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中国台湾网移动版

高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

2019-10-16 09:10:00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
字号

  原标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不是好,要看事实,要看中国人民的判断,而不是看那些戴着有色眼镜的人的主观臆断。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完全有信心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中国方案。”这明确指出了判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不是好、为什么好的根本依据和标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好”,是由其内在的科学依据、客观事实、人民立场和历史贡献所决定的。站在历史和时代的制高点,以开阔的世界历史视野深入比较中国和世界各国的社会制度与发展道路,我们完全可以充满自豪和自信地作出这一理论判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中获得了深厚的历史渊源与鲜明的中国特质。习近平总书记以高度的理论思维概括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根植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是人类思想史上的壮丽日出,它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发展为科学,为中国与世界各国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提供了反抗压迫、求得解放的强大武器。自1840年以来,各种主义和理论在近代中国竞相登场。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清政府的腐朽统治,但止步于此,无力向前完成历史的任务,这也从实践上证明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其他如改良主义、自由主义、社会达尔文主义、无政府主义、实用主义、民粹主义、工团主义等纷纷出场,但均无一例外地失败了,都解决不了中国的前途和命运问题。“长夜难明赤县天,百年魔怪舞翩跹”。只有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共产党,才领导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国,并开始了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长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根据时代条件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从而确保了这条道路始终契合国情,充满生机和活力,引领中国人民创造了辉煌的发展奇迹。马克思主义始终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条,而是方法。他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将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领导中国革命取得了伟大胜利。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开创、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谱写了波澜壮阔的民族复兴新史诗,创造了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历史奇迹。特别是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们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在中国人民手中,不可能成为了可能”。这些成就的取得,归根到底在于我们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与中国实际、中国国情、中国社会历史相结合,不断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并以理论的创新推动实践的创新,以思想的飞跃引领时代的飞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是历史的结论、人民的选择。”这一重要论断正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响亮回答。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主义,关键要看这个主义能否解决这个国家面临的历史性课题。”当代中国面临的最集中、最紧迫、最能牵动亿万中国人民心弦的是什么样的历史性课题?答案无疑是如何将中国建设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如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胜利完成这一历史性课题,只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舍此别无他途。

  一个伟大的民族,总有伟大的梦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民族复兴中国梦来源于对中国历史的整体性思考,特别是对中国近现代历史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中华民族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明,曾长期在世界民族之林处于发展前列。但近代以来,由于统治者的腐败无能和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侵略欺凌,中国的发展陷入漫漫长夜。亡国灭种的深重危机推动先进的中国人上下求索,接续奋斗。建立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推进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五四运动以来我国发生的三大历史性事件,是近代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三大里程碑。这三大历史性事件和三大里程碑,既有一以贯之的主线与相同的历史使命,又前后相继,不断为历史增添新的内容,推动当代中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迅跑,一步比一步更接近我们的梦想。

  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历史担当,举旗定向、统揽全局,运筹帷幄、励精图治,科学把握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的发展大势,顺应时代要求和人民愿望,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赢得了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辉煌的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这些成就和变革,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巨轮驶入一个崭新的历史航道,进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尊严来自实力,事实胜于雄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为它的优越性作出了历史性说明。

  大国逐梦,需要登高望远,胸有全局。党的十九大报告系统回答了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时代课题,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行了重要谋划和顶层设计。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党的十九大规划的“两步走”战略,凸显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运用战略思维谋划大局的高超智慧,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新征程。只要我们以强大的战略定力,毫不动摇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已经被实践所成功检验的正确航向,就一定能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面貌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是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致力于造福中国最广大人民的康庄大道

  人民立场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立场,人民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首要观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始终恪守马克思主义人民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造福中国最广大人民为价值依归。这正是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好不好,“要看中国人民的判断”。

