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为全球经济绿色复苏注入活力”

2021-09-01 09:21: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字号

  习近平总书记日前考察河北塞罕坝机械林场时强调,要传承好塞罕坝精神,深刻理解和落实生态文明理念,再接再厉、二次创业,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上再建功立业。

  近年来,中国推动污染防治的措施之实、力度之大、成效之显著前所未有。“十四五”时期,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国际社会积极评价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成就,赞赏中国为应对气候变化所做努力,希望与中国加强合作,促进全球可持续发展。

  “中国环境治理成果显著”

  半个多世纪以来,河北塞罕坝林场建设者艰苦奋斗、甘于奉献,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库布其沙漠变绿洲,毛乌素沙漠边缘长出“绿色长城”,浑善达克沙地腹地培育出新草场……中国的荒漠化防治成绩举世瞩目,塞罕坝精神凸显了中国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取得的巨大成就。

  “习近平主席强调弘扬塞罕坝精神,把生态文明和绿色经济发展得更好,向世界表明中国致力于绿色发展、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决心。”阿根廷阿中研究中心主任帕特里西奥·朱斯托表示,从塞罕坝的历史变迁中,可以看到中国在荒漠化治理方面取得的卓越成就。

  俄罗斯西伯利亚联邦大学自然资源和环境经济学科学教学实验室主任安东·佩热夫表示:“40多年来,中国森林覆盖率、森林蓄积量分别增长一倍左右,人工林面积居全球第一,中国在绿色发展领域取得巨大成功。”

  日本环境卫生中心客座研究员箕浦宏明表示,中国积极推动植树造林工作,营造了包括塞罕坝百万亩人工林在内的广袤森林,这在世界上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大面积种植人工林,有效遏制了荒漠化蔓延,推动了水源涵养和农业发展,可谓一举多得。这一实践为各国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家园提供了范例。”“当前,气候变化在全球范围内造成巨大影响,中国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对人类未来发展意义重大。”

  非洲碳交易所董事韦斯利·道格拉斯表示:“中国环境治理成果显著,特别是空气质量大幅改善。这是中国长期以来坚持国土绿化的成效,也与大力发展绿色清洁能源密切相关,中国绿色发展理念和经验值得非洲国家学习。”

  “形成全社会绿色发展的良性互动”

  今年前7个月,中国新能源产业加快布局,水电、核电、风电、太阳能发电新增装机容量同比均有所增长;上半年,中国单位GDP能耗同比下降2%,清洁能源消费占比提高0.4个百分点;从智能工厂到智慧家居,从零能耗建筑到新能源汽车,产业结构加快绿色转型……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建设美丽中国的新征程顺利开启,中国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底色更加浓郁。

  曾任联合国副秘书长、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的埃里克·索尔海姆认为,中国绿色发展的进展“鼓舞人心”,“每个人都在为碳达峰、碳中和作贡献”。他举例说:“在湖北,全球载电量最大的绿色纯电动游轮——‘长江三峡1’号完成船体建造;在内蒙古,中国企业将建设一个氢能—太阳能—风能综合设施;江苏、浙江等更多地区开展绿色旅游,在关爱自然的同时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

  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中国社会经济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叶连娜·克拉宁娜表示,中国积极推进旨在优化经济结构的政策和措施,包括扩大节能产业、提高能源效率、发展可再生能源、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科学应对气候变化等。中国推动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努力提高经济发展质量,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关键。

  西班牙《经济学家报》网站刊文称,中国绿色发展步伐不断加快,在投资领域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西班牙《国家报》评论称,中国采取多种举措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目标,包括进一步降低化石能源消费比重、降低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等,生态文明建设正成为中国的优先发展方向之一。

  “中国通过不断完善制度来履行绿色发展承诺,包括大力开发清洁能源、推动碳市场交易、发展新能源汽车等绿色产业以及鼓励绿色金融等。”韦斯利表示:“绿色消费成为趋势,民众环保理念不断增强,政府支持措施及时跟进,形成全社会绿色发展的良性互动。”

  “全球需要通过合作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欧洲,匈牙利考波什堡光伏电站项目今年5月正式投入运营;在非洲,中企承建的赞比亚下凯富峡水电站首批机组开始运行;在中亚,中哈合资建设的中亚最大风电项目——哈萨克斯坦扎纳塔斯风电项目全容量并网发电……近年来,中国太阳能光伏产品已出口到200多个国家和地区,风电整机制造占全球总产量超过40%。凭借具有竞争优势的清洁能源技术,中国能源企业积极布局海外市场,满足全球日益增长的清洁技术需求,加速全球能源结构转型和绿色发展。

  坚定走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之路,中国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推进共建绿色“一带一路”,为全球减碳目标贡献坚实力量。

  朱斯托表示,中国的清洁能源技术通过绿色“一带一路”走向世界,清洁能源成为阿中两国合作的支柱之一。利用中国的资金和技术,阿根廷加快开发多种清洁能源,西北部已建成太阳能光伏电站,沿海地区正在充分利用风能,南部建成孔拉水电站项目。绿色经济也造福了当地百姓,提高了当地生活水平,促进了社会可持续发展。

  “从阿尔及利亚到塞内加尔,从埃塞俄比亚、肯尼亚到赞比亚、南非,中国的风电、太阳能设备几乎遍布整个非洲。一些中小型新能源发电及储能项目‘点亮非洲’,帮助很多地区实现了从传统能源向可再生能源利用的跨越式发展。”塞内加尔经济学家萨姆巴表示,随着共建“一带一路”持续推进,中国的绿色能源产业不断拓展,为全球相关产业发展提供助力。

  中企积极参与共建“一带一路”,注重加强生态保护,共促绿色发展。在几内亚湾的加纳特马新集装箱码头,中企在附近设立海龟孕育中心;在安第斯山脉,中企建设美纳斯水电站时开展动植物拯救计划;在新加坡腾格水库的太阳能发电厂,中企坚持水质情况和生物多样性监测,有效保护饮用水源地……

  韦斯利说:“中国是全球绿色发展、合作共赢的典范。中国在该领域的经验、技术和人才培养体系符合非洲国家发展需求,非洲国家应该更积极地与中国合作,跟上世界绿色发展的脚步。”

  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肖松表示:“中国坚持绿色发展,朝着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前进,也将点燃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为全球经济绿色复苏注入活力。”

  “全球需要通过合作实现可持续发展,让世界拥有更多绿色。”索尔海姆说。

  (本报北京、布宜诺斯艾利斯、莫斯科、东京、约翰内斯堡、马德里、柏林8月31日电 记者龚鸣、姚明峰、荣翌、岳林炜、刘军国、邹松、姜波、李强)

  《 人民日报 》( 2021年09月01日 03 版)

 

[责任编辑:杨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