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如何打好双线战役?“云”端论坛助力以智战“疫”

2020-02-28 08:50:00
来源:人民网-理论频道
字号

 

  人民网北京2月28日电(万鹏 任一林 吴兆飞)“继续毫不放松抓紧抓实抓细各项防控工作,不获全胜决不轻言成功”,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23日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定调下一步加强疫情防控重点工作及经济发展方向。2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再次召开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强调“加强疫情防控这根弦不能松,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要抓紧”。

  在此战“疫”关键时期,为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人民网理论频道以“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为主题召开了第二期线上理论圆桌会议。来自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武汉大学等高校的专家学者在线上展开深入研讨、助力以智战“疫”。

  “不获全胜决不轻言成功” 加强疫情防控这根弦不能松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我国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我们来说,这是一次危机,也是一次大考。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针对当前加强疫情防控重点工作提出了七点要求。

  “当前加强疫情防控重点工作的七点要求和前一段疫情防控工作的七个方面有些是交叉的,深入理解这七点要求必须结合前期的七方面工作来解读、对比着理解。”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督学组督学、教授、博导洪向华表示,疫情发生后,党中央高瞻远瞩、统一部署,按照“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总要求,在各级党委政府的积极作为下,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经过艰苦努力,目前疫情防控形势积极向好的态势正在拓展。实践证明,党中央对疫情形势的判断是准确的,各项工作部署是及时的,采取的举措是有力有效的。这七点要求突出了疫情防控的主要矛盾,我们应该巩固住既有的成效,把经验总结好、运用好,用来指导下一步的工作,通过重点工作要求的实施来带动疫情防控工作的全面推进。

  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张志丹认为,如何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是亟需解决的问题,这七点要求条条直指当前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最为重要的方面。当前,一是要抓紧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的讲话精神,做到全面把握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的精神,深刻领会讲话的指导意义。二是要结合各地区各部门实际情况,对照讲话要求,在前一阶段防控疫情的基础上,灵活适当有效地细化调整防控措施,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三是要深入基层狠抓落实,把各项政策措施抓到位,抓出成效,把好事办好,彻底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吉林大学中国国有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教授李政表示,下一步疫情防控要继续坚持实事求是、科学精准的原则和要求,要对疫情等级做出科学判断,要进行细化、从更小维度结合实际对生产、生活做出安排。要注重依法防控的同时,注意抓细堵漏,进一步依据科学防控、精准施策的要求实施精细化管理。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坚定必胜信念,加强疫情防控这根弦不能松,不获全胜决不轻言成功,坚决避免人为因素造成疫情反弹。应及时总结经验,将一些好的经验进行固化和定型,使之长期化、制度化。此外,要加强国际沟通协调,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让国际社会共同加入到战“疫”工作中。

  八点要求推动有序复工复产 “两手都要硬”打好双线战役

  “经济社会是一个动态循环系统,不能长时间停摆”“综合起来看,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疫情的冲击是短期的、总体上是可控的”,习近平总书记就有序复工复产提出八点要求:第一,落实分区分级精准复工复产。第二,加大宏观政策调节力度。第三,全面强化稳就业举措。第四,坚决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第五,推动企业复工复产。第六,不失时机抓好春季农业生产。第七,切实保障基本民生。第八,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

  如何落实这八点要求推动有序复工复产?陕西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李永胜表示,第一,以矛盾思维落实分区分级精准复工复产。坚持矛盾思维,要确定不同等级、不同类别和风险的等级分类指导,从精准对接、彼此协同、高效循环的产业生态发展的视角打通堵点、阻点和关键点。 第二,充分发挥好政策杠杆的作用,加大宏观政策的调节力度,充分利用好积极的财政政策、有为的税收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有力的金融政策。第三,切实抓好就业这个民生之本,全面强化稳就业举措,实施好就业优先政策,采取减负、稳岗、扩就业并举的措施。第四,要坚持两手抓,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脱贫攻坚,努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抓好贫困劳动力的返岗和扶贫龙头企业的复工帮扶工作,促使脱贫工作扎实推进。第五,要适时抓好春季农业生产。农业是人类衣食之源,生存之本,要不失时机抓好春季农业生产,确保农业生产不务农时。第六,要以人民为中心,做好托底保障工作,切实保障基本民生,保证居民生活必需品的正常供应和基本民生服务不断档。第七,要稳住外贸外资的基本盘,从统筹国际国内的大局出发,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和优惠政策。

  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风险与重大考验研究”创新工程项目组首席研究员樊鹏认为,这八点要求从宏观上来看,既全面又具体,对现阶段来说是一个非常及时的指导意见,系统地提出了综合性的原则,实际上反映了要综合施治、多方联动,综合发力。同时,它在战“疫”这场变压力为动力、化危为机的任务面前,具体对稳就业、稳住外贸的基本盘等难点提出了方针。深入学习领会这八点要求要过好形势的判断关、过好全社会的信心关、打好政策的组合拳,同时要提高实施的精准度。当前,要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武汉大学法学院教授张红强调,要用法治保障有序复工复产,针对“复工复产合同履行问题”“复工复产后的劳资问题”“迟延复工的法律性质认定问题”等方面从法律角度进行了探讨。他表示,当前我国发生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这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为了保障公众健康,政府采取了相应的防控措施,对因此不能履行合同的当事人来说,属于不能预见、不能避免,也不能克服的不可抗力,当事人可以部分或者全部免除责任,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群防群控联防联控 推动各项措施有效落地