  无论是一种主义、一项事业,还是一条发展道路,归根到底都要解决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为极少数人的利益服务,还是为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服务,决定着这一主义、事业或发展道路的境界和前途,高下立判、泾渭分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深刻批判了在历史发展问题上的唯心主义观点,主张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历史前进的根本动力。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将人民写在自己的旗帜上。毛泽东同志鲜明地将“为人民服务”概括为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习近平总书记结合新的时代背景,深刻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要求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

  社会主义的本义和本质,就是要实现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彻底解放。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创建、发展、完善的历史进程,就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美好生活需要,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不断得到更大更多更全面满足的过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人民不但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更是真正的受益者。以广大群众最为关心的民生工程为例,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贫困人口从2012年的9899万人减少到2018年的1660万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力度之大,效果之彰,在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城镇新增就业年均一千三百万人以上,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这是世界上规模最大、覆盖人口最多的社会保障体系。实践反复证明,中国共产党是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真正捍卫者。

  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同志提出将“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始终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政治立场,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不断把为人民造福事业推向前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人民的事业,是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服务人民的事业。人民是阅卷人,是历史的裁判者。中国人民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所发生的天翻地覆的变化,生动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这个重大问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是不断为人类文明作出更大贡献,推动建设更加美好世界的人间正道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仅指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中国人民幸福安康,而且以广阔的世界眼光和胸襟气度,谋求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推动建设一个更加和平、美好、繁荣的世界。

  为人类做出更大贡献,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一贯追求,也是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早在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同志就说,“中国是一个大国,它的人口占全世界人口的四分之一,但是它对人类的贡献是不符合它的比重的”,他指出,“中国应当对于人类有较大的贡献”。邓小平同志在改革开放初期谈到,“衡量我们是不是真正的社会主义国家,不但要使我们自己发展起来,实现四个现代化,而且要能够随着自己的发展,对人类作更多的贡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作为自己的使命”,“中国人民不仅要自己过上好日子,还追求天下大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解决全人类共同面临的重大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提供了中国方案。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人类面临着共同的危机与挑战。面对世界经济下行的巨大压力,中国连续多年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是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稳定器和动力源,促进了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面对不断蔓延的保护主义、民粹主义、逆全球化风潮,习近平主席提出了一系列具有战略高度的重要主张:倡议共建“一带一路”,将“一带一路”建成“和平之路、繁荣之路、开放之路、创新之路、文明之路”;倡导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凸显“平等相待、守望相助、休戚与共、安危共担”的世界情怀;呼吁变革全球治理体系、构建公平正义的国际新秩序;强调打造开放共赢的合作模式,引领经济全球化正确走向。这些重要思想,在乱云飞渡、波诡云谲的世界大变局中,充分彰显了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有力担当。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制度安排和现实路径,为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当今世界,发达国家只占少数,发展中国家仍占多数。后者如何找到适合自己的制度安排,带领本国人民走上繁荣富强的正确道路,就成为一项极端重要的时代课题。曾几何时,随着苏联解体、东欧剧变,西方出现了所谓“历史终结论”“社会主义失败论”。在社会主义国家内部,也产生了“马克思主义还灵不灵”“社会主义还行不行”等疑虑和困惑。资本主义道路似乎一时间成了所有国家注定的归宿,资本主义学者也以各种不同的理论形式为资本主义制度的万世长存作出祝祷。“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无可辩驳的发展成就为科学社会主义注入了强大的生机活力,展现了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光辉,也为世界上为数众多的发展中国家更好地掌握自身命运、选择更好的制度安排,提供了重要参考,贡献了发展经验。

  历史的长河充满智慧。中华人民共和国70载春华秋实,中国共产党98年勠力奋进,世界社会主义500年源远流长,以宽广的历史视野纵观俯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其生动实践、伟大成就和历史功绩,以其巨大的科学性、优越性和人民性,深刻诠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这个重大问题。“我们坚信,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发展,我们的制度必将越来越成熟,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必将进一步显现,我们的道路必将越走越宽广,我国发展道路对世界的影响必将越来越大。”这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好的自信宣告,也预示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光明的未来。(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

[责任编辑:杨永青]