亿元。
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既发展自己也贡献世界
“白皮书指出,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让国家更富强、人民更幸福、社会更稳定,本身就是对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巨大贡献;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显著缩小了世界贫困人口版图,为人类走向现代化探索了新路径。”徐麟表示,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既发展自己也贡献世界。
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世界意味着什么?宁吉喆从多方面进行了解读。
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突出贡献。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有7.7亿农村贫困人口摆脱了贫困,占同期全球减贫人口的70%以上,2020年又消除了绝对贫困现象,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提出的减贫目标,这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大变革、大事件,为全球减贫事业注入了信心和力量。
为世界经济增长和复苏提供了拉动力量。从2006年起,我国已连续15年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最大贡献国,连续多年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超过30%。202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00万亿元,成为全球唯一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今年上半年,我国GDP同比增长12.7%,成为拉动全球经济和贸易复苏的重要力量,为维护全球供应体系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
为世界经济繁荣发展带来巨大机遇。目前,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第一货物贸易大国,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稳居世界前列。据测算,今后5年,中国从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进口货物将超过10万亿美元,向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直接投资将超过5500亿美元,为全球经济稳定复苏和持续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为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拓展了新途径。2019年起,我国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使得世界上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的经济体人口总量又增加了14亿人,翻了近一番。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中国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给世界上那些既想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
“白皮书强调,未来之中国,将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姿态拥抱世界,同世界形成更加良性的互动,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徐麟表示。
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阶段性目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迈出了关键一步,同时,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徐麟表示,中国将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深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会上,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分别就如何做好下一步工作进行了展望。
完善分配机制。“缩小贫富差距,既要做大蛋糕,又要分好蛋糕。”宁吉喆表示,要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通过发展经济、辛勤劳动、扩大就业增加居民收入,同时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健全工资合理增长机制,着力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完善按要素分配政策制度,增加中低收入群体的要素收入;完善再分配机制,加大税收、社保、转移支付等调节力度和精准性;发挥第三次分配的作用,发展慈善事业。
持续改善民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老百姓对收入稳步提升、优质医疗服务、教育公平、住房改善等有了更多、更高层次的需求。”赵辰昕表示,“十四五”期间,国家发改委将科学合理界定基本公共服务和非基本公共服务的范围,持续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多元扩大普惠性非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全方位调动政府、社会、市场及个人等多方面力量,补短板、强弱项、提质量,使民生改善始终与经济发展同频共振,共同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促进农民增收。“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将坚持把促进农民增收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中心任务。”刘焕鑫介绍道,增加农民收入将主要依靠四条途径:一是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向高质量农产品、产业链、降成本要收入;二是促进就地就近就业和外出务工就业;三是深化改革,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四是完善再分配调节机制,以小农户、低收入农户为重点群体,增加农民转移性收入。
升级精神文化供给。“我们将在普惠性、多样化、品质化三方面下功夫,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徐麟表示,普惠性方面,将继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多样化方面,将针对不同个体不同群体个性化、差异化、多样化、多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提升文化供给能力;品质化方面,将努力打造能够浸润心灵、引领时代的精品力作、经典名作和传世佳作,让人们享有更加充实、更为丰富、更高质量的精神文化生活。
《 人民日报 》( 2021年09月29日 03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