  在2月26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准确分析把握疫情和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紧紧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中国共产党在推进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两大工作中发挥着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而在各基层地区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工程中,出现了“大喇叭”等其他接地气的宣传方式,这一系列举措有效发动人民群众投身防控工作,在联防联控中推动防控措施落地。

  洪向华指出,履行领导责任,必须在“实”“细”“小”三个方面下足功夫。在“实”上下功夫就是要看工作有没有统筹安排,有没有任务图,有没有时间表。要沉下心来、扑下身子,坚持问题导向,分层级理清影响落实的问题,一个一个去解决,把工作落到实处。在“细”上下功夫就是要做到全面、细致、周到,特别是当前,关于企业复工复产的宏观政策考虑得全面不全面?关于贫困地区农畜产品销售问题了解的充分不充分?这些问题都是需要落实到细微之处的。在“小”上下功夫,一枝一叶总关情。把关乎人民群众的“小”事情做好了,人民群众就会感受到党组织的温暖,这才是领导的真正担当。

  “中国共产党是统筹疫情防控攻坚战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坚强领导核心,在疫情防控过程中,必须做好以下三点工作。”张志丹谈到,第一,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在各地区的领导先锋作用。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坚持党的权威领导,各地区工作的有效、有序推进需要各党组织在坚持党中央统一领导的基础上,探索适宜本地情况的科学策略。第二,建立奖罚分明的奖惩机制。勇于提拔与奖励在疫情防控中有作为有担当的党员工作者,惩处不作为、乱作为的各级干部,保持党组织一线领导干部的先进性与纯洁性。第三,紧紧依靠人民群众,融聚社会基层力量。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是一项系统性、庞大性工程,必须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积极性,发挥“党政军民学”各级社会基层力量,凝聚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系统性力量。

  李永胜表示,关于如何加强党对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稳定的领导,当前应当做好以下几项工作。第一,发挥好关键少数的带动示范作用。各级领导干部,要坚定必胜的信心,勇当先锋,敢打头阵,当好群众的贴心人,重视和化解风险,守住疫情防控的底线。第二,要用好干部考核评估这个指挥棒,各级党组织要在斗争一线考察识别干部。根据干部在战“疫”一线的优劣表现,认真做好褒奖和问责惩戒工作,形成激扬担当作为、鼓励奋斗奉献的良好风尚和行为导向。第三,基层党组织和基层干部要做好群众工作,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打赢这场人民战争,要通过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和组织引导工作,广泛动员群众、组织群众、凝聚群众,全面落实联防联控的措施,构筑起联防联控的严密防线。

  发挥“中国之治”优势 提高应对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能力

  2月26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强调,要总结经验,把一些好的政策和做法规范化、制度化。在疫情防控过程中,“一省包一市”等各项防控政策发挥了重要作用,是“中国之治”优势的具体体现。

  樊鹏指出,要发挥新时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这一优势的体现是多方面的。无论从组织动员角度讲,还是就参与主体而言,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已经成为疫情防控的“定盘星”,上下一心、三军同力奠定了群防群控的群众基础。党政军群全面参与,群众路线得到有效践行,守土有责、守土尽责,这些都是“中国之治”优势的具体体现。提高应对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应继续挖掘这一优势。第一,要提高全民和全体干部的忧患意识与风险意识。应对公共危机事件要“着眼于未然”,对党政领导干部而言,不能仅仅具备风险处置能力,更要增强忧患意识、风险意识,警惕和防范重大风险。第二,增强各级各类机构和广大干部的制度执行力和治理能力。干部是制度执行力和治理能力的关键,各级各类机构和广大干部是警惕和防范重大风险的主体,作为落实“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主体,必须不打折扣地落实好中央的部署。

  李政认为,在医药卫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方面,除了加强健康教育和加强预警机制建设外,还应重视以下几点。一是加快分级诊疗体系建设。进一步明确不同层级医疗卫生机构的职责定位,加强对全科医生和家庭医生的培养,发挥其健康“守门人”作用。二是实现从“层级型”医疗卫生服务模式向“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模式的转变,加强不同部门、领域、区域之间的协调联系,避免各自为政、各自为战。三是实现从“治疗为主”向“预防为主”观念的转变。四是要高度重视和加强战略物资与应急资源的储备和配置。

  张红以依法治国为切入点,强调“立法”“法治思维”对疫情防控的重要性,他认为,中国之治首先是全面依法治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是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治国理政的能力,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事关全局,要确保处理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在法治轨道上运行。我国现行法律体系下有关疫情防控的各项规定已趋于完善,仍然需要全面加强和完善公共卫生领域相关法律的建设。此外还要在阻隔传染源、信息报告、信息公开、征收征用、防疫人员奖补、举报、捐赠、社区防控、应急医疗隔离场所等事关突发公共卫生应对的重要制度设计上抓紧完善相关立法。

[责任编辑:杨